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范本

深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深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76593深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Special scheme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safety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0号)(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5)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20xx 年第1号令)(6)《XX省公路建设项目高危工程施工安全强制性标准》(7)XXX高速公路XXX合同段施工设计图纸(8)XX省现行的有关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规定(9)其他相关的内部安全生产文件二、工程概况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位于XX省X县X镇境内,起点K96+050,终点K107+500,主线全长11.45km。

包括XX互通、XX服务区各一个。

桥梁26座,涵洞37道,路基挖土方327万立方米,路基填方274万立方米,路基附属浆砌片石36.75万立方米。

三、自然条件㈠地形、地貌本合同段地形起伏极大,总体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

地貌主体为隆起的黄土梁峁,部分区域为海拔较低的河流沟谷与冲沟,受构造活动和水流侵蚀作用的影响,本区地形切割剧烈,河谷发育,沟壑纵横。

K96+050~K105+910、K106+060~K107+500段属黄土丘陵区,地表一般为大面积的厚层黄土所覆盖,基岩呈孤丘状零星出露或隐伏于厚层黄土之下,微地貌形态有黄土梁、峁、塬、黄土冲沟、黄土陡崖及中缓坡。

K105+910~K106+060段属侵蚀堆积河川宽谷区,河床及高阶地大多由砾卵石及砂、土互层组成,河漫滩及低阶地表层由亚砂土、粉细砂组成。

㈡气候、水文本合同段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暧温带大陆性气候。

受季风影响,一年内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较为温凉、湿润,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18.8mm,年最大降雨量867.1mm,年最小降雨量为204.2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149.8mm,多年平均风速为2.6m/s,多年平均气温8.8℃,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24.8℃,月平均气温以7月最热为23.7℃,1月最冷为-7.9℃,无霜期平均160天,初冻日期一般在11月中旬,解冻日期一般在次年3月中旬,年平均冻结日为140天,冻土深度100~120cm。

本合同段地处黄土高原区,以黄土梁峁为主,所经地区地表水缺乏,工程用水需远运或打井取水。

㈢地质条件1)、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冲、坡积及风积粉土与粉质粘土,沉积物厚度约30~50m。

2)、地质构造K96+050~K105+910、K106+060~K107+500段由R组(Q3m)、D组(Q21)黄土组成。

K105+910~K106+060段河床及高阶地大多由砾卵石及砂、土互层组成,河漫滩及低阶地表层由亚砂土、粉细砂组成。

3)、水文地质本线所经地区地形破碎,冲沟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的补给与储存条件差,总体属于地下水贫乏地区,地下水的补给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破屑岩类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变质岩类裂隙水。

4)、不良地质现象路线主要地质病害为:滑坡、危崖、湿陷性黄土、粘性土。

5)、地震路线所经地区属弱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烈度为Ⅵ度。

四、施工安全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XXX为组长,副经理XX、XXX、XXX(安全总监)、总工XXX为副组长的安全施工领导小组,安全组织机构如下:组长:向经理(项目经理)常务副组长:安总监(安全总监)副组长:刘总工(总工)李茂(一管区)樊志(二管区)张贻喜(三管区)组员:李思捷刘陈龙王广涛张新群付玉峰龙福新勾卫东石金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由郭立伟负责日常工作,联系人为李满,电话五、深基坑安全施工方案1、总体施工方案结合现场场施工条件,及实际情况,以及根据施工进度,每个基坑单独及时围护及必要的坑壁支撑。

2、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分块开挖→修整坑避→清底→结构物施工→基坑回填。

2)、操作工艺(1)采用分层、分块的开挖方式,使开挖空间尺寸能最大限度地限制坑壁土体的变形和坑周土体的位移与沉降。

开挖顺序上满足对称开挖、均衡开挖的原则,使基坑受力均衡。

(2)机械开挖时,要配合少量人工清土,将机械挖不到的地方运到机械作业半径内,由机械运走。

机械开挖在接近槽底时,用水准仪控制标高,预留20~30cm土层人工开挖,以防止超挖。

六、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1、安全目标1)、杜绝重大人员伤亡事故;2)、杜绝多人重伤事故;3)、杜绝坍塌事故的发生;4)、杜绝重大水灾、火灾事故;5)、杜绝易燃易爆物品爆炸事故;6)、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7)、员工负伤率控制在0.3%以下,重伤率控制在0.05%以下。

2、安全保证措施根据本工程特点、环境情况及工期要求,在确保安全、经济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场量测进行监控,并以指导施工,严格施工程序。

1)、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在施工现场险要位置设置安全标志,悬挂醒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宣传标语牌,项目部不定期组织检查安全宣传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消除麻痹松懈思想。

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施工机具必须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不得穿拖鞋和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项目部由安全部门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设专职安全员巡视检查,若发现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有权勒令停职检查反省。

2)、加强安全教育(1)对进场工人做好入场培训工作,并做好培训记录,不让任何一个未经安全培训的人员上岗作业。

(2)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下达任务的同时,必须有书面的安全注意事项及要求,并由项目安全检查员进行监督实施。

(3)施工操作人员进场时,由项目部组织进行安全教育,施工过程中由项目部结合工程特点进行专业安全培训。

3)、持证上岗和防护用品检查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悬挂安全网,操作人员带安全帽,使用小型机械机具必须配置相应的劳保用品,专业安全员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有权勒令停止施工。

进行电焊作业时,佩戴安全防护罩,安全防护手套,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程执行;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4)、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应由专人负责,重要工序施工前,要结合工作特点编制安全措施,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作记录。

5)、加强用电管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执行采用“三相五线制”,机电设备,小型机具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接零、接电、漏电保护。

所有用电装置、机电设备应由专人负责,定期维护。

施工现场机械必须设置保护开关及触电保护器。

6)、事故隐患的控制按照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规定、标准制定各工序的安全技术交底,并贯彻执行。

任何人不得违章指挥作业,安全员是安全的执法人员,有权制止违章作业。

当生产施工与安全发生冲突时,必须服从安全需要。

做好安全动员,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确保不使用不合格设施,不通过不合格过程,不放过不安全行为。

对已经发生的事故隐患进行及时整改达到规范要求,并组织检查验收,对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进行教育或处罚。

七、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深基坑土方施工应有专项设计方案,并根据设计方案和地质报告编制适用于本工程的施工方案,本工程设计基底标高最深达4m,地质报告中的结论是本工程土质属于回填土、可塑或硬塑状粘土,土体稳定性较差,需按不小于1:1放坡系数进行放坡,因设备基础施工周期长,为确保工程施工及人身安全,按照施工规范相关规定,本工程必须采取达到安全保障要求标准的支护及支撑等防护措施。

1、在开挖基坑前要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留出边坡,边坡坡度要符合相关规定。

2、土方开挖时,应会同有关单位对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进行检查和鉴定,对可能受开挖和降水影响的邻近建(构)筑物、管线,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整个施工期间,加强监测其沉降和位移、开裂等情况,发现问题应与设计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及时处理。

相邻基坑深浅不等时,一般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否则应分析后施工的深坑对先施工的浅坑可能产生的危害,并应采取必须的保护措施。

3、基坑开挖工程应验算边坡或基坑的稳定性,并注意由于土体内应力场变化和淤泥土的塑性流动而导致周围土体向基坑开挖方向位移,使基坑邻近建筑物等产生相应的位移和下沉。

验算时应考虑地面堆载、地表积水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等不利因素,决定是否需要支护,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

在基坑开挖期间应加强监测。

4、挖土时要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异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土石滚落现象时,要及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边坡的变化。

5、基坑防护:基坑较深处,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在基坑周围搭设Φ48mm钢管防护栏杆1200mm高,立杆间距2000mm,埋入地下800mm,横杆间距600mm,防护栏杆刷黑黄相间的油漆两度。

基坑上下设置爬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正常施工。

6、在基坑周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标志外,靠近道路附近的夜间还要设红灯示警。

7、在坑边堆放弃土、材料和移动施工机械,要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当土质良好时,要距坑边1.5m以外,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

8、上下坑沟应先挖好阶梯或设木梯,不应踩踏土壁及其支撑上下。

9、人工清底时两人操作间距要保持2m以上,并要自上而下按规定方向逐层挖掘清理,严禁采用掏洞的挖掘方法作业。

进入基坑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和使用劳保用品。

10、挖土施工安全要求:(1)在斜坡上方弃土时,应保持挖土边坡的稳定。

弃土堆应连续设置,其顶面应向外倾斜,以防山坡水流流入挖方场地。

但坡度陡于1/5或在软土地区,禁止在挖土上侧弃土。

在挖方下侧弃土时,要将弃土堆表面整平,并向外倾斜,弃土表面应低于挖方场地的设计标高,或在弃土堆与挖方场地间设置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挖方场地。

(2)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进行,并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且不应再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3)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土坡坡度要根据工程地质和挖土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

(4)在滑坡地段挖方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开挖过程中如发现滑坡迹象(如裂缝、滑动等)时,应暂停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要撤至安全地点,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2)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在开挖时,须遵循由上到下的开挖顺序,严禁先切除坡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