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中伴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试分析下述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如何?
(1)Fe +2HCl===FeCl 2+H 2↑
(2)Fe 2O 3+3CO=====△
2Fe +3CO 2
答案 (1)
(2)
[归纳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的是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结果。
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
①标出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②在反应物到生成物之间画一个线桥,箭头出发和指向的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同一种元素;
③分析化合价的变化,找出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有价态变化的元素的一个原子转移的电子数×发生价态变化的原子个数);
④将转移的电子数标在线桥上,并注明得失。
如:
(2)单线桥法:表示的是反应前后不同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
单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
①标出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②用线桥将反应物中失电子的元素和得电子的元素连接起来,箭尾指向失电子的元素,箭头指向得电子的元素。
注意:线桥只在反应物中,不跨越“===”与生成物相连。
③在线桥上注明电子转移的数目。
注意:只写数目,不标得失。
如: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有关概念
(1)氧化剂是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还原剂是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2)氧化反应是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是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性是氧化剂得到电子的能力或性质;还原性是还原剂失去电子的能力或性质。
(4)氧化产物是还原剂被氧化后所对应的产物;还原产物是氧化剂被还原后所对应的产物。
(5)氧化剂++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氧化剂大于还原剂
还原性:还原剂大于还原产物还原剂大于氧化剂
例: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 +8H2O
氧化性;KMnO4大于Cl2
还原性;HCl大于MnCl2
2.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对应产物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对应产物为氧化产物。
3.中学阶段常用作氧化剂的物质有O2、Cl2、浓硫酸、硝酸、高锰酸钾、H2O2、FeCl3等。
常用作还原剂的物质有活泼的金属单质如Al、Fe、Zn、Na等,以及C、H2、CO等。
15.已知R x O 2-4+MnO -4+H +―→RO 2+Mn 2++H 2O 变化过程中,0.2 mol R x O 2-
4参加反应,共转移0.4 mol 电子。
(1)反应的氧化产物为________。
(2)x =________。
(3)参加反应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 (1)RO 2 (2)2 (3)0.64 mol
解析 (1)0.2 mol R x O 2-4反应时转移了0.4 mol 电子,即1 mol R x O 2-
4反应时转移了2 mol 电子。
因为Mn 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R 化合价升高。
(2)R x O 2-4~x R +4O 2~2e -
设R x O 42-中R 的化合价为a
ax-8=-2 x(4-a)=2 联立解得:x=2 所以只有x =2时成立。
(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 (R x O 2-4)×2=n (MnO -
4)×5 n (R x O 2-4)∶n (MnO -
4)=5∶2, 又根据元素守恒(或电荷守恒)推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而配平方程式:
5R 2O 2-4+2MnO -4+16H +===10RO 2+2Mn 2+
+8H 2O , n (H +)=165n (R 2O 2-4)=165
×0.2 mol =0.64 mol 。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原性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H) Cu Fe²+ Ag
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²+ Na+ Mg²+ Al³+ Zn²+ Fe²+ Sn²+ Pb²+ (H+) Cu²+ Fe³+ Ag+
氧化性逐渐增强 (Cu²+ Hg²+ Ag+)
元素周期表里金属性越是左下方越强,越是右上方越弱。
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为旧称,现称为稀有气体)不算。
各种金属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减,对应金属的简单的,一般正价的离子氧化性从左到右递增(特殊:Hg2+<Fe3+<Ag+). 还有Cu(+1);Mn 有+2;+4;+7价
金属大概是这样:由强到弱 铯最强 然后是稀土、钡、铷、再然后是钾〉钙〉钠〉镁〉铝〉铍〉锰〉锌〉铁〉钴〉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我不太清楚过渡金属的活动性,实在太专业了。
)符号式为(从钾至金):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非金属活动顺序
非金属是这样:因为非金属一般都是若干原子构成的分子,而分子是非金属常见形态,所以我这里排的是分子顺序表,比较实用:
氟〉氯〉氧〉溴〉氮、硫〉氢〉红磷〉碘〉碳〉砷〉硒〉硼〉硅稀有气体:Xe>Kr>Ar>Ne>He 总之元素周期表里非金属性越是左下方,越是右上方越强。
惰性气体不算。
F2 Cl2 Br2 Fe³+ I2 S
氧化性逐渐减弱
FˉCl BrˉFe²+ IˉS²ˉ
还原性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