标准工时管理程序
管理体系---二阶文件
01
制定日期:
2011-05-20
文件编号:
COP-710-03
制定部门:
总经办
□ 总经办 □ 业务部 □ 工程部 □ 资材部 □ 生产部 □
品保咅
E
□ 人力资源部 □ 抽线部
□ 财务部
□ 文控中心
□ 其它:
归属部门: 次:
1.目的
1.1评估作业流程,设定合理的作业人力及标准工时,提供准确的人力成本费用
1.2 透过标准作业流程工时测量,优化,同时协调人员,设备等制造资源,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东莞铭基电子有限公司电子组装厂各类产品加工工时管控
3定义
5.2标准工时的结构
5.3标准工时建立的步骤
5.3.1标准工时必须建立在合理而良好的被公认的标准工作方法之上,
所选择的作业员应该是合格的,
即具有
足够的经验,能熟练地进行作业,而且精神体力状态良好。
选择好作业员后,测试人员必须对被测作业 员的操作进行观察,判断其是否在正常速度下操作。
5.3.2分割作业工序
作业工序的正确划分是秒表测试法成败的关键, 所以测试人员必须充分了解作业流程,
这样才能分割出
合理的工作站,确定作业工序。
分割工序的原则如下:
须区分手工操作工序和机器自动作业工序。
这主要是考虑速度评比的影响。
须区分机器上的手动操作和机器外的手动操作,这主要考虑人工操作和机器作业重合的因素。
3.1 秒表测时法(Stop-watch Time Study):以秒表直接测量所欲测量之作业工序
(Element),再视受测者之精
神状况及工作之难易程度,给予宽放值及评比系数。
3.2 基准周期时间(Cycle Time 简记为C/T):系指完成一个作业工序之一次循环时间。
3.3 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
简记为S/T):在一定标准条件下,以一定的作业方法,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训练
的作业员,以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项作业所需的时间。
3.4 宽放率(Allowa nee Rat in g):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理因素,疲劳因素,工作环境等因素而给操作者作恰当 的宽放,其要
定义的是在一定的作业时间。
3.5 平衡率(Bala nee Rati ng): 是指反映流水线人员分配之合理与否的一个指标。
生产线平衡率计算
工作研究组作出改善,力求平衡率达到80%以上。
,并配合
4职责权限
4.1 业务部:样品提供或新产品工程图面 (3D/2D)提供.
4.2 工程部:新产品量试主导及试产问题点改善 4.3 PMC :试产计划及生产计划安排
4.4 IE 课:标准工时进行测定,并制定、修改、维护。
4.5 生产部:①组织生产,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量试及生产任务
②提出流程/制程优化,会同IE 进行效率,品质改善.
5程序内容
5.1产品标准工时制定
5.1.1 制工接到业务人员或工程人员给出的样品或工程图面
(3D/2D).利用合成法,参照类似产品及制作经验,设 定产品生产工艺步骤,并制作初版《标准作业流程图》
,经总经理核准后,以此作为加工成本依据.
5.1.2 工程部专案人员主导新产品量试,专案制工对试产过程的产品采用秒表测试法进行工时测定 时,对评估不合
理部分予以修正.更新《标准作业流程图》,经总经理核准后受控发行. ,确定标准工
5.1.3 当工艺变更或制程优化等情形造成标准工时变更时 核准后
受控发行.
,专案制工应随时更新《标准作业流程图》 ,经总经理
5.3.2.1 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点 5.3.2.2 工时太短的工序不宜再分割。
5.3.2.3 5.3.2.4
533进行观测工时作业
5.3.3.1ME工程师在作业员后方易于详细观察操作情况,操作秒表观察读数,将每一工序开始到结束的时间记录到《时间研究表》--
--见附件1.
5.3.3.2每作业工序的测试数据的收集量至少应在5组以上,收集到数据后,首先要剔除不良或异常数据,
然后计算5组观测数据的平均值即可得出观测工时.
534评比系数制定(采用平均化法)
5.3.4.1ME工程师(时间研究者)把头脑中的正规作业状态(速度、动作等)和观测对象(操作者)的作业状态相比较,使之定
量,按照下附表1从熟练度、努力度、工作环境、一致性四项因素相加确定评比系数;
附表1
5.341.1熟悉度评价
◊超佳。
有高度的技术。
动作极为迅速。
动作有如机器作业。
其熟练显然为全体作业员之冠。
◊优。
对所担任的工作有高度的适应性。
能够正确的工作而无须检核。
工作顺序相当正确。
十分有效地使用机器设备。
动作很快且正确。
动作有韵律。
◊良。
能够担任高度的品质工作。
可以指导训练低熟练度的作业员工。
非常熟练。
几乎不需要接受督导。
完全不犹豫。
以相当稳健的速度工作。
运输和相当迅速。
◊平均。
对工作具有信心。
运输和速成度稍微稍慢。
对工作熟悉。
能够随心应手。
工作成绩十分良好。
◊可。
对机器设备的用法相当熟手。
大致可以事先计划工作。
对工作未具完全的信心。
不适于长时间的工作。
偶尔发生失败或浪费。
通常不会有所犹豫。
平均。
显得有些保守 。
虽然接受建义,但不实施。
根据良好的工作方法进行工作。
勉强接受建议 。
工作显得注意力不集中。
受到生活不正常的影响。
工作生活显得不太适应。
有些过分仔细工作 ◊欠佳 。
时间的浪费颇多。
对工作缺乏兴趣 。
工作显得迟缓懒散 。
太过分地仔细工作。
5.3.4. 3工作环境评价
◊评价基础依据产品对环境的要求而评估。
◊通常测时工作环境不良时,应先中止测试,待改善完成后再测。
5.3.4. 4 一致性评价 ◊异常排除,则可免一致性的评价。
5.3.4. 5正常工时计算公式:
评比系数=1+ (熟悉度+努力度+工作环境+—致性) 正常工时=观测工时X 评比系数 (定义公司评比系数以
0.9-1.2为参考值)
5.3.5宽放工时
5.3.5.1宽放种类很多,但在实际计算标准工时时,不能将所有宽放都考虑在内,因宽放越多说明作业效率越低 一般宽放效率10%-15%
之间均为正常尺度,根据本公司产品特点总宽放率设置为
10%.。
对工作有犹豫 。
经常失败 。
没有信心
5.342 努力度评价
◊超佳 。
几乎忽略健康而很卖力工作。
这种工作速度不能持续一整天
◊优 。
显然地运输和很快 。
工作方法很有系统 。
各个动作均甚熟练对工作改善有热心。
◊良。
工作很有韵律。
很少时间的浪费。
对工作有兴趣且负责。
工作场所整理得井井有条。
使用适当的工具。
工作上有良好的安排。
由自己制定计划
◊可。
有多余的动作。
工作场所乱。
使用不适当的工具
5.3.6 标准工时的计算:
标准工时=正常工时X ( 1 +放宽率)
=正常工时 +宽放工时
5.4 标准工时维护
PMC 、生产课以《联络单》通知 IE 课 ME 工程师重新分析、评估、
确定 .
5.4.2 标准工时采用及时修订发行方式进行 ,ME 工程师每三个月一次对标准工时进行全面评估、
分作出修订 ,确定后统一制作 《标准工时一览表》 ,经总经理核准后 ,交文控中心受控发行至 PMC 部及生产 部作为产能管理标准 .如《标准工时一览表》 发行时未统计新产品标准工时 ,则新产品的标准工时单独发行 支持文件
相关附件
8.流程图:
5.4.1 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标准工时有异常,
调整 ,对异常部
6.1
工艺设计程序》
COP-710-02
7.1 标准作业流程图》 QR-710-01 7.2 时间研究表》 QR-710-02 7.3 标准工时一览表》
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