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首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高三物理2020.7.11本试卷共10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规定处,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在核反应方程944212 6Be He C X→++中,X表示的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α粒子2.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玻璃三棱镜后,变为a、b、c三束单色光。

如果b光是绿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光可能是蓝光B.c光可能是红光C.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D.c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ab、bc、ca三个过程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状态a的体积小于状态b的体积B.状态b的体积小于状态c的体积C.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大D.状态c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T Oabcpabc4.如图1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P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

图2是质点P 的振动图像,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v 的大小和传播方向是A.v=0.5m/s,沿x 轴正方向B.v=0.5m/s,沿x 轴负方向C.v=1.0m/s,沿x 轴正方向D.v =1.0m/s,沿x 轴负方向5.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 =10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10V,电流表、电压表均可看作理想电表。

图2是交流电源输出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

则A.电流表的读数为1.00AB.电流表的读数为2.00AC.电源输出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202cos100V u t π=D .电源输出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202cos 50V u t π=6.如图所示,用一根轻质细绳将一幅重力为10N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当绳上的拉力为10N 时,两段细绳之间的夹角q 为A.45°B.60°C.90°D.120°7.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物块,弹簧质量不计,O 点为弹簧处于原长时物块的位置。

将物块(可视为质点)拉至A 点由静止释放,物块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经过O 点运动到B 点时速度恰好减为0。

10-55t /sy /cm23图20.50-55x /m y /cm 1.0 1.5P 图1挂钉挂钉θu /V t /×10-2sU m-U m12图2图1在物块由A 点运动到O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弹力做功大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B.弹簧弹力做功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C.弹簧弹力的冲量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冲量大小D.弹簧弹力的冲量大小小于摩擦力的冲量大小8.如图所示,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局限在长为L 的虚线框内,边长为d 的正方形闭合线圈在外力作用下由位置1匀速穿过磁场区域运动到位置2。

若L >2d ,则在运动过程中线圈中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以用以下哪幅图像来描述9.某种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以利用这种特性来测量环境温度。

在下面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一定,内阻不计,R t 表示热敏电阻,R 0表示定值电阻。

若希望在温度升高时,电路中的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减小,则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10.如图所示为密立根油滴实验示意图。

实验中要设法使带负电的油滴悬浮在电场中。

若在实验中观察到某一个带负电的油滴向下加速运动。

在该油滴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电力做正功B.重力和静电力的合力做负功C.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电势能的增加量D.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小于动能的增加量t I 0B t I 0A I t 0C It0D A R 0S R t R 0A S R t V R 0S R tV R 0SR tA B C D12L 喷雾器油滴E U11.磁单极子是物理学家设想的一种仅带有单一磁极(N 极或S 极)的粒子,它们的磁感线分布类似于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目前科学家还没有证实磁单极子的存在。

若自然界中存在磁单极子,以其为球心画出两个球面1和2,如图所示,a 点位于球面1上,b 点位于球面2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点比b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B.a 点比b 点的磁感应强度小C.球面1比球面2的磁通量大D.球面1比球面2的磁通量小12.某数码相机的锂电池电动势为7.2V,容量为875mA·h,能连续拍摄约315张照片。

根据以上信息估算每拍摄一张照片消耗的电能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值A.0.02J B.20J C.70J D.7×104J13.物体A 做平抛运动,以抛出点O 为坐标原点,以初速度v 0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两束光分别沿着与坐标轴平行的方向照射物体A,在坐标轴上留下两个“影子”,则两个“影子”的位移x 、y 和速度v x 、v y 描述了物体在x、y 两个方向上的运动。

若从物体自O 点抛出时开始计时,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A B C D x 0t y 0t Ox A y 平行光平行光影子影子球面1球面2abv y0yv x 0x14.激光陀螺仪是很多现代导航仪器中的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民航飞机等交通工具。

激光陀螺仪的基本元件是环形激光器,其原理结构比较复杂,我们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由激光器发出的A、B 两束激光,经完全对称的两个通道(图中未画出)在光电探测器处相遇,产生干涉条纹。

如果整个装置本身具有绕垂直纸面的对称轴转动的角速度,那么沿两个通道的光的路程差就会发生变化,同时光电探测器能检测出干涉条纹的变化,根据此变化就可以测出整个装置的旋转角速度。

某次测试,整个装置从静止开始,绕垂直纸面的对称轴,顺时针方向逐渐加速旋转,最后转速稳定,这个过程中光电探测器的中央位置C 处检测出光强经过了强~弱~强~弱~强的变化过程。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束激光的频率大于B 束激光的频率B.整个装置加速转动过程中,A 束激光到达光电探测器的路程逐渐变大C.整个装置加速转动过程中,C 处始终没有出现干涉明条纹D.整个装置加速转动过程中,两束激光的路程差变化了2个波长反射镜第二部分本部分共6题,共58分。

15.(8分)某同学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该同学使用多用电表测量某电阻时,选择开关和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若他的操作是正确的,则该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W。

(2)该同学继续用相同挡位测量另一电阻,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他再次进行测量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操作顺序排列)。

A.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B.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位置D.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零点(3)该同学注意到多用电表电阻的刻度线是不均匀的,而直流电流、电压的刻度线是均匀的。

他在课本上查阅到多用电表欧姆表的电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

请根据欧姆表的电路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电阻的刻度线不均匀的原因。

16.(10分)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1)研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 0。

b .安装好实验器材,调整木板倾角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

c .在小桶内装砂,用细绳悬挂小桶并绕过滑轮系在小车上,调整细绳方向与木板平行。

d .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断开电源,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编号。

图2E R g R 1rR x 欧姆调零旋纽选择开关图1e .保持砂和桶的总质量不变,多次在小车上加放砝码以改变小车的总质量m ,并做好记录,重复步骤d。

f.求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并填入表中;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图,以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综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以下任务:①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它阻力,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小车后面不能拖纸带B.系在小车的细绳上不能悬挂小桶C.打点计时器必须接通电源②图2所示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 =0.10s,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2③若实验中砂和桶的总质量为m ',则从理论分析可得砂和桶的总重力m g '与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 的大小关系为m g '________F (选填“略大于”、“等于”或“略小于”)。

(2)某同学在研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之间的关系时改进了实验方案,他用无线力传感器来测量小车受到的拉力。

如图3所示,他将无线力传感器和小车固定在一起,将系着砂桶的细绳系在传感器的挂钩上,调整细绳方向与木板平行。

请判断在改进后的实验中以下步骤是否还有必要(选填“有必要”或“没必要”)。

步骤是否有必要调整木板倾角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控制砂和桶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图3cm图217.(9分)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用较长的细线将它们悬挂起来,调整细线的长度和悬点的位置,使两个小球静止时重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且恰好没有接触。

现将小球A拉起至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q=60°的位置,使其由静止释放,小球A运动至最低点与静止的小球B相碰,碰后两球粘在一起运动。

已知细线的长度为L,每个小球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小球半径和空气阻力,求(1)A球运动至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v;(2)碰后两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D h;(3)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D E。

18.(9分)1897年,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他的研究装置如图所示。

真空管内的阴极K发出的电子经加速后,穿过A、B中心的小孔沿直线进入到两块水平正对放置的平行金属板D1、D2的区域。

金属板D1、D2之间未加电场时,射线不偏转,射在屏上P1点。

按图示方式施加电场强度为E的电场之后,射线发生偏转并射到屏上P2点。

为了抵消阴极射线的偏转,使它从P 2点回到P1,需要在两块金属板之间的区域再施加一个大小合适、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

(1)判断匀强磁场的方向。

(2)若施加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求出阴极射线的速度v的表达式。

(3)去掉D1、D2间的电场,只保留(2)中的匀强磁场B。

由于磁场方向与射线运动方向垂直,阴极射线在D1、D2之间有磁场的区域内会形成一个半径为r的圆弧,使得阴极射线落在屏上P3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