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标题和小标题集锦1、自主品牌翻云腾跃长城电脑大有作为风起“云”涌,长城电脑走在涉“云”最前沿翻云腾跃,三强联手驾“云”见实招乘云飞舞,长城电脑开创“云计算”核心生力军自主品牌翻云腾跃长城电脑大有作为在25周岁生日之际,中国长城计算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城电脑)正式宣布,与EMC、富通结盟,将通过增资富通科技发展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富通香港)的方式实现三方合资,积蓄更大的力量致力于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风起“云”涌,长城电脑走在涉“云”最前沿随着云计算产业形态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一些地方纷纷建立起云计算数据中心、“工业云”平台,中小企业信息化协同云服务平台等,为企业和用户提供基础设施、系统平台和软件服务。
数据显示,国内2010年云计算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119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29.5%,云计算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
面对未来亿万级的云计算市场,长城电脑非常清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为了能够迅速建立、扩大业务队伍,在行业新兴的阶段,实现市场的快速布局。
今年5月份,长城电脑就发出公告,拟将募集18亿元资金,用于投资、收购包括显示器、平板电脑、云计算在内的多项资产,以此扩大国内市场份额,进一步推进国际市场影响力。
长城电脑还扬长避短,与EMC、富通等国内外领先的IT公司结盟,充分借助EMC的存储技术和云计算解决方案、富通的渠道分销能力,结合自身服务器技术、存储技术方面和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以及在政府机关、大型国有企业等行业用户的资源优势,共同开发中国的云计算市场。
长城电脑还将以1.1亿元投资建设长城自主可控云计算BOX系统研发项目。
长城电脑认为,云计算时代为国内IT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将催生企业形成更多的自主品牌、自主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云计算技术和产业也可为传统IT企业提供绝佳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机会。
因此,长城电脑将云计算列入了公司的“十二五”发展战略中,已经制定了成为中国最大的自主可控云计算系统供应商的云计算发展战略,同时也肩负起了引领国内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走在了涉“云”最前沿。
翻云腾跃,三强联手驾“云”见实招长城电脑作为长城易通香港的大股东,是中国电子集团旗下骨干企业,拥有国内最完备的IT产业制造链和完整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并具有雄厚的硬件基础和强劲的自主研发能力,拥有众多自主品牌的优秀战略成果。
自1993年长城推出国内第一台486服务器以来,长城服务器已成为中国名牌产品。
长城安全电脑是国内安全等级最高的信息产品,基于底层硬件的安全硬盘技术领先全球。
长城与IBM的合资企业长城国际(ISTC)是IBM在亚洲最大的服务器生产基地。
此外,长城电脑设计生产的与“云计算”密切相关的基础设备——服务器电源也大量供应国内服务器厂商。
2011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1年度中国500强排行榜上,长城电脑以优越成绩从去年的118位升至33位,并在上榜的同类高科技企业中排名第三。
而此次与长城电脑合作的EMC和富通也各具所长。
EMC是云计算技术的核心厂商之一、是全球领先的信息基础架构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富通则是中国IT界成长最快、最大的服务器、存储产品与相关软件的分销服务商、在国内拥有着强大的IT销售网络。
此次三方通过增资富通科技发展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富通香港)的方式成立长城易通香港,充分整合了EMC的存储技术和云计算解决方案、富通的渠道分销能力和自身的服务器技术和制造能力以及在政府机关、大型国有企业等行业用户等优势资源,实现向包括服务器技术、云服务等上下游领域进行拓展,建立云计算系统硬件的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提升长城品牌,实现成为国内一流云计算厂商的战略目标。
目前,新公司长城易通香港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出了“云计算”的主打产品——“凌越”、“慧动”系列产品。
其中凌越家族所有产品都是基于长城易通领先的云计算基础架构,是专为“云”而生的存储产品。
其家族成员全面覆盖大、中、小型企业存储需求,包含了低端、中端、高端三种产品类型,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慧动”数据服务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将数据转化为企业洞察力,充分实现产品化,实施周期短,价格更经济。
此外,长城易通香港还将推出“领先”“卓越”等系列产品和服务,构建以虚拟化数据中心为基础的企业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云计算的全面解决方案。
乘云飞舞,长城电脑开创“云计算”核心生力军长城电脑早已在“云计算”领域展开了全面布局。
一是依托长城电脑在服务器、存储器、传感器、移动互联终端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云计算”周边设备供应商。
二是整合系统程序方面的资源,通过研发基础的软件包、中间件,为用户提供完整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三是通过长城电脑自身的“行业云”、“私有云”、“云计算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云服务。
并推出了“长城企业私有云解决方案”、“长城桌面云解决方案”、“长城IDC解决方案”、“长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长城开发测试云解决方案”等一系列“云计算”解决方案。
2010年,长城电脑看到了“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巨大商机,就已经开始着手开发高效环保的“云计算服务器”。
2011年4月,长城电脑与IBM正式达成了“智慧云长城”的战略合作计划,将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与中国本土的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相结合,全面提升双方在“云计算”领域的影响力和“云计算”相关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
并推出了集长城传统硬件实力以及IBM软件优势于一体,融入了IBM领先的云计算中心解决方案和云集成技术的“云智方”服务器。
目前,云计算还是一个新兴业态,在建立云数据处理中心过程中硬件的更新换代和新老硬件、软件的融合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云计算市场发展过程中必须最先兴起和发展的服务类型,也势必将给软硬件生产商和系统集成商率先带来效益。
因此,现在国内的云计算市场基本上还是处在IaaS 建设阶段,硬件与系统集成的增长率最快。
此次三方成立新公司,也正是瞄准涉及IaaS服务层的服务市场,在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施产品上展开布局,注入优势资源进入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领域,针对中国云数据中心,特别是“政务云”、“私有企业云”和“公有云”的潜在市场,提供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和服务。
长城电脑与EMC、富通合资成立新公司,是公司向云计算领域进行战略转型迈出的实质性的第一步,也是步入云时代后所有中小企业进行战略转型的必要过程。
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企业,长城电脑在云计算领域也给予自主创新的能量,积极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扩大“自主创新”与“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实力,占据着技术的制高点,牢牢把握产业的发展脉搏,在中国“云计算”领域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biz/298/12236798.shtml2、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标准所:云计算国内外差异明显查看评论发表评论2011年12月30日13:50分来源:泰尔网摘要:传统电信公司等在云计算方面的定位和发展路线日益清晰,纷纷推出内部IT系统虚拟化、云存储、虚拟桌面和新一代数据中心服务等。
关键字:电信公司电信研究院数据中心岁末将至,网界网诚邀您参加2010企业通信大调查这是一个INC文件,用于数据中心页面,名称是:08数据中心-文章页-相关文章对比美国等云计算先进国家,我国云计算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重建设、轻应用。
美国政府云计算战略的核心目的是大幅减少数据中心的数量(5年内减少800个),以降低建设运营成本,而我国有超过20省市制定了各自的云计算规划,云计算基础设施投资热潮涌动,其中11个城市的预算超过了100亿。
第二,技术已有一定基础,但仍有差距。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掌握了虚拟化等私用云技术,开始试验性应用。
在公共云技术领域,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已经具有了一些突破,但可管理的资源规模普遍偏小,商用经验也少。
第三,电信公司云服务起步。
传统电信公司等在云计算方面的定位和发展路线日益清晰,纷纷推出内部IT系统虚拟化、云存储、虚拟桌面和新一代数据中心服务等。
第四,政府引导力量加深。
发改委和工信部的5城市云计算试点工作落地,15个企业获得支持。
本文转载自企业级IT信息服务平台-网界网原文地址:/cloud-computing/htm2011/20111230_239940.shtml3、云计算遭遇大数据:数据之道智取未来来源:it168网站责任编辑:admin发表时间:2011-12-28 13:35核心提示: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思路是EMC提出的信息生命周期思想,但是在很多业界同行看来,这个思想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需要真正的升华,而这个方向就是智能,不是单一和局部的,而是统一的智能。
据分析,到2020年,全球以电子形式存储的数据量将达到35ZB,是2009年全球存储量的40倍。
而在2010年底,根据IDC的统计,全球数据量已经达到了120万PB,或1.2ZB。
如果将这些数据都刻录在DVD上,那么光把这些DVD盘片堆叠起来就可以从地球垒到月球一个来回(单程约24万英里)。
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众所周知,数据可以分为3种: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其中,85%的数据属于企业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文档等非结构化数据。
面对着海量的数据,人们不禁感叹,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悲观者深为管理和维护而忧虑,乐观者则看到了大数据的大价值。
何谓“大数据”,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
通常认为,它是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其特点是数据量很大,数据的形式多样化。
如何存储这些快速增长的、海量的数据?如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挖掘出价值? 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了所有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与目标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包括:如何实现高效、智能的大数据存储?非结构化数据正在呈海量增长趋势,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和应用?现有数据保护与文档归档机制能否应对日益增长的海量数据?如何攻克移动数据管理的难点问题?如何在复杂的数据环境下实现高效的数据安全? 如此种种问题,逐渐成为了所有CIO的共同挑战。
但是我们发现,对于这些大数据的挑战,其实归纳起来就只有两个目标:1. 管理好大数据,从大数据的产生、存储、保护、归档到安全维护的各个角度,从根本上而言,这是IT管理维护的范畴,只不过数据量超出常规管理尺度后,对于管理维护的难度出现了跳跃式上升的态势;2. 使用好大数据,这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大数据即意味着大价值,数据与数据、数据与人、数据与业务的关联性。
这个挑战既有流动性、关联性、智能的应用挑战,也有基于大数据深度挖掘的挑战。
但是,这两个目标之间也不是分离的,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管理和维护的目的是使用,使用的基础是好的管理维护。
二、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的交集为了解决大数据的挑战,人们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云计算,云计算遭遇大数据,这是时代的发展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