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
不自主、节律性刻板运动、口-舌-颊三 联症(吸吮、舐舌、咀嚼)、手足徐动
代偿性DA受体数目、敏感性 反馈性突触前膜DA释放
黑质—纹状体通路
DA能神经功能 ACh能神经功能
抗胆碱药物加重症状 治疗:抗DA药
24
3. 急性中毒反应:一次服用超大量氯丙嗪 症状: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心肌损害,昏迷致死 抢救:洗胃、对症处理、中枢兴奋药、严重者进行血透 升压应用NA(不用AD)???? 4. 过敏反应: 皮疹、皮炎、肝细胞内微胆管阻塞性黄疸
阻断DA受体 阻断5-HT受体
7
1. 中脑-皮质通路 调节认知、思想、感觉、理解、推理能力 2. 中脑-边缘通路 调控情绪和感情表达活动
药物作用与阻断两条通路的DA受体有关 3. 黑质-纹状体通路 参与锥体外系运动功能调节
与药物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 4. 结节-漏斗通路 调控激素分泌
与引起体重增加、泌乳等不良反应有关
药理学
抗癫痫和抗惊厥药
教学要求
(一)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二)熟悉丙米嗪、碳酸锂药理作用及应用; (三)了解其它抗精神病药的作用特点。
2019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1.氯丙嗪: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2.丙米嗪: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3.碳酸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4.氯氮平、氟西汀: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20
3. 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低温麻醉:氯丙嗪加物理降温(冰袋、冰浴) 人工冬眠:氯丙嗪 + 异丙嗪 +度冷丁 ——冬眠合剂。
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性高热、甲状腺危象等的辅助治疗。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21
【不良反应】
1. 一般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嗜睡、淡漠、无力 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视物模糊等 α受体阻断:鼻塞、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心悸等
3.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13
1. 中枢神经系统
(1)抗精神分裂症作用:对CNS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阻断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系统的D2样受体 镇静:易入睡,易唤醒,对周围淡漠,不产生麻醉; 安定: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症状,消除幻觉、妄想,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14
(2)镇吐作用 小剂量:(-)CTZ D2- R 大剂量:(-)呕吐中枢
18
【临床应用】
1. 精神分裂症 主要治疗I型精神分裂症,首选。 (1) 不能根治,需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治疗。
II型无效,甚至加重病情。 (2) 其他精神病:解除躁狂,妄想。
19
2.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① 用于药物、疾病等引起的呕吐 ② 顽固性呃逆 ❖对前庭刺激呕吐(晕车、晕船等)无效 应用东莨菪碱、抗组胺药止吐
6
5
7
S
8
10
9
N
R1
4 3
6
5
7
S
8
10
9
N
4 3
1
Cl
氯丙嗪(冬眠灵)
N
1
R2
S
N
Cl
奋乃静
N N OH
10
氯丙嗪(冬眠灵) 阻断受体:
阻断D2样受体:抗精神病、锥体外系和内分泌紊乱不良反应 阻断M受体:抗胆碱作用,口干、便秘、排尿困难、视力模糊等 阻断-受体:致血管扩张、体位性低血压
11
【体内过程】
精神失常: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
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 抑郁症 焦虑症
第一节:抗精神分裂症药 第二节:抗躁狂症药 第三节:抗抑郁症药
3
一、概述
第一节 抗精神分裂症药
精神分裂症(精神病):表现为思维、行为、情感障碍,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
4
精神分裂症根据临床症状:
Ⅰ型:阳性症状(幻觉和 妄想)为主 Ⅱ型:阴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
22
2. 锥体外系反应
由于阻断黑质—纹状体中的DA受体
帕金森综合症 急性肌张力障碍 静坐不能
肌张力增高、面具脸、动 作迟缓、肌震颤、流涎
强迫性张口、伸舌、 斜颈、呼吸运动障碍、
吞咽困难
坐立不安、反复 徘徊
原因:阻断DA受体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亢进 治疗:苯海索(安坦)
23
(2)迟发性运动障碍:
25
【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证】
1. 氯丙嗪可增强其他中枢抑制药作用,联合使用时注意调整剂量。特别与吗啡、 杜冷丁合用时注意呼吸抑制和血压降低的问题。 2. 抑制DA受体激动药、左旋多巴的作用。
禁忌证:癫痫及惊厥史者、青光眼、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患者禁用; 冠心病患者慎用。
(2)(-)M-R:阿托品样作用 (口干、便秘、排尿困难、视物模糊等副作用)
口干皮干看不清 身热脸红乱了心
17
3.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抑制结节-漏斗通路D2 - R 催乳素抑制因子 催乳素分泌
乳房肿大 泌乳
促性腺激素 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 延迟排卵
生长激素 生长发育迟缓,试用于治疗巨人症 糖皮质激素
镇吐作用强大
❖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
(3)止呃逆作用 抑制CTZ旁的呃逆调节中枢---抑制顽固性呃逆
15
(4)调节体温作用 直接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降温特点: ➢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不但降低发热者体温,还能降低正常人体温(注意与解热镇痛药比较)
16
2. 对自主神经系统作用
(1)(-)α-R :扩血管、降BP→体位性低血压
8
DA受体 脑内存在5种DA亚型受体(D1、D2、D3、D4、D5) D1样受体—D1、D5亚型 D2样受体—D2、D3、D4亚型
中脑-皮质和中脑-边缘通路:D2样受体 黑质-纹状体通路:D1 样受体,D2样受体中的D2、D3 型 结节-漏斗通路:D2样受体中的D2型
9
二、经典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一)吩噻嗪类
5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为: 1.吩噻嗪类:氯丙嗪 2.硫杂蒽类:氯普噻吨 3.丁酰苯类:氟哌啶醇 4.非典型:氯氮平、利培酮等 本章述及药物大多对Ⅰ型治疗效果好,对Ⅱ型则效果较差甚至无效。
6
【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的DA能神经系统
1.黑质-纹状体通路 2.中脑-边缘通路 3.中脑-皮质通路 4.结节-漏斗通路
吸收 分布 代谢
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 90%与血浆蛋白结合,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药物浓度高(10倍), 个体差异大
肝脏代谢
排泄 主要肾脏排泄,排泄缓慢,停药后数周至半年仍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
12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镇吐作用 止呃逆作用 调节体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