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标准编写基础知识---金燕芳

3.标准编写基础知识---金燕芳

述、指示、推荐或要求的形式。
注:条款的这些形式以其所用的措辞加以区分,例如:指示用祈使句表 达,推荐用助动词“宜”,要求用助动词“应”。 [GB/T 20000.1-2014,定义9.1]
陈述型条款:表达信息的条款:
——允许:表示在标准的界限内所允许的行动步骤; ——能力:陈述由材料的、生理的或某种原因导致的能力; ——可能性:陈述由材料的、生理的或某种原因导致的可能性。
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名称);
b)主体要素(必备):表示上述领域内标准所涉及的主要对象; c)补充要素(可选):表示上述主要对象的特定方面,或给出区
分该标准(或该部分)与其他标准(或其他部分)的细节。
6
2017/5/18
规范性一般要素
2、 范围
应置于标准正文的起始位置。 范围应明确界定标准化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由此指明标准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必要时,可 指出标准不适用的界限。范围的陈述应简洁,以便能 作内容提要使用。范围不应包含要求。 如果标准分成若干个部分,则每个部分的范围只 应界定该部分的标准化对象和所涉及的相关方面。 标准
2017/5/18
主 要 内 容
一、基本概念
二、标准的结构
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 金燕芳 jinyf@
三、要素的编写 四、要素的表述
一、基本概念
标准: 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
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 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
注1: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注2:规定的程序指制定标准的机构颁布的标准制定程序。 注3:诸如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等,由于它们可以公开获得以及 必要时通过修正或修订保持与最新技术水平同步,因此,它们被视为构成 了公认的技术规则。其他层次上通过的标准,诸如专业协(学)会标准、 企业标准等,在地域上可能影响几个国家。 [GB/T20000.1—2014,定义5.3]
规范性一般要素
二)规范性一般要素
1、 标准名称 应置于范围之前。标准名称应简练,并明确表示出标 准的主题,使之与其他标准相区分。标准名称不应涉及不 必要的细节。必要的补充说明应在范围中给出。 标准名称应由几个尽可能短的要素组成,其顺序由一 般到特殊。通常,所使用的要素不多于下述三种: a)引导要素(可选):表示标准所属的领域(可使用该标准的归
规范性一般要素
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不必遵守的只是为 符合标准而提供帮 助的要素
规范性技术要素
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要求;„„规范性附录
资料性补充要素
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索引
2
2017/5/18
3、 根据要素的状态来划分
封面 前言
必备要素 名称 标准的要素 可选要素 范围
除上述4个要素外的 其他要素
附录的顺序 应按在条文 (从前言算 起)中提及 它的先后次 序编排。
按层次划分
编号示例 标准 部分 xxxx.1, xxxx.2, 部分 xxxx.13 章 条 条 段 5 5.1 5.1.1 [无编号]
1、
部分
部分或单独 标准
章 条
章 条 段


段 列项
(1 )部分的编号 应置于标准顺序号之后,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对部 分编号,部分的编号与标准顺序号之间用下脚点隔开。 (2)部分的名称 应符合标准名称的规定。同一标准的各个部分名称的 引导要素(如果有)和主体要素应相同,而补充要素应不 同,以便区分各个部分。在每个部分的名称中,补充要素 前均应标明“第×部分:”(×为阿拉伯数字)。例如: “ 第1部分”,而不是“第一部分”。 不应将“部分”再分成“分部分”
(1)章的编号 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从 1开始对章编号。 编号应从“范围”第一章开始(即:1 范围),一直 连续到附录之前。附录的编号遵循附录编号的原则(如: A.1 、A.2)。 (2)章的标题 每一章均应有章标题。标题应置于编号之后,并与其 条文分行。
5.1.1.1 三层次编号 第一层次的条宜给出条标题。标题应置于编号之后,并 与其条文分行。第二层次的条可同样处理。某一章或条中,其 5.1.1.1.1 四层次编号 下一层次上的各条,有无标题应统一,例如,第 章的下一层 5.1.1.1.1.110 五层次编号 次,10.1有标题,则10.2、10.3等也应有标题。 可将无标题条首句中的关键术语或短语标为黑体,以标 明所涉及的主题。这类术语或短语不应列入目次。
GB/T 22919.1-2008 水产配合饲料 第1部分:斑节对虾配合饲料 GB/T 22919.2-2008 水产配合饲料 第2部分:军曹鱼配合饲料 GB/T 22919.7-2008 水产配合饲料 第7部分:刺参配合饲料
列项 列项符号;字母编号 a) 、 b) 列项 和下一层次的数字编号1)、 2) 附录 附录 附录 附录A,附录 B,附录NA
标准化对象的陈述
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 ——本标准规定了 ……的尺寸。/ ……的方法。/ ……的特 征。 ——本标准确立了 ……的系统。/ ……的一般原则。 ——本标准给出了……的指南。 ——本标准界定了……的术语。
四)资料性补充要素 资料性概述要素
• 1、 资料性附录;2、 参考文献;3、 索引
5
2017/5/18
资料性概述要素
2、 目次 目次所列的内容和顺序如下: 设置目次,应位于封面 a) 前言; 之后,用“目次”作为标 b) 引言; c) 章; 题。 目次不应列出“术语和 d) 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 出); 定义”一章中的术语。 电子文本的目次应自动 e) 附录; f) 附录中的章(需要时列出); 生成。
3
2017/5/18
2、

3、 条
(1)条的编号
凡是章以下有编号的层次均称为“条”。条可分到第五 层次。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对条编号。…… 示例: 一个层次中有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条时才可设条,例如, 5 章标题 第10章中,如果没有10.2,就不应设 10.1。应避免对无标题条 再分条。 5.1 一层次编号
要求型条款:表达应遵守的准则的条款。 要求型条款助动词 应 助动词的等效表述 不应使用的替代词 应该、只准许 必须
不应 不得、不准许 不可 使用“祈使句”,表示直接的指示。 推荐型条款:表达建议或指导的条款。 推荐性条款助动词 宜 不宜 助动词的等效表述 推荐、建议 不推荐、不建议
条款: 规范性文件内容的表述方式,一般采取陈
资料性概述要素
4、 引言
如果需要,则给出标准技术内容的特殊信息或说 明,以及编制该标准的原因。引言不应包含要求。 引言的内容需要分条时,应仅对条编号,编为 0.1、0.2等。 引言如果有图、表、公式或脚注等,均应使用阿 拉伯数字从1开始对他们进行编号。 如果已经识别出标准涉及专利,则引言应给出说 明,已经识别出涉及专利.
4
2017/5/18

有编号



无编号
列 项
三、要素的编写
引语(后 跟冒号 的文字 引出) 列项符 号(· 或—— ); 先字母 后数字 编号;
(一)标准编写的基本原则
1) 目标
有编号
2)
统一性
3) 协调性
4)
5)
6)
只有一条,不编号, 设为段 注意:某一
适用性 一致性 规范性
有标题
——有标题的条; ——无标题的条。 无标题条不再分条。
(2)条的标题
5.1.1 二 层次编号
4、段
段不编号。 在标准中要尽量避免出现“悬置段”。
5、 列项
应由一段后跟冒号的文字引出。 列项的各项之前应使用列项符号( “——”或“·”), 同一层次的列项中,使用破折号还是圆点应统一。 或使用字 母编号(后带半圆括号的小写拉丁字母,如 a)、b))。 列项中的项如果需要识别,应使用字母编号(后带半圆 括号的小写拉丁字母,如 a)、b))。在字母编号的列项中, 如果需要对某一项进一步细分成需要识别的若干分项,则应使 用数字编号(后带半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如1)、2) )
单独标准或单个部分 内容划分
1、根据要素的性质划分
2、 根据要素的性质和具体位置来划分
标准的要素
性质+具体位置
应遵守的要素 规范性要素
(1)规范性要素: 声明符合标准而需要遵守的条款 的要素 。
(2)资料性要素: 标示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 附加信息的要素 。
资料性要素
资料性概述要素
封面;目次;前言;引言
附录的编号,性质,标题 g) 附录中的带有标题的条 (需要时列出); h) 参考文献; i) 索引; j) 图(需要时列出); k) 表(需要时列出)。
强制性标准在前言中编写如下规定: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3 、前言
或 本标准的 第X章,第X条 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前言为必备要素,不应包含要求和推荐,也不应包含公式、图和表。前言应视情况 或 本标准的第X章,第X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依次给出下列内容: a) 标准结构的说明。 b) 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提及GB/T 1.1。 c) 标准代替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给出被代替的标准(含修改单)或其他文件 的编号和名称,列出与前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 d) 与国际文件、国外文件关系的说明。 e) 有关专利的说明。凡可能涉及专利的标准,如果尚未识别出涉及专利,则应按照规定, 说明相关内容。 f) 标准的提出信息(可省略)或归口信息。如果标准由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 出或归口,则应在相应技术委员会名称之后给出其国内代号,并加圆括号。 ——“本标准由XXXX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XXXX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XXX)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XXXX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XX)提出并归口。” g) 标准的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使用以下表述形式: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h) 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