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by sunhui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by sunhui

特点: 一切进入屏障的人、动物、饲料、水、空气、铺垫物及各种 用品均须经过严格的微生物控制。 空气经低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洁净度达7级标准进入 动物饲养室或实验室, 利用空调送风系统形成清洁走廊、动物饲育(观察)室、次清 洁走廊、室外的静压差梯度。 出风口处需加有滤材或经U型液体控制阀,避免室外风压大 时空气倒流入室内。
D:环境影响
E:实验误差
一、 实验动物环境
社会地位
社会环境
同种动物关系 势力范围
动物社会
动物情感 敌对
实 验
气候环境 异种动物关系 相容

空气环境

友善
环 自然环境 声光环境 境
水和土壤环境
生物环境
居住环境
人工环境
环境设施 环境设备
环境管理
实验动物环境的内容
(1)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研究温热环境、声光环境、空 气环境、水环境、空间环境等因素对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 验的影响,研究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方法。
(2)实验动物设施建设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合理选址、设计, 建设能有效控制自然环境对实验动物不良影响的设施。 (3)实验动物设施设备 实验动物环境控制的主要设备的类型、 功能和维护。
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
1.普通环境(conventional environment) :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控 制人员和物品、动物出入,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但能控制野生动
也较大。由于动物的呼吸、排泄、生产中有机物分解 NH3 H2S
7 空气微粒 饲料 垫料
8 水 普通级动物饮用自来水 清洁级以上动物饮用灭菌水 9 空气中的微生物 10 居住环境 笼具 饲养方式 垫料
饲养密度
按照体重20 g的小鼠计算,每只小鼠需要饲养笼具面积
0.009~0.063 m2,最好是分为5~10只小笼饲养
实验动物质量
实验动物质量是实验动物科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直接影响到各学科的发展。因此,实验动物质量是实 验动物科学最关键的核心问题。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主 要研究实验动物质量的检测试剂、检测技术方法等,
包括:环境生态学质量控制及 病理学质量控制、 遗传学质量控制、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 营养学质量控制等。
3.隔离环境(isolation environment):采用无菌隔离装置以保持 装置内无菌状态或无外来污染物。隔离装置内的空气、饲料、 水、垫料和设备应无菌,动物和物料的动态传递须经特殊的传 递系统,该系统既能保证与环境的绝对隔离,又能满足转运动 物、物品时保持内环境一致。适用于饲育无特定病原体(SPF )、悉生(gnotobiotic)及无菌(germ free)实验动物。
实 1 实验动物环境质量控制
验 2 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 动
物 3 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控制
质 量 4 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质量控制
一、实验动物环境质量控制
动物对实验处理的反应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R = (A+B+C)× D + E
其中: R:实验动物的总反应 A:动物种的共同反应 B:品种品系特有的反应 C:个体反应(个体差异)
实验动物生产间的环境技术指标
指标
项目
小鼠、大鼠
豚鼠、地鼠
犬、猴、猫、兔、小型猪 鸡
普通 屏障 普通 屏障 隔离 普通 屏障 隔离 屏障
温度,℃
20-26
18-29
20-26
16-28
20-26
16-28
最大日温差/℃ ≤
4
相对湿度,%
40-70
最小换气次数,次/h 15a 20
8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物笼具处
气流速度,m/s
物的进入,适用于饲育普通级实验动物。 特点:
普通环境并非不需进行严格的环境控制和积极的微生物控制,只是变 动范围较大。 采用自然通风或装设排风装置,从而使室内温度、湿度受一定程度的 控制。 应有防野鼠、防昆虫设施, 笼具和垫料要消毒,饲料应确保未经污染, 工作人员进入时应采取一定的防疫措施。
2.屏障环境(barrier environment) : 符合动物居住的要求,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空气的进出, 适用于饲育清洁实验动物及无特定病原体( specific pathogen free,简称SPF )实验动物。
项目 单养时,m2
小鼠(g)
大鼠(g)
豚鼠(g)
地鼠(g)
<20 >20 <150 >150 <350 >350 <100 >100
0.006 5 0.01 0.015 0.025 0.03 0.065 0.01 0.012
特点: 隔离装置内的空气、饲料、水、垫料和设备均为无菌, 动物和物料的动态传递须经特殊的传递系统,该系统既能保
证与环境的绝对隔离,又能满足转运动物时保持内环境一致。 工作人员只能通过附于隔离装置上的橡胶手套,对隔离装置
内的实验动物进行饲养和实验操作,而不能直接接触实验动物。 洁净度达5级或无菌。
实验动物环境分类
实验动物标准化
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是由实验动物生产条件的标准化 、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以及动物实验(应用) 条件的标准化三部分组成。只有动物实验条件与生产
条件相适应,才能保证标准化实验动物在整个使用过 程中保持其标准化的价值。
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对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的敏感 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具有重要影响。
环境分类
使用功能
普通环境
实验动物生产, 动物实验,检疫
屏障环境
正压 负压
实验动物生产, 动物实验,检疫
动物实验,检疫
正压 隔离环境
负压
实验动物生产, 动物实验,检疫
动物实验,检疫
适用动物等级
普通级实验动物
清洁动物 SPF动物 清洁动物 SPF动物 无菌动物、 SPF动物、 悉生动物
无菌动物、 SPF动物、 悉生动物
最低工作照度 照度,Lx
动物照度
15-20
200 100-200
5-10
昼夜明暗交替时间,h
12/12或10/14
1 空气温度 2 空气湿度 3 通风 4 声 噪声 5 光照 光照周期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交替循环的变动,或
每年长光照与短光照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6 有害气体 设施内空气的成分和数量变化较大,有害气体的浓度
相通区域的最小
静压差,Pa
10 50c

空气洁净度,级
7 5或7d —
15a 20
8b
≤0.2
10 50c

7 5或7d

15a
20

10
50c
10
7
5或7d 5或7
沉降菌最大平均浓度, 3 无检出 — CFU/0.5h·Ø90mm平皿
氨浓度,mg/m³
3 无检


≤14
3
无检出 3
噪声,dB
≤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