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天津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天津大学校务公报GAZETTE OF TIANJIN UNIVERSITY(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目 录一、2014届毕业生就业结构情况分析(一)毕业流向分布 ........................................ 1 (二)签约流向分析 ........................................ 2 (三)男女生毕业去向对比分析 . (7)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反馈(一)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分析 ................. 7 (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工作表现的评价 ................... 8 (三)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 (8)三、我校2014届毕业生求职满意度分析(一)毕业生对在校接受就业教育的满意度评价 ................. 9 (二)毕业生所选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分析 ................. 9 (三)毕业生签约前对用人单位的了解程度分析 ................ 10 (四)毕业生求职过程分析.................................. 10 (五)毕业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分析 ........................ 11 (六)毕业生对已落实工作的满意程度 (12)四、学校在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和服务方面的主要做法(一)积极构建“社会—学校—学生”密切配合的学生就业教育指导机制。

..................................................... 12 (二)密切校企交流,积极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组织工作。

.. (13)天津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2014年第17号 总第96号 2014年12月(三)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对毕业生的帮扶指导。

(13)(四)切实做好毕业生创业教育、指导和服务工作。

(13)五、对2014届毕业生就业的趋势和整体状况分析(一)毕业生求职的积极趋势 (14)(二)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5)六、对我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一)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5)(二)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 (16)(三)要切实提高就业教育和指导水平 (16)天津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4年,天津大学严格落实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和要求,根据教育部和天津市的具体部署,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统筹全校资源,不断开拓创新,注重质量,圆满完成了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截至2014年9月1日,我校毕业生共7921人,其中高职生259人、本科生3826人、硕士研究生3307人、博士研究生529人。

学校总体就业率98.99%。

具体情况如下:毕业生类型毕业生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本科生3826 3788 99.01%硕士生3307 3278 99.12%博士生529 527 99.62%高职生259 248 95.75%总计7921 7841 98.99%从各专业的情况看,我校本科生共有72个专业,就业率在95%及以上的专业数占95.83%;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共有137个专业(方向),就业率在95%及以上的专业(方向)数占95.62%。

一、2014届毕业生就业结构情况分析我校2014届毕业生整体毕业流向如图1所示。

(一)毕业流向分布从毕业流向上看,本科、硕士、博士对比分析如图2所示,博士毕业生的直接就业的比例最高,达到了94.52%,而本科的升学比例、出国比例最高,分别达到38.58%、9.30%,两项合计47.88%。

在国内继续深造的本科毕业生去向如图3所示,其中87.94%的学生进入985高校深造,有7.11%学生进入科学院、研究所、军事院校深造。

(二)签约流向分析分析毕业生的签约去向对了解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我们将从签约排名前20位的单位、签约单位性质、签约单位的地域分布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其一,表1至表3分别反映了总体、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博士)去向相对集中的单位。

表1 与用人单位签约人数排名(前20位)序号签约单位总体签约人数1 国家电网公司1762 天津大学1033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97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75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587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58 三星集团469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45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451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38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3713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6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3214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321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116 中国建设银行3118 展讯通信有限公司3019 国家知识产权局2820 恒大集团26表2 本科生与用人单位签约人数排名(前15位)序号签约单位本科生签约人数1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672 国家电网公司563 三星集团374 恒大集团265 天津大学24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21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9 哈尔滨电气集团1910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711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213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113 中国建设银行1115 解放军总后勤部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15 招商银行10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10表3 研究生与用人单位签约人数排名(前25位)序号签约单位硕士生签约人数1 国家电网公司1202 天津大学79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53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50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49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467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358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349 展讯通信有限公司3010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28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7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26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2612 国家知识产权局2615 富士康科技集团251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515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2518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2119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与规划研究总院2019 中国建设银行2021 天津市松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922 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1822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822天津城建大学1825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1625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1625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625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6其二,从签约单位类型分析,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去向分布如图4所示。

博士生签约高等教育单位的比例达48.4%,明显高于本科生和硕士生。

硕士研究生签约中央企业的比例高于博士、本科生比例,签约一般党政机关的比例略高于本科生。

其三,从签约单位的地域分布看,如图5所示,我校2014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本科生去西部工作的比例略大于硕士生和博士生,硕士生去中部工作的比例略大于本科生和博士生。

表4 不同学历学生就业单位地域排名前五位序号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总体1 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2 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3 河北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4 山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5 上海市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如表4所示,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域排名前5位的省市依次是天津、北京、广东、河北、山东。

天津籍生源和外地生源留在天津工作的情况如图6所示。

各类别毕业生中的天津籍生源留津比率都在85%以上,可能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与天津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

非天津籍的学生选择在天津工作的比例也较大,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天津对外地生源的吸引力也在逐步增强。

(三)男女生毕业去向对比分析如图7所示,在本科阶段,男生的签约率高于女生,而升学率、出国率低于女生;到了硕士、博士阶段,女生的签约率高于男生,而升学率低于男生。

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反馈雇主单位评价是评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和意见,以及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具体情况如下:(一)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分析用人单位的评价意见如图8所示,36.84%的受访单位对天大毕业生的表现“非常满意”,59.65%的受访单位表示“满意”,两项共计96.49%。

我们也要充分重视到,还有3.51%的受访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表现的评价为“一般”。

(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工作表现的评价如图9所示, 40%的用人单位认为与同批入职员工相比,天大毕业生的表现“特别突出”,60%的单位认为“突出”。

(三)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用人单位的建议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

如图10所示,在谈到对天津大学人才培养的建议时,61.40%的用人单位认为“加强校企合作对于学生培养很有帮助”,33.34%的用人单位建议要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三、我校2014届毕业生求职满意度分析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校2014届毕业生对自己在校期间接受就业教育指导、服务和最终求职结果的满意度评价。

具体情况如下:(一)毕业生对在校接受就业教育的满意度评价从图13所示,对自己在校期间接受就业教育和指导的满意度方面,12.64%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满意”,41.01%的受访学生表示满意,35.39%的受访学生表示“基本满意”,三项合计89.04%。

也有部分同学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在调查不满意原因时,近60%的同学表示,希望得到更多的个性化指导和支持,有更多的渠道了解企业和不同岗位要求。

尤其是研究生,对就业教育有更多的期待。

(二)毕业生所选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分析我校2014届毕业生择业的行业(领域)分布情况如图14所示,选择IT/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的占23.03%、能源矿产/石油化工等占17.42%、房地产/建筑建设/物业等占17.42%、政府公共部门/非盈利机构等占9.27%,其他行业的选择率相对较低。

图15表明,从所选择行业与自身所学专业的关联度来看,认为“非常密切”的占24.44%,“密切”的占15.17%,“比较密切”的占40.17%,三项合计为79.78%。

也有20.22%的同学认为“没什么关系”。

(三)毕业生签约前对用人单位的了解程度分析从图16所示情况看,我校2014届毕业生在签约前对单位的了解还较少,只有16.57%的毕业生对单位“很熟悉”、28.93%的毕业生了解过签约单位,更多学生是在投完简历后才开始了解一些和单位相关的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