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康复ppt课件
1.康复医学, 殷秀珍主编, 北京医科大学 出版社,56页,117页,119页,194页,197页.
2.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Randall L Braddom, Saunders, P649, P671.
谢 谢 !
心肺康复
简介
心脏病康复学起源于冠心病的康复,已
有40余年的历史,近30年来发展迅速,康
复对象从开始的无合并症心肌梗死病人 扩展到几乎所有心脏病病人,包括介入 疗法及手术后的病人。我国心脏病康复 近10年来发展较快。
运动疗法(有氧运动)的生理作用
1.提高机体最大耗氧量,改善体力。(外周 效应起主要作用) 2.提高最大心输出量、心脏每搏量,降低 亚极量运动时的心率,改善心功能。(中 心效应) 3.降低安静和亚极量运动时的心肌耗氧量。
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物理医学康复科 黄 真
简介
呼吸康复医学出现于40年代末和50年 代初,当时主要用于治疗肺结核及小儿 麻痹症引起的呼吸肌麻痹。随着疾病普 的改变及呼吸康复医学的发展,呼吸康 复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疾病所引起 的呼吸功能障碍,尤以 COPD、神经肌肉 及脊髓疾患为多见。针对开胸术围手术 期的呼吸康复近年来受到重视。
测定指标:一定运动负荷下的持续 时间,最大运动负荷,最大耗氧量, 最大代谢当量(METs),最大心率, 心肌耗氧量 4. 生活质量评定(QOL)
康复治疗
一. 阶段性康复治疗(四阶段)
(以急性心肌梗死后康复治疗为例)
(一)住院阶段 1. 监护室 2~5天,1~1.5 METs 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醒合作,开始康 复治疗。床上肢体主动助力活动~主动活动, 各关节活动 5~10次;床上、床边坐位训练 5~10 min;bid。 ADL:床上自行翻身、进食、刷牙、洗脸、 梳头、床旁便桶。
康复治疗作用机理
1.提高机体能量储备,改善或维持体力, 增强运动耐力。(外周效应) 2.改善肺功能。(中心效应) 3.解除气道阻塞中的可逆因素,清除分泌 物。 4.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全身状况,减少 复发和并发症,改善或稳定病情。 5.改善心理状况
呼吸康复评价
1.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程度简易分级法:
(一)呼吸控制技术(呼吸操) 用于纠正异常呼吸模式,降低呼吸做 功,以高效的呼吸方式获得最佳的肺泡 通气和气体交换。
1. 2. 3. 4.
膈肌(腹式)呼吸 缩唇呼气 深呼吸 局部扩张呼吸
(二)放松技术 (三)呼吸肌肌力训练 (四)清除气道分泌物 控制性咳嗽,哈气技术,叩击法,摇 震法,体位引流。 (五)吸入治疗 (六)躯干运动 (七)氧气治疗 (八)物理因子治疗
二. 运动处方(有氧运动)
(一) 运动强度
1.耗氧量: 50%~70%VO2 max
TMETs=METsmax× (60~70+METsmax)% 2.心率:60%~80%HRmax Karvonen公式 : THR=(HRmax-HRrest) × 60~80%+HRrest
或比安静时增加20~30次/分
4.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冠 状动脉血运。
5.延缓和改善冠状动脉病变的进程。
6.降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7.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心肌梗死后的复 发率和死亡率。
康复评定
1. 临床常规检查 2. 主观感受量化评定 心功能分级 自觉劳累程度分级(RPE) 3. 运动试验 6min或12min步行试验(6WD, 6MWT) 400m步行试验 运动负荷试验
0级:如常人,活动不受限,无症状。 1级:一般劳动时气短。 2级:较快行走、上坡或上下楼梯时气短。 3级:行走百米气短。 4级:说话、穿衣轻微活动时气短。 5级:安静时气短,不能平卧。
2. 3. 4. 5. 6.
影像学检查 呼吸功能检查 血气检查 运动试验 生活质量评价
呼吸康复治疗
1993年,美国健康研究院在肺康复的 研讨会上提出的呼吸康复概念是:“呼 吸康复应是多层次、多方面为呼吸功能 障碍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连续性的直接 服务,这种服务是通过由不同专家组成 的小组进行实施,其目标是达到和维持 个体最佳独立生活能力并回归社会”。
3.自觉劳累程度分级(RPE): 3~5级
(二) 运动持续时间
70%HRmax:20min~30min (三) 运动频率 低强度,短时间,高频率 高强度,长时间,低频率
(四) 运动形式
大肌群参与,节律性重复,耐力运动
(五) 运动程序
热身运动,运动训练,整理运动 (六) 坚持运动训练的时间
呼吸康复
2.普通病房
1.5~3.5METs,约为2周
床边站、行走、体操、踏车,bid。
心率增加15~20次/min,RPE:2~4级。
训练前、中、后,监测HR、BP、RPE、心 电图、有关症状及体征。 3.出院前
测定低强度运动试验
制定出院后早期康复计划 康复教育,指导掌握复阶段,维持早期活动的效果。约 为发病后6周。 (三)院外训练阶段 是有氧运动的主要阶段,以症状限制性运 动试验开始,然后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阶 段性调整,循序渐进。 (四)维持阶段 运动强度达平台阶段,选择易于坚持的运 动形式,持之以恒,维持疗效。
思考题
1.心肺康复治疗的机理是什么? 什么是最主要的 作用? 2.哪些指标可以反映心肺康复治疗的效果? 3.急性心肌梗死后阶段性康复治疗原则是什么? 4.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有哪些?如何利用心率确 定运动强度? 5.呼吸康复治疗的内容有哪些? 6.各种胸部物理治疗技术的用途及注意事项是什 么?
主要参考书
呼吸康复治疗的内容:运动疗法、胸 部的物理治疗、健康教育、营养疗法、 心理治疗等等,其中运动疗法和胸部的 物理治疗是主要内容。
一. 运动疗法 (有氧运动) 失健状态(deconditioning) 复健治疗(reconditioning)
二. 胸部的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
弹性阻力
呼吸做功
气道阻力 气体交换 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