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导学案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看4页第2段小字。这说明什么?
生:北京人会使用火了。
师:但是我们说她们用的火是什么样的火?是我们现在这样想用就用么?
师:使用火,对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1、照明和御寒2、驱赶野兽,野兽怕火3、比如再也不用吃生食而生病了,增强了人类的体质,人脑更加发展,人进化的更快。哪一点最重要?
师:今晚上你妈妈买回来一块猪肉,让你连猪皮带猪毛一起吃,你吃么?
师:不要恶心,最初的远古人类都是生吃东西的,包括动物肉,你现在看哪个动物吃食要先弄熟了再吃?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茹毛饮血。(适当解释)很不理解是吧?因为最初她们不知道食物要弄熟了才好吃,古时候树多,雷电也多,树碰到雷电有时候会怎么样?
师:有这样一群远古人类,有一天就捡到了被火烧熟了的动物肉,还没吃呢就闻到香了,这群远古人才知道。啊!这食物烧熟了会更好吃。所以他们就等着在打雷的时候,把火留起来,留着以后用,而这群远古人就是什么人?
师:我们再看最后一点,北京人是怎么生活的呢?你们一家几口人?为什么不和邻居住?北京人就是这样,这种生活叫群居的生活。为什么要在一起生活呢?多不方便啊!
师:而山顶洞人使用的工具就要比北京人先进一点了,哪里看出来的?她们除了使用打制的石器,还使用这样的工具,看5页,这是什么?(教师介绍骨针是由动物的骨头磨尖而成的,而线是由动物的筋)
师:项链首先要钻孔才能穿在一起吧,再看表面有什么特征?有光泽,怎样才能让粗糙的石头有光泽呢?磨,看来山顶洞人更有情趣了。
师:相貌上,可对比3和4页图,使用工具上,看3页图,这就是北京人使用的工具。石头最初是不是这样的?
师:北京人根据不同的用途将石头打制成不同的形状,这就是古人类最初制造的工具,打制石器。
师:说到这里,我有个问题,动物园里的黑猩猩会用木棍来够香蕉,是不是说明黑猩猩会制造工具?
师:不会,因为她这是本能,用的是现有的工具。下意识的睡觉大小便,但是人不同,她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制造成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工具。所以黑猩猩被称为动物而我们被称为人,从这里我们能得出: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3页划重点)
师:(带领学生在图上圈出元谋人)我们来看看3页图,这两个是什么东西?对就是元谋人的牙齿,和我们的很大差别吧。这是属于一个成年人的两颗上门齿。根据考古研究判断,近似于现代蒙古人种。而元谋人被公认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
师:而100多万年后,在北京附近又出现了两群远古人类。大家看2页图,是哪两个?粉红字,离的很近是吧,她们同在一个山洞,只不过一个在山洞里,一个在山洞上。现在大家看书3-5页,比较离得的这么近的两群人有什么不同,一会找同学填黑板上的表格。
师:在西方,有上帝造人说:上帝用泥土创造出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后又取其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让二人结为夫妻,他们成了人类的始祖,他们生活在伊甸园,生活美满幸福,后来,受到一条蛇引诱他们偷吃了树上的禁果,懂得了爱情、羞耻、心明眼亮、聪明起来。但是这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被赶出了伊甸园,到了人间,他们就成了人类的祖先。
在中国,有女娲造人说:盘古把宇宙分成天和地两部分,但没有人类存在。有个女神叫女娲把泥土揉到一块,捏成了一个个小人,吹口气,人就活了,后来,女娲累了,便用一根藤条从泥中一抽。甩出许多泥点,泥点变成了一个个小人,这样就有了人类。
师:到底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呢?(由古猿转化而来)
师:大家看2页图,这就是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解释遗址),很多是吧,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看书上第2页)在这些远古人类中,谁是我国最早的人类?她距现在的时间和地点?
距今时间发现地点相貌特征使用工具使用火种居住方式
北京人70-20万洞里保留猿打制石器天然火群居
山顶洞人18000年前洞顶接近现代人打制,骨针,人工取火
磨光,钻孔
师:(很难是吧,但是大家要学会这种学习方法,列表记得更容易)如果说我国最早是元谋人,那么我国现存最多的远古人类遗址就是:北京人,为什么这么说,看小字,所以(强调3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师:问大家个问题,你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生:妈妈生出来的
师:那你妈妈呢?(妈妈的妈妈生出来的)那我们继续往前推。中国最早的人她们的父母是谁呢?难道真和孙悟空一样从石头里蹦出来么?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一下人类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师: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美丽的传说,谁来说说……
过程与
方法
⒈学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想象,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习用观察法、阅读法等来学习有关问题。
⒉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
⒈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我们这个伟大而历经艰难的祖国的热爱之情。
⒉通过对考古知识的初步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丰富的历史想像力。
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接触历史领域中的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流程
时间
七年级历史教师导案
课题
课型
新课
第1课时
备课人
备课时间
2014年8月26日
上课时间
2014年9月2日




知识与
能力
⒈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⒉初步了解、认识历史领域中的考古知识、历史地图、文物地图、文物插图、古史资料等各种不同的知识范围。
⒊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
师:火可真是个好东西,就是一样不好,保存起来太不方便。山顶洞人仍为这个问题烦恼么?她们可聪明多了,刚才我们说山顶洞人已经会打磨和钻孔了。那我问你们,当你不停地磨两块石头的时候,会怎么样?
生:有火星。
师:山顶洞人就根据这个启示知道了怎么来取火。,所以我们说山顶洞人使用的火是什么火?看6页材料阅读。(介绍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