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伴热施工方案.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3)第2章编制说明 (3)2.1编制目的 (3)2.2适用范围 (3)2.3编制依据 (3)2.3.1 国家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及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2.3.2 设计图纸 (4)SEI设计单位PP2装置仪表工程图纸 (4)SEI设计单位关于PP2装置仪表工程的设计变更 (4)设备厂家图纸及说明书 (4)2.3.3 相关文件 (4)本工程相关施工合同 (4)本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及《仪表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4)相关技术协议 (4)强制条文及质量通病防控条文关于仪表专业部分 (4)仪表检试验计划第二版 (4)第3章主要施工工程量 (4)第4章施工工机具 (4)4.1 工机具计划 (4)4.2人员计划 (5)第5章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5)1.供汽与回水系统安装 (6)2.蒸汽、热水伴热 (7)第6章质量保证措施 (8)第7章安全保证措施 (9)第8章安装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10)第9章工作危害性分析(JHA) (11).第1章工程概况陕西石油靖边能源化工项目30万吨/年聚丙烯(二线)装置主要由现场装置变电所、现场机柜室、挤压造粒厂房、聚合框架、掺混料仓、街区、化学品库、废水池等单项装置组成。
仪表部分施工主要是:各类仪表(压力仪表、温度仪表、液位仪表、流量仪表、分析仪表、仪表阀门)安装、电缆配管安装、电缆桥架安装、电缆敷设、仪表管路安装(气源管、导压管、取样管、仪表管管配件等)、回路检测(单表调试、仪表管路吹扫和试压)、机柜室仪表盘柜安装等。
第2章编制说明2.1编制目的本方案为陕西石油靖边能源化工项目PP2装置仪表安装工程而编制,以明确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案,指导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2.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陕西石油靖边能源化工项目PP2装置施工范围内的仪表专业安装工程,参加仪表安装工程的施工人员应遵照执行。
2.3编制依据2.3.1国家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及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3521-2007).石油化工不锈钢复合钢焊接规程(SH-T3527-2009)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50484-2008)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H-T3508-2011)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SH3503-2007)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3543-2007)2.3.2 设计图纸SEI设计单位PP2装置仪表工程图纸SEI设计单位关于PP2装置仪表工程的设计变更设备厂家图纸及说明书2.3.3 相关文件本工程相关施工合同本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及《仪表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相关技术协议强制条文及质量通病防控条文关于仪表专业部分仪表检试验计划第二版第3章主要施工工程量陕西石油靖边能源化工项目PP2装置仪表蒸汽伴热Φ14*2无缝钢管共7000米,保温箱(蒸汽伴热))95台、保温箱(电伴热)5台。
第4章施工工机具4.1 工机具计划.4.2人员计划施工人员应包括施工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
施工人员应配备合理,根据施工进度调整。
在施工人员中大多数要求从事仪表安装工作多年,具有一定安装经验,掌握一定施工工艺的技术工人。
第5章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参与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本方案及有关规范和标准,经过适当培训,且有上岗证,具备仪表管路的安装能力。
●最新有效版次的设计安装图纸及安装技术条件齐全。
●图纸已经过会审,技术交底已完成。
●各机具、力能设备放置整齐,有序,并有防盗、防漏电、防火灾器具等措施,未安装材料、盘柜堆放整齐,不得有碍通行。
●所有热控设备、材料到货基本齐全,满足施工的需要。
二.蒸汽伴热管施工:..1. 供汽与回水系统安装● 蒸汽伴热的供汽系统,当供汽点分散时,宜采用分散供汽。
如图1(a)所示,当供汽点较集中时,宜采用蒸汽分配器集中供汽,如图1(b)所示。
(a)分散供汽 (b) 集中供汽图1 蒸汽供汽示意1—供汽总管,2—疏水器,3—回水沟,4—蒸汽分支出口阀,5—蒸汽分配器,6—回水总管● 供汽管路选用φ14×2的无缝钢管,管端应靠近取压阀或仪表,且不得影响操作、维护和拆卸。
● 供汽点应设在整个蒸汽伴管的最高点,管路不能有下凹部分,否则,应在下凹最低点设置排放阀,并应满足下式要求(图2所示):P C B A 01.010)(≤+++(1)式中 A、B、C−−各凹处高度(m);P−−蒸汽压力,(MPa)。
图 2 蒸汽管路示意● 蒸汽伴热管路应采用单回路供汽,不得串联。
●蒸汽伴热回水系统应与供汽系统对应 (如图1 所示),分散回水时,就近将冷凝液排入排水沟或回水管道。
集中回水时,设回水总管或回水架,回水总管应比供汽管径大一级,并加止回阀。
●排入排水沟的回水管管端应伸进沟内,距沟底约20mm。
●回水管路应在管线吹扫之后安装疏水器,并宜安装于伴热系统的最低处,疏水器应处于水平位置,方向正确,排污丝堵朝下。
●供汽管路应保持一定坡度,便于排出冷凝液。
回水管路应保持一定坡度排污。
●热水伴热的供水管路宜水平取压,回水系统不设疏水器。
●各分支管均应设截止阀。
2.蒸汽、热水伴热●仪表设备和管路的蒸汽伴热分为如下四种形式,见图2。
1.轻伴热:伴热管线与仪表设备和导压管之间应保持1~2mm的间距,可用橡胶石棉板等按约200mm的距离隔离;2.重伴热:伴热管线紧贴仪表设备和导压管敷设;3.强伴热:伴热管线缠绕在仪表设备和导压管上;4.夹套伴热:在仪表设备和导压管、浮筒、阀体外加蒸汽夹套。
要求导压管在夹套内不应有焊口或接头。
夹套应在导压管、浮筒、阀体等试压气密合格后安装。
(a) 轻伴热 (b) 重伴热(P、S间保持间距) (P、S件紧靠).夹套保温图2 仪表管伴热示意1—硅酸铝纤维编织绳,2—绑线,P—导压管,S—伴热管●伴热管线应按设计选材。
选用无缝钢管时,采用焊接或接头连接。
●差压仪表的导压管与伴热管宜以管束形式敷设,正、负压管分开敷设时,伴热管采用三通接头分支,沿高、低压管并联敷设,长度相近。
●伴热管与保温箱、仪表设备之间的连接处,或伴热管道通过管路接头及法兰处,应采用管接头连接。
当连接处需经常拆卸时,连接的管接头应伸出保温层外单独保温。
●伴热管线应采用镀锌钢丝或不锈钢丝与导压管路捆扎在一起,捆扎间距800mm,捆扎不宜过紧,且不应采用缠绕方式捆扎。
●伴热管应在主管道试压和焊口检查合格后进行施工。
●需要伴热的导压管路,只涂刷底漆,不锈钢管、镀锌管及有色金属管则不应涂漆。
●供汽系统伴热管线安装后,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1.5倍。
有条件时,可用伴热蒸汽进行系统吹扫试压,通入蒸汽时应逐渐加量,进行预热。
●供汽系统伴热管线如需修理、补焊,应停汽和排除冷凝液后进行。
第6章质量保证措施1.管路阀门的使用,注意其方向一般为低进高出,不可用反,用反会降低阀门的使用寿命2.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3.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绝缘鞋。
4.电焊施工人员必须妥善使用电焊防护用品,严禁不用焊帽裸露上身进行电焊作业。
5.登高作业人员必须系挂安全带。
依据安全带的系挂规则“高挂低用”进行施工。
6.使用人字梯张角要合适,中间拉绳要牢固。
严禁二人同时登梯作业。
7.供汽和伴热系统投运合格后,应列入正常管理。
冬季停汽时应排水吹扫。
.第7章安全保证措施7.1 安全要求7.1.1、在施工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语。
7.1.2、进入施工现场要配戴齐安全劳保用具,正确配戴PPE。
7.1.3、临时电源必须装设保护装置,电缆必须经测试合格后架空敷设,不得随地摆放。
7.1.4、在脚手架作业上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带固定在已安装固定的支架、管道上,支架、管道的一端不能是悬空的末端。
使用前必须检查安全带和固定物是否牢固。
7.1.5、各工种进行交叉作业时要相互照应,观察周围一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7.1.6、电工人员严禁带电作业,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办事。
7.1.7、各位施工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按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工作,不能蛮干。
7.1.8、加强安全监督,做好设备、材料运输过程的跟踪,执行载物封车制度。
7.1.9、设备吊装前,起重工做好吊机和吊索具的检查,做好对检查结果的会签。
7.1.10、吊装作业时拉设警戒标志,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巡查。
7.1.11、施工现场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必要时分析作业场地有机溶剂蒸汽等含量,如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氰酸气、甲烷、乙炔、汽油蒸汽、有机溶剂蒸汽等其浓度应符合动火和劳动卫生标准。
7.1.1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正确佩戴劳保护品,穿戴整齐。
高处作业要挂好安全带(高挂低用)。
7.1.13、使用梯子应符合安全规程要求,作业前要进行安全检查。
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
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
立梯工作角度以75°±5°为宜,踏板上下间距为30cm为宜,不得有缺陷。
7.1.14、现场使用气焊瓶严禁曝晒或油渍污染,应保证瓶距、火源之间距离在10米以上,应配备乙炔瓶防止回火装置,防振胶圈应完整无缺。
7.1.15、砂轮切割机应装设点动开关,禁止装设倒顺开关,罩盖齐全,安装牢固,切料点灵活完好,切屑前方应设遮板挡护,防止切屑灼烫伤人或引起火灾。
砂轮片严禁侧向磨削,轮片外径边缘残损或直径小于25mm应更换。
严禁做打磨机使用。
下班前要切断施工.用电电源。
7.2 安全保证具体措施7.2.1、施工班组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总结。
••• 7.2.2、每天工作前班组安全员对当日的安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 7.2.3、现场动火办理动火证,采用保护措施。
使用电动工具前,应检查绝缘是否良好。
•• 7.2.4、工作结束,清理现场,清点工具,防止导线,工具遗留在盘内。
7.2.5、吊装作业时,密切注意起吊,对无关人员远离吊装区域。
高空作业时,严禁上抛下掷物品。
第8章安装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SH/T 3543-G616 汇线槽/桥架安装检查记录SH/T 3503-J111 隐蔽工程记录.第9章工作危害性分析(J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