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板横断面
城市道路横断面根据车行道布置型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即单幅路(一块板断面)、双幅路(两块板断面)、三幅路 (三块板断面)、四幅路(四块板断面),此外,在某些特殊 路段也可有不对称断面的处理型式。
4
(1)单幅路 俗称“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
交通组织形式:双向不分离、机非不分离; 优点:占地少、车道使用灵活; 缺点:通行能力低、安全性差。 适用于车流量不大、非机动车少、建筑红线较窄的次干路、支 路,以及拆迁困难的地段或商业性路段;某些有特殊功能要求 的路段也可采用此型式。
15
“三块板”横断面
16
“三块板”横断面
17
“四块板”横断面
18
“四块板”横断面
19
机动车道对向简易隔离的“准四块板”
20
压缩中央分隔带开辟左转专用车道
21
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共断面的二块板型式
22
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共断面的二块板型式
23
“三块板”横断面
24
5.2 机动车道设计
车道:供纵向一列车队安全行驶的最小规定道路空间。 车行道:由若干条车道组成的道路空间。 机动车道的设计包括车行道宽度设计和车道条数设计。一 条车道的宽度取决于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及一定设计车速情况 下车辆两侧安全净距的要求;车道条数的确定则与道路远景设 计小时交通量的预测值及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有关。 1.设计原则 满足机动车交通需求并保证一定的行驶条件,提供机动车 安全行驶空间。
9
三幅路(三块板)横断面
10
(4)四幅路(四块板) 交通组织形式:双向分离、机非分离。 优点:兼有二、三幅路的优点; 缺点:与三幅路相同,且所需占地、投资较三幅路更甚。 适用于机、非车辆多的城市主干路。
四幅路(四块板)横断面
11
单幅路(交通组织尚不完善)
12
单幅路
13
步行街道路横断面
14
“二块板”横断面
1
5.1 横断面设计原则及其布置类型
5.1.1 横断面设计原则 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
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相互关系应按道路类别、 级别、计算行车速度(即设计车速)、设计年限的机动车与非 机动车交通量和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 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满足道路 功能要求、保障车辆和行人交通的安全、通畅。
c —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见下表。
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 5―10
道路分类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c
0.75
0.80
0.85
0.90
5)机动车车行道宽度 确定及通行能力验算:
单向车道条数= DHV Nm 所得之值加1并取整。当结果大于1时,应根据下表进行通行 能力验算。
k —高峰小时流量比,为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
—方向不均匀系数,为重交通方向交通量与断面双向交通量的比值。
4)一条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一 条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N p 3600ti
N N
m
c
p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7
ti —(不同设计车速下的)连续车流平均车头时距(见表5―9);
大型车或大小车
≥40
3.75
混行
<40
3.50
小汽车专用
3.50
公共汽车停靠站
3.00
26
3)设计小时交通量
DHV AADT k
DHV (Design Hour Volume)—设计小时交通量;
AADT (Annual Average Daily Traffic)—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
适用于单向二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路段,快速路多是 此形式(但无非机动车道)。横向高差较大的路段也可采用 此形式。
7
双幅路(二块板)横断面
8
(3)三幅路(三块板) 交通组织形式:双向不分离,机非分离。 优点:消除了混合交通,提高了通行能力;有利于交通安全、 绿化、道路照明和市政工程管线的敷设;减弱了交通公害的影 响。 缺点:占地多、投资大,在公汽停靠站产生上下车乘客与非机 动车的相互干扰和影响。 适用于机、非车辆多,道路红线较宽(≥40米)的城市主干路。
第五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指道路中心线法线方向的道路断面。设 计内容包括车行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 带、绿化带、设施带等。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依据是道路性质、道路类别、道路规划 红线以及交通组织方式,同时还要考虑道路红线范围以内的各 种地下管线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情况。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确定车行道(机动车道 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化带、设施带等各部分 的几何尺寸及其相互布置关系。
3
5.1.2 横断面布置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一)横断面布置类型 城市道路交通由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和行人交通
三部分组成。通常是利用立式缘石把人行道部分和车行道布置 在不同的位置和高程上,以分隔行人和车辆交通,保证交通安 全。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是分隔还是混行,则应根 据道路和交通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
25
2.机动车道设计内容及步骤 1)明确设计道路的类别、等级、设计车速、设计车型等设计 指标。 2) 一条车道宽 与设计车速、设计车型及空间位置有关。但为标准化,避免过 多的变化,可统一按国家相关规范(见表5.2)选用。
一条机动车道宽度规范值
表5.2
车型及行驶状态 设计车速(km/h) 一条车道宽(m)
2.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以近为主,使近期工程为远期 规划工程所利用,并预留管线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 发展余地。
2
3.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 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证交通安全。道路改建除采取工程 措施如增辟车行道、展宽道路外,还可以采取交通管理措施, 如采取分隔措施、单向交通、限时限车种通行等措施。 4. 减少或减弱环境影响和交通公害影响。
5
单幅路(一块板)横断面
6
(2)双幅路(二块板) 交通组织形式:双向分离,机非不分离。
优点:消除了对向交通的干扰和影响;中央分隔带可作行人 过街安全岛或在交叉口附近通过压缩以开辟左转专用车道; 便于绿化、道路照明和市政管线敷设。
缺点:机非混行,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矛盾未解决,且 车道使用灵活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