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案【篇一: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教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教案东丰实验中学七年语文组目录写在前面的话................................................................................................1 研究性学习方案 (2)1.规划自己的课外阅读读书的方法 (4)2.学些积累的方法 (5)3.怎样做好读书笔记 (6)4.怎样写读后感 (8)5.走近《繁星春水》阅读指 (9)6.《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 (14)7.《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 (16)8.《童年》课外阅读指导 (18)9.寓言故事交流会 (22)10.《父爱的天空》课外阅读 (24)12.《昆虫记》阅读指导 (28)13.《名人传》阅读指导课 (30)14.《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33)15.《水浒传》课外阅读 (35)【写在前面的话】阅读,终生的承诺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谈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七年语文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方案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他们初步掌握文学名著鉴赏技巧,扩大阅读范围,制定如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方案”:一、活动目的:1、以人类的先进文化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基础。
3、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阅读任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参照语文版教材中“名著引读”评介的书目,遵循经典、循序渐进和课内外结合的原则,选定课外名著必读书目如下:阅读书目:《西游记》、《童年》、《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述书目要求全体学生按时按量共同阅读,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和评价。
另外,推荐《三国演义》、《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数十部中外名著作为选读书目,鼓励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
)三、实施步骤:以《西游记》为例来说明各部名著阅读的实施步骤:(一)导读阶段(安排1-2课时)本阶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导读”的相关内容,并向学生补充导读材料,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简析等,让学生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布置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统一阅读进度。
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长篇小说的基本方法。
(二)积累性阅读阶段(安排10周左右)本阶段要求学生以泛读为主,每周阅读十回左右的内容。
每周设计作业如下:1、摘抄语段:摘抄本周阅读到的精彩语段,并做简单点评;2、内容概括:概括本周阅读的内容,不少于500字; 3、写读后感:每篇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力求有自己的见解,不少于500字。
(考虑到学生差异,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从以上作业中任选其二来完成。
)本阶段,教师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为中心目标,每周抽查学生作业并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逐回阅读完全书后,安排1课时,由学生发言、讨论,教师归纳、总结,最终理清整部《西游记》的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三)探究性阅读阶段(安排2周左右)2、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安排2课时)由教师开设一次“名著欣赏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讲座指导,查找资料,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尝试分析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四)总结阶段(安排1周左右)本阶段准备开展《西游记》影视欣赏、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一方面继续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帮助教师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
四、活动评价每学年进行一次活动评价,包含参照学生读书笔记等材料进行的过程性评价,和通过设计名著阅读试卷对学生进行的总结性评价。
第一课规划自己的课外阅读读书的方法1、读书要有计划①制定读书计划要有目的:1)为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新认知2)解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问题②读书计划的格式:1)有题目:读书计划2)有内容:在什么时段内,利用什么时间读哪类书,哪几本书,采用什么读书方法,达到什么效果3)结尾:有班级、姓名、日期。
介绍学生写的读书计划一篇:③读书计划要落实到行动上:主要表现在读书的过程中,如:写读后感、做读书笔记、做摘抄2、读书过程中要学会做读书摘抄:①读书摘抄的目的:1)收集有保存价值的、有新意,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的资料,并随时对其加以补充。
【篇二:课外阅读教案】《骆驼祥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识记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要情节;二、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领悟祥子的人生悲剧及社会意义;三、学习作品的写作艺术。
教学重点:一、识记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二、识记人物的形象,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一、领悟祥子的人生悲剧及社会意义;二、学习作品的写作艺术。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用时:1课时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黄包车的幻灯片;2.提问:看到黄包车,大家会想到哪个文学人物?(祥子)3.好,今天,就让我们乘上祥子的黄包车,一路来回忆人力车夫祥子挣钱的辛苦和坎坷的人生历程。
二、走近作者学生介绍,教师做相应补充。
多媒体展示: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老舍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非常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喜欢流传于市井巷里的民间艺术,这种生活阅历促成了他日后创作的平民化和“京味”小说的形成。
(即:用北京方言书写北京的风土人情)他的代表作有著名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分别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
同时,老舍还是一位出色的话剧家。
代表作《茶馆》、《龙须沟》等,也被拍成电视和电影。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
老舍堪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曾荣获“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三、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
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胰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品。
整部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作者塑造了祥子原来具有的善良朴实,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愤怒地揭露和声讨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小说还有力地说明了在旧社会仅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
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四、复述小说,概况情节 1.提问:小说的线索是什么?明确: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
(多媒体展示:线索:祥子的三起三落:一起:来到北平当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臵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 2.请一位同学简单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补充并明确:《骆驼祥子》讲述了在黑暗的社会环境腐蚀下,祥子怎样由一个善良、本分、富有正义感的人力车夫,在生活上、人格上、政治上一步步走向堕落,最后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历程。
3.提问:那么在这么多情节中,哪些情节让你印象比较深刻?学生回答,教师作相应补充。
五、品味人物,体验写法1.通过以上文段的学习,你觉得祥子是个怎样的人呢?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展示:祥子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2.欣赏下列文段,思考作者是如何对祥子进行形象塑造的?文段一: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的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象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①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②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象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脚好了之后,他敢跑了。
这使他非常的痛快,因为别的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
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
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
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
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儿”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
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的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象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
即使人们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老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
及至人们问到,“认识呀?”他就又象装傻,又象耍俏的那么一笑,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这一段人物描写,从装束、体态、身段,到考力气吃饭的人所引以自豪的体能、体力以及品性人格都写的很精彩,把一个活生生的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
文段二:他甚至于去找曹宅的高妈。
远远的等着高妈出来买东西,看见她出来,他几乎是一步便赶过去,极动人的叫她一声高大嫂。
“哟!吓死我了!我当是谁呢?祥子啊!你怎这么样了?”高妈把眼都睁得圆了,象看见一个怪物。
“甭提了!”祥子低下头去。
“你不是跟先生都说好了吗?怎么一去不回头了?我还和老程打听你呢,他说没看见你,你到底上哪儿啦?先生和太太都直不放心!”“病了一大场,差点死了!你和先生说说,帮我一步,等我好利落了再来上工!”祥子把早已编好的话,简单的,动人的,说出。
“先生没在家,你进来见见太太好不好?” “甭啦!我这个样儿!你给说说吧!” 高妈给他拿出两块钱来:“太太给你的,嘱咐你快吃点药!” “是了!谢谢太太!”祥子接过钱来,心里盘算着上哪儿开发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