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分公司
零件清洁度检验
1 检验目的:
1.1 为了明确装配上线零件清洁度要求,便于加工车间及外协厂家对零件清洗效果的有效控制。
1.2 此操作指导书规定了用于确定变速器总成及其零部件清洁度的检查、评定及操作方法。
2 检验范围:
2.1 适用于一般用途的汽车机械式变速箱总成及零部件清洁度的检查和评定。
2.2 检测部位主要是指变速箱总成内部与齿轮油接触的零件表面、润滑油油路及过滤系统相关零件内外表面。
3 检验环境:
3.1 检测室内要干燥、通风,室温保持20±5℃。
3.2 检测室要有良好的防尘设施,清洗间要有严格的防火措施。
4 检验方式:检查员抽检。
5 检验人员:总成清洁度检查员。
6 检验频次:按长轴类、短轴类、大盘齿类、小盘齿类、壳体类、大轴承、小轴承、其他采购零件等八个种类进行抽检,每周每个种类抽检1次,采购分总成零件不属于检验范围。
7 作业准备:
7.1 仪器设备:烘干炉、干燥瓶、滤膜过滤装置、电子天平、托盘;
7.2 检验工具:AP760试剂、毛刷、孔径为5um的微孔滤膜;
变速箱分公司
7.3 检验工具:无齿镊子、清洁放膜干燥皿。
8 检验方法:
8.1 将零件放置于托盘上方或托盘内,用AP760冲刷零件清洗部位(见附表一),同时用毛刷轻刷冲洗部位,将冲刷下来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冲洗不掉的残留物(如焊缝渣皮、油漆积瘤、铸造毛坯瘤等)不准敲打或硬性剔除,此部分残留物也不做考核使用,各种器具清洗时,应防止将带有杂质的清洗液飞溅到容器外;
8.2 用无齿镊子夹取滤膜一片,用电子天平称下滤膜质量,质量记为:G1,精确至0.1mg;
8.3 将滤膜放于过滤装置上,将收集后的所有容器中的溶液轻轻倒入真空泵的漏斗进行过滤,以6×10-2pa真空度真空抽滤烧杯中的溶液,过滤完成后用AP760沿着漏斗壁清洗漏斗里的残余杂质,采集所有杂质;
8.4 待所有滤液过滤干净后,将含有所有杂质的滤膜拿下放入清洁放膜干燥皿中置于烘干炉中干燥;
8.5 将烘干炉中的烘干温度控制在90°±5℃之间。
烘干至少3小时后,将滤纸取出,放入干燥瓶内干燥30分装后,将滤膜放入电子秤称重,质量记为:G2精确至0.1mg;
8.6 杂质质量即为:G总=G2-G1;
9 注意事项:
9.1 操作者衣着、双手应清洁;
9.2 非测定部位即暴露在箱体外部的齿轴、轴端和端盖等外表面应清理干净;
变速箱分公司
9.3 所有取样工具和容器均应清洗干净,目测无异物;
10 采用标准:
QC/T572-1999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
JB/T7929-1999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
11评价标准及结果判断:
11.1评价标准:钢件: 单件残留物质量< 0.55mg/kg零件+0.2mg
壳体内腔: 单件残留物质量< 0.2mg/kg零件
11.2结果判断:根据实验结果,填写清洁度报告(附件二),并将报告反馈给相应质量工程师。
将杂质质量G总按类和评价标准对比,超出上限值即为零件表面清洁度超差。
如果清洁度超出上限值,由车间牵头负责对清洗效果进行整改,质保部负责整改效果验证。
12 附件
编制:校对:审核:
变速箱分公司
附件一:零件清洗部位
零部件名称和部位清洗部位
壳体类零件壳体内表面、油道内表面
轴类全部表面、油道
齿轮类全部表面、油道
一轴盖类零件与齿轮油接触内表面
后盖类零件与齿轮油接触内表面
顶盖总成与润滑油接触内表面
上盖与润滑油接触内表面
变速箱各档拨叉、叉轴、导块、紧固螺栓、
拨块等全部表面加油螺塞、放油螺塞总成全部表面
油泵与齿轮油接触内表面、油道
油管类全部表面
取力盖板与润滑油接触内表面
取力器总成与润滑油接触内表面
突缘
与齿轮油接触内表面、结合面滤清器总成滤清器内表面
高低档切换阀高低档切换阀内表面
变速箱分公司附件二:清洁度报告(建议格式)
清洁度报告
试验编号:报告编号:
产品名称:委托部门:
产品编号:取样方法:
取样日期:
滤膜型号:
检验日期:
项目要求测定值
杂质总量(mg)
委托人:试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