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二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二年级识字教学策略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二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低年级识字量大的特点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学习目标。

目标的提出,顺应了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年级的基础学习起来就变得轻松。

教学中,识字这一块,学生的兴趣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在写字过程中错别字也越来越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就显得很重要了。

识字教学是启蒙教育,是使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掌握书面语言的基本环节。

儿童在学习书面语言的过程中,不但要熟记这些字词本身,而且要在头脑中烙印下这些字词反映出来的具体的客观事物。

这些客观事物是从人类丰富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概括出来,并且记录在书面语言里的知识经验。

儿童以字词为中介,认识这些客观事物,从而开始了知识的累积。

识字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识字教学的任务有两项:一是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二是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学生有了识字能力,就可以自觉、主动地独立识字,大大提高识字效率。

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质量要求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就是通常所说的“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

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教学为重点。

因此,二年级识字量最多,速度最快。

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基本功,有了初步的识字能力,并学习了查字典,具备了自学生字的条件,是识字的最佳时期。

因此,二年级识字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指导学生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习新的字词,扩大识字量,进而突破识字大关。

小语第三册的识字量是整个小学阶段最大的,它要求学生掌握汉字380个。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采用了循环记忆识字教学,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乐于识字、学会识字。

一、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一些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有很大帮助。

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自学的能力,首先是让学生观察生字,看字形,记字音。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才能记住这些字。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了许多的识字方法。

我再加以总结就形成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一猜等方法。

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

用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的生字。

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

同时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来加深印象。

让一些同学来扮演偏旁,一些同学来扮演学过的生字。

让他们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来记忆生字取得的效果不错。

如在上语文园地一中“郊--交”等组字中,先引导学生辨一辨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每组中的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去感悟规律。

减一减的方法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

比如学习“去”就是“丢”掉了一笔就变成了去,“家”没有了房盖就成了“豕”。

学习过程也可以变成一个游戏过程,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生字,让他们说去掉哪一个部分就可以变成新的生字了,这样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记住的生字就多了。

换一换就是换偏旁,如在第3课中“娃--洼”就可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记住的,找出规律。

猜一猜就是把字变成一个字谜让学生来猜;编顺口溜记忆法这种方法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效果很好,经常引导学生编一编识字顺口溜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

特别是一些形近字的辨别,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间、间,小日回家大门关。

问、问,小口敲门别开门。

牛羊吃草,草儿青;吃完喝水,河水清。

通过这些方法加上辅助的游戏学生学习生字就充满了乐趣,也大大的提高了识字量,省去了重复书写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和压力。

二、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识字(一)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读准字音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

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读出来吧,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二)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生字合作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

课堂上,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

在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四人围坐,每个人都用右手食指指着生字字条中的生字,从小组长开始,轮流教读,每个字连读三遍,其他三人跟读三遍,教读者一时不会了或者教错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一个可马上提醒或纠正,强化了对字音、字形记忆。

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各自的识字方法,并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领悟、进而掌握最佳识字方法。

通过这种简单的合作学习,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三)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

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效果比较好。

阅读心理学认为,阅读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

教学中,我一方面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

儿童书面学习的最佳时期是 6~12岁。

教学中,经常要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自读课本及家长为孩子购买的低幼儿童读物,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识字的巩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既有效地巩固了识字,又使学生及早接受独立阅读的训练,获得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培养。

这样,通过课内、课外大量阅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了识字空间。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活泼生动,体现趣味性;力求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沟通,体现开放性。

1、利用传播语言的各种媒体,通过布置、检查、展示、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乐于识字。

如,教室的园地,校园里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

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引导识字;认同学的姓名,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认字;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

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电视机、电脑、投影机、录音机,都在上面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进行识字比赛,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

如,学习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植物类、动物类2、利用社会大课堂,通过参观、游览等形式,拓展学生识字的时空,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识字。

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次常用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利用秋游、春游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识字。

四:下面我在介绍几种识字教学方法(一)、熟字加构字部件组成的生字教学中,先复习熟字的字形,再添构字部件识记新字。

例如:中(布)白(百)用(角)中(市)舌(乱)今(令)。

识字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维能力强,识字能力也会提高。

二年级学生较之于一年级学生,初步学会了运用事物的联系、对比关系进行记忆,他们正从单纯的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因此,对近似汉字的识别和认知将促进他们对汉字特征的掌握和记忆。

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将增添构字部件作为学习新字的方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学习新字的欲望。

这样不仅更容易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更有利于对偏旁部首的掌握。

可以使学生了解汉字的组成规律和演变过程。

(二)、熟字加部首组成的生字教学中,先复习己掌握的熟字,然后加部首认识新字,并根据部首辨析字义。

例如:分(纷)由(油)平(评)丁(盯)当(挡)正(证)票(漂)成(诚)。

这种方法,熟字加部首后即为形声字,而且熟字在形声字中为声旁,部首为形旁。

所以,练习时先明确"新字的读音与熟字相同或相近",然后根据部首的含义来理解新字的含义,如"由"加部首"氵"后为"油"。

油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油如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可随意流动。

因此,油为"氵"旁。

这样联系生活实际的讲解词意,可以培养学生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去联想和想象与之有关的具体事物的能力。

(三)、熟字改换部首构成的生字教学中,先复习熟字的音、形、义,明确它们的部首,然后用新部首置换旧部首,改换出新字。

要求学生注意新旧两个字的字义与部首的关系并区分它们。

例如:清(晴)妈(蚂)船(沿)沙(纱)形声字,根据不同的形旁配以相同的声旁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是学习形声字的关键。

另外,讲课时应激发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比如以组字游戏的形式,在活动中以轻松的心情体会汉字,理解汉字,效果远比单纯讲解好得多。

让方方正正的汉字活起来,成为学生脑中活生生的影像,让它们能够随意组合。

每个汉字,尤其是形声字,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为什么这么搭配,都是有说法的。

学生能够理解这个说法,这个汉字也就明白了。

比如"清",一般是形容水或如水一样的物质清澈透明,所以用"氵";而"晴"是用来形容天气有没有太阳的,所以是日字旁。

两个字相同的地方,就是声旁相同,都是"青"。

(四)、由一个熟悉的字拆出的生字这类生字的掌握很容易。

教学中,主要以区分新、旧两字的音、义为主。

例如:近(斤)村(寸)梨(利)馆(官)远(元)护(户)领(令)摊(华)这是形声字学习的另一方面,与前面所述的方法相反,即找出形声字的声旁。

拆出的生字是原字的一部分,声音相同或相近,这样读音的问题解决了,只需理解字义就行了。

中国的汉字以形声字为主,形声字也最能体现汉字的博大精深,与其他语系不同的,汉字是形象化的文字,它能代表着实际的意义。

所以,识字教学要鼓励学生多体会、多联想,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牢汉字的写法,这样识字印象应该是最牢固的。

(五).形旁表意功能法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

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

如在"江、河、湖、海","冰、凉、冷、冻"以及"祝、福、祈、祷","袄、袖、裤、袜"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了"三点水旁"、"两点水旁"以及"衣字旁"、"示字旁"等形旁的表意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