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4年12月30日目录引言 (5)第一部分就业基本情况 (6)一、毕业生规模 (6)(一)2014年毕业生学历性别情况 (6)(二)2014年各专业毕业生生源情况 (6)(三)2014年省内毕业生生源分布情况 (7)(四)2014年毕业生省外生源毕业生分布情况 (7)(五)2014年特殊身份毕业生情况 (8)(六)各专业毕业生情况(男女) (9)二、毕业生毕业去向 (10)(一)毕业生毕业去向(就业、升学、出国、回市待就业、留校待就业)分布 . 10(二)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11)(三)毕业生升学率情况 (12)(四)毕业生整体就业类型分布 (12)(五)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13)(六)各专业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情况 (14)三、毕业生就业流向 (14)(一)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总体分布(与该地域毕业生源数对比) (14)(二)毕业生省内就业地域流向分布及专业集中情况 (15)(三)毕业生省外就业地域流向分布 (16)(四)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17)(五)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 (17)(六)特殊身份毕业生(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少数民族学生、特困生)就业情况 (18)第二部分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20)一、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举措 (20)(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设置专业,围绕目标制定方案,实施系列教学改革 (20)(二)以就业调研为基础,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 (21)(三)以拓展就业市场为重点,努力为学生谋求更多的就业机会 (22)(四)以预征入伍工作为抓手,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24)(五)以生涯规划、简历大赛、模拟招聘活动为载体,提升就业指导效果,强化就业教育指导 (25)(六)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6)(七)以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为引导,合理调整毕业生就业期望,积极主动就业创业 (27)(八)以重点帮扶为根本,积极推动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27)(九)以完善的服务为理念,持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全程就业服务 (28)(十)以信息平台建设为依托,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29)(十一)以基地建设为中心,强化实践育人,积极推进“院院合作” (29)二、就业指导服务情况 (30)(一)毕业生对学院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的评价 (30)(二)用人单位对学院就业工作评价 (30)第三部分就业相关分析 (32)一、毕业生月收入分析 (32)(一)毕业后月收入(与期待薪资比较) (32)(二)月收入区间分布(与期待薪资比较) (32)(三)各专业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与期待薪资比较) (33)二、本科专业相关度分析 (33)(一)2014年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33)(二)各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34)三、毕业生工作所在地分析 (34)(一)毕业生工作所在地分布 (34)(二)各专业毕业生工作所在地分布 (35)四、毕业生享受社会保障分析 (36)(一)毕业生所在单位为其办理的社会保障情况 (36)(二)各专业毕业生所在单位为其办理的社会保障情况 (36)五、本科离职分析 (37)(一)毕业后离职率 (37)(二)毕业后工作单位变动情况分布 (37)(三)毕业后离职方式分布 (38)(四)毕业后主动离职的原因 (38)(五)各专业毕业生离职率 (39)六、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39)(一)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39)(二)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40)七、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41)(一)用人单位对本院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 (41)(二)不同规模用人单位位对本院应届毕业生的满意度 (41)(三)用人单位对本院应届毕业生的个人能力的表现评价 (42)(四)用人单位对本校应届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表现评价 (43)(五)大“客户”对本校应届毕业生的整体表现评价 (43)第四部分发展趋势分析 (45)一、毕业生就业率变化趋势 (45)(一)就业率总体变化趋势 (45)(二)各专业就业率变化趋势 (45)二、毕业生月收入变化趋势 (46)(一)月收入总体变化趋势 (46)(二)各专业月收入变化趋势 (47)三、毕业生工作相关度变化趋势 (47)(一)专业相关度总体变化趋势 (47)(二)各专业相关变化趋势 (48)四、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变化趋势 (48)(一)就业现状满意度总体变化趋势 (48)(二)各专业就业现状满意度变化趋势 (49)五、毕业生离职率变化趋势 (49)(一)离职率总体变化趋势 (49)(二)各专业离职率变化趋势 (50)六、用人单位需求预测 (50)(一)招聘毕业生的月起薪 (50)(二)不同专业招聘毕业生的月起薪 (51)(三)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 (51)(六)不同单位性质及规模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 (52)(七)用人单位招聘时注重的毕业生品质 (52)(八)用人单位招聘时注重的毕业生能力 (53)(九)用人单位招聘时注重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54)(十)用人单位在未来3年所需人才学历层次 (54)(十一)用人单位在未来3年所需毕业生专业类别 (55)第五部分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56)一、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与反馈 (56)(一)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56)(二)学院教育教学改进举措 (57)二、毕业生对职业发展要素的反馈 (58)(一)毕业生对职业发展要素重要性的反馈 (58)(二)学院加强后期临床教育的改进举措 (58)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养、能力、知识培养反馈 (59)(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个人能力的反馈 (59)(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反馈 (60)(三)用人单位对学院人才培养的建议 (61)四、未就业毕业生对教育教学及就业工作反馈 (62)(一)毕业生未就业的主要原因 (62)(二)毕业生没有接收单位的主要原因 (63)(三)学院应加强的工作举措 (63)五、专业预警及调控措施 (64)(一)需要缩减的专业及缩减措施 (64)(二)需要加强发展的专业及措施 (64)引言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是河北医科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独立学院,2001年7月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被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为全日制本科层次学历教育。

学院依托河北医科大学雄厚的教育教学资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建设,已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现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学和中西医临床医学等7个本科专业,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学院确立了“规范办学,面向市场,凝练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指导思想。

在办学定位方面,明确了“培养基础扎实、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具有较强学习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力求做到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为基层医院、中型医院及大型综合型医院培养出一批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医技人才。

努力把学院建成特色鲜明、知名度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应用型大学。

学院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学院成立了院长任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学院突出大学生就业在学校学科设置和招生等工作中的导向作用,紧密结合学生就业需求,不断加强就业工作研究创新,总结就业工作规律,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就业工作质量逐年提升。

近年来,学院整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

第一部分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规模(一)2014年毕业生学历性别情况今年我院有毕业生2381人,其中男生820人,女生1561人。

毕业生如图1.1所示。

图1-1 毕业生学历、性别分布图从图1-1中看出,我院毕业生中,女生人数远高于男生,总比例接近于2:1。

(二)2014年各专业毕业生生源情况个专业,具体分布如图1-2所示。

今年我院毕业生有6毕业生的专业分为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麻醉学、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的毕业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专业人数。

(三)2014年省内毕业生生源分布情况2014年,我院省内生源毕业生共有1778人,占毕业生生源总数的74.67%,如图1-3所示。

图1-3 2014年毕业生省内生源分布情况在省内生源中,石家庄市生源毕业生有279人,占省内生源15.69%,位居第一,位于第二的分别是保定生源和邯郸毕业生,有253人,占省内生源14.23%。

排在后三位的是,张家口市生源毕业生有97人,占省内生源5.45%,承德市生源毕业生有74人,占省内生源4.16%,秦皇岛市生源毕业生最少,有47人,占省内生源2.64%。

(四)2014年毕业生省外生源毕业生分布情况2014年,我院共有省外生源毕业生603人,占毕业生生源总数的25.33%,分布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

从图1-4中可以看出,毕业生生源前三名的省份是天津市43名(占外省生源总数的7.13%),陕西省39名,浙江省39名。

图1-4 毕业生外省生源分布情况(五)2014年特殊身份毕业生情况2014年我院有特殊身份毕业生104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3.85%。

特殊身份毕业生包括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少数民族,特困生。

学生党员毕业生有364人,占特殊身份毕业生的34.86%,学生干部毕业生有325人,占特殊身份毕业生的31.13%,少数民族毕业生有146人,占特殊身份毕业生的13.98%,特殊困难毕业生有209人,占特殊身份毕业生的20.03%。

图1-5 2014年特殊身份毕业生情况从图1-5中可看出,特殊身份毕业生中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占比较大。

(六)各专业毕业生情况(男女)图1-6毕业生分专业、性别分布在各专业毕业生男女比例分布上,临床医学的男女生人数明显多于其它专业,且各专业的女生人数均多于男生人数,其中麻醉学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比例最小,医学检验学的男女生相差比例最大,如图1-6所示。

二、毕业生毕业去向(一)毕业生毕业去向(就业、升学、出国、回市待就业、留校待就业)分布图1-7毕业生毕业去向(就业、升学、出国、回市待就业、留校待就业)分布毕业生毕业去向分为就业、地方基层项目、待就业、升学、出国、出境。

其中就业人数最多为67.7%,升学人数其次为20.79%,待就业人数为11.42%,地方基层项目和出国出境的人数较少仅为0.04%,如图1-7所示。

67.70%0.04%11.42%20.79%0.04%就业地方基层项目待就业升学出国、出境(二)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如表1-1所示:毕业生毕业去向分为就业、地方基层项目、待就业、升学、出国、出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