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测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测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③,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⑤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⑥,君子好逑。
(《关雎》)⑦,宛在水中央。
(《蒹葭》)⑧,或异二者之为。
(范仲淹《岳阳楼记》)(2)默写王之涣的《凉州词》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庭院上空是一架纵横交错的葡萄藤。
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悄.然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xīng忪的叶芽,那些叶芽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
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 A (乱七八糟,密密麻麻,斑斑驳驳)。
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yè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B (泻,漏,坠)不下来。
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而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悄.()然 xīng()忪摇yè()(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3)文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恰当词语分别是:A ,B 。
(2分)(4)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积蓄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生命苏醒的状态。
(2分)3.运用名著阅读获得的知识,完成(l)-(2)题。
(4分)(l)《渔夫和他的妻子》是德国民间文学《________》中的一篇,那条具有魔法能力的比目鱼一次又一次地满足了渔夫妻子的愿望:住小别墅,住宫殿,当国王,当皇帝,当教皇。
当渔夫妻子提出____________的愿望时,比目鱼让她重新住进了原先那个破渔舍。
(2)《水浒传》中写了三位女将:“________”(绰号)扈三娘、“母夜叉”________、“母大虫”顾大嫂。
4.蚌埠是不错的旅游城市,除了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外,民间特色小吃也闻名遐迩。
近期,某校七年级开展了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和,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2分)(l)【猜一猜】请你阅读下列三则谜语,任选两则写出谜底(常见食品)。
(2分)①前面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等到潮水涨三次,一股脑儿网上桌。
②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③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2)【改一改】下面是某同学写的有关传统美食的短文,有一处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3分)①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
②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
③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④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亲人,已成为天下人共同的心愿。
第句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一说】围绕此次活动,七年级某班开展了一次“说说家乡美食”活动,作为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3分)(4)【写一写】校文学社决定周五(4月15号)下午2点在报告厅组织七年级学生开展一次以“家乡的味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拟一则活动通知,要求各班选手准时参赛。
(4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2分)屋檐下游走的光阴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A]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B]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
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③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
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
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
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
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
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和燕子的阵阵怀想。
④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和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
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
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
[C]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
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⑤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
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
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老母鸡用自己宽大的羽翼保护着小鸡,小鸡在叽叽叫着,老母鸡咯咯咯地回应,声音透着慈爱。
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
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D]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⑥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
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
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
回到老家,屋檐还在,八十多岁的外祖母依然坐在屋檐下,她对着我慈祥地笑,问我在城里的工作和生活,念叨着我什么时候领个外孙子回来给她瞅瞅。
多年后,我领着女儿再回老家,外祖母已九十多岁,她依然坐在屋檐下,她依然会念叨我的名字,可是她已认不出我了。
⑦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选自《思维和智慧》,有删改)5.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以为线索,通过回忆往事抒发了对_________、________的怀念之情。
(3分)6.③~⑤段依次写了哪几件童年往事?请逐段加以概括。
(6分)7.下面句子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将它放回原文,应放在()(只填序号)。
(2分)屋檐,是属于故乡的,是属于童年的。
A.[A]处B.[B]处C.[C]处D.[D]处8.品味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提示简要作答。
(6分)(1)多年后,我领着女儿再回老家,外祖母已九十多岁,她依然..坐在屋檐下,她依然..会念叨我的名字,可是她已认不出我了。
(说说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该句)9.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章第⑦段的作用。
(5分)【二】(18分)知足就是幸福陈乃举①没有谁不向往幸福。
可幸福是什么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
②其实,幸福既简单又复杂。
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舒畅的体验或感受;说它复杂,是因为促使人们能够体验或感受到生活的舒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③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密纳小学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们可以喝上干净的清水了,饭也好吃了,原有的厕所也将拆除重建,还可用水来冲洗,我们不再闻臭味了,我们更幸福了……”能够喝上干净水,不再闻臭味,孩子们知足了,所以感到幸福。
④《三月风》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自恃自己条件好,“走遍了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于是他自杀了。
我们在感到震惊和为他惋惜之余,自然想到:他是不是不知足,欲望太高了?⑤人就怕“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欲望太多太高,实现不了,便会觉得不幸福,甚至为此而痛苦。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但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如果奢望过高,一旦被太多的难题所累,便会深陷烦恼之中,甚至失去理智,干些不明智的蠢事。
有的人之所以觉得不幸福,不是他拥有的太少,而是期望得到的东西太多。
所以,我们要调低自己的欲望底线,摒弃浮华,拒绝诱惑,以“知足常乐”平常心对待生活。
唯此,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⑥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
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太多的不知足蒙蔽了心智,老觉得不如别人或社会亏欠他,自然不会拥有快乐和幸福。
古人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为什么要“知足”呢?因为人的情况是变化的,不如意事常八九,一时知足不行,要持续知足方能终身不辱。
“知止”,是说当止则止,不能得寸进尺,而且要“常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唯“常止”方能终身无险。
⑦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
个人利欲和事业上的进取心是两回事。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以知足的态度对待利欲,以不知足的态度对待事业,该坚持的就坚持,该放弃的就放弃,那我们就会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事业上取得更加绚丽的成就。
(选自《今晚报》,有删改)10.请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4分)11.第③④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5分)12.第⑤段“唯此,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幸福”一句中,“此”指的是什么?(4分)13.请简述第⑥段的论证过程。
(5分)【三】(15分)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和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