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六年级语文试卷 (真题)

上海市六年级语文试卷 (真题)

松江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六年级语文(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 2015.1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2.请认真做题,做到全卷书写工整、美观,用最漂亮的书写习惯成就自己美好人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4分)一、默写(8分)1.南山新长凤凰雏,。

(《赠外孙》)2.,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3.?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为学》)4.《山川之美》中描写山高水清的句子是:,。

二、根据要求,完成5-7题。

(6分)5.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2分)⑴本学期我积累了不少词语,如意为“众人都在注视监督”的词语是:。

⑵本学期我阅读了多部小说,如,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林海音的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等。

6.现在,一些广告词乱改成语,像“一网情深”“鸡不可失”……我们来帮它们改改吧。

(2分)正确的书写应该是:7.为了让好朋友小A喜欢阅读,我激励他的一句格言是:。

(2分)第二部分阅读(46分)一、文言文(14分)㈠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6分)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

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廪食以数百人。

10. 本故事就是成语的出处,它的寓意是。

(2分)㈡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8分)农妇与鹜昔皖南有一农妇A,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

熟视之,乃鹜也。

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B。

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

临去,频频颔之,似谢。

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C,且日产蛋甚多。

妇不忍市之D,即孵,得雏成群。

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皖(wǎn)南:安徽长江以南地区。

②鹜(wù):野鸭子。

11.与“熟视之”中“之”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2分)A 妇就之B 妇奉之归C 治之旬日D 盖创鹜之报也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从前安徽南部有一个农妇。

B.(农妇)怀疑它是受伤了。

C.有几十只野鸭子来农妇园里栖息。

D.农妇不忍心到集市上去。

13.直接体现农妇精心救治鹜的句子是“”。

(2分)(用原文语言回答)14.本故事给你的启示是。

(2分)二、现代文(32分)㈠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16分)松鼠布丰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⑵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a)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⑶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

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

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

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它们也捕捉鸟雀,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b)⑷松鼠不敢下水。

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c)⑸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敞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d)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⑹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

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

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

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15.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敏捷”的反义词是“迟钝” B.第⑵段“□”里的标点是“。

”C.第⑶段空格处可填“虽然……却……” D.“蛰”的正确拼音是“zhé”16.全文是按顺序,先介绍了松鼠的,再重点介绍它的生活习性,最后介绍了它的。

(5分)17.第⑷段中“稍微”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3分)18.第⑹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19.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2分)松鼠在秋天觅得丰富的食物后,就会利用树洞或在地上挖洞,储存果实等食物,同时以泥土或落叶堵住洞口。

A.第⑵段的(a)处 B.第⑶段的(b)处 C.第⑷段的(c)处 D.第⑸段的(d)处(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

(16分)雨中背影⑴在女孩的记忆中,妈妈从来没有爱过她。

妈妈是个教师,她给予她的关怀少于她的学生。

无论是节假日还是生日,妈妈从来没有单独陪过她,永远在为她的学生们忙碌。

⑵那天,女孩微微感冒了,躺在床上。

妈妈给她吃了点药,就又带着她的学生去参加市里的数学竞赛去了。

娇气的女孩想叫住她,但叫不出。

她哀哀地想,即使自己叫了,妈妈也不会留下。

⑶那一天,女孩哭了。

她哭累了,睡过去,梦见了在远方工作的爸爸,梦见了疼她爱她的陈老师,还梦见了一个她妈妈的学生,那学生脸上洋溢着幸福。

⑷窗外,雨点敲打着窗户的声音惊醒了女孩。

望着空荡荡的家,她猛然觉得自己像一个置身于小舢板上的弃儿。

她决定离开家,离开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

⑸走出门来,女孩却一片茫然。

去哪里呢?突然,最爱她的陈老师那张慈爱的脸又浮现在她泪水迷蒙的眼前。

鬼使神差的她撑起沉甸甸的脑袋,跌跌撞撞冲进雨中,往陈老师的家走去。

⑹巨大的雨点砸在脸上,女孩感到头重脚轻,一头栽倒在地上。

蓦地,她恨极了妈妈。

她想,她是妈妈唯一的女儿,却不是她唯一的牵挂。

甚至比不上班上的一个孤儿更重要。

她只求她能陪她一次,爱她一次,可妈妈连这点都难。

妈妈啊,究竟什么是“血浓于水”?⑺摸摸索索来到陈老师家,已是傍晚。

开门的陈老师被她狼狈的样子吓了一跳:全身滴着水,衣服丢了,脚上的一只鞋已不知去向。

见到老师,女孩只满足地喊了一声:“老师——”便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⑻醒来已是深夜,雨淅淅沥沥,像首摇篮曲。

女孩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陈老师就在她的身边。

女孩打了一针,感觉头痛好多了。

女孩已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陈老师正为她敷热毛巾,擦脸,测温,像妈妈,不,比妈妈更周到。

⑼“老师,您一夜未睡?”望着老师满眼的血丝,女孩内疚地问。

⑽陈老师点了点头。

⑾突然,陈老师的电话响了。

电话里说:“老陈,兰兰的手术成功了。

”⑿女孩听出,那是陈老师爱人李叔的声音。

兰兰是陈老师的女儿。

⒀“老师,姐姐怎么了?”⒁屋内,突然异常地寂静。

好久,陈老师才哽咽地说:“她,她今晚动手术。

”⒂“老师,我想回家。

”女孩说。

长这么大,她还是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想家,想妈妈。

陈老师说:“孩子,我送你。

”⒃老师撑着伞扶她出门。

⒄深夜,寂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

只有路灯发出淡淡的光,照亮着师生二人回家的路。

远方,一个人影踉踉跄跄地向她们冲.过来。

是妈妈。

⒅妈妈从老师怀里一把搂过女孩,紧紧地抱住。

此时,女孩已懂得妈妈——一个教师妈妈的心。

陈老师的女儿正动着手术,而她却守在学生的病床前。

女孩摸着妈妈冰冷的被刺破的脸,还有摔得满是泥泞的膝盖,深深的自责涌上心头。

⒆“妈妈,我错了。

”⒇陈老师的背影默默地在雨中远去了。

女孩知道,那也是妈妈的背影。

20.本文主要叙述的事件是。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21.第⑻段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4分)22.第⒄段中“冲”不能改为“走”的理由是。

(2分)23.从全文来看,“女孩”对教师妈妈的心理经历了从:责备→→的变化过程。

(4分)24.对本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家长要善于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B.赞颂了教师妈妈的伟大、无私C.孩子要能体谅做老师妈妈的难处 D.母爱是天底下最神圣、崇高的第三部分写作(40分)25. 题目:那段日子里的故事要求:⑴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⑶不得抄袭试卷内的内容。

预初语文评分标准2015.1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4分)一、默写(8分)1.2分眉目分明画不如 2.2分水光潋滟晴方好 3.2分天下事有难易乎4.2分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二、语言实践(6分)5. 2分⑴众目睽睽 1分⑵《海底两万里》或其他的科幻小说 1分6. 2分一往情深 1分机不可失 1分7. 2分符合要求,意思对即可(有错别字的酌情扣分)第二部分阅读(46分)一、文言文(14分)㈠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6分)⑴ 1分给⑵ 1分同“悦”高兴9. 2分(官府)拿几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

(关键词:食、以)。

10. 1分滥竽充数 1分人要有真才实学(意思对即可)㈡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8分)11. 2分D 12. 2分 D 13. 2分治之旬日(1分有冗余信息,如,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

)14.2分从农妇角度:有付出就有回报;人为善终有善报或从鹜的角度:要知恩图报;要心存感恩。

二、现代文(32分)㈠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16分)15. 2分 B 应为“;”16. 1分逻辑 2分外形 2分用途17. 3分是略微的意思,说明松鼠对很轻微的触动都非常敏感,足见其警觉,删去后就不能体现这一点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 2分举例子 2分具体地说明了松鼠的用途很广。

19. 2分 B(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

(16分)20.3分一个雨夜,女孩跟妈妈赌气去陈老师家,在陈老师言行的影响下终于理解了妈妈。

21.4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声的柔美,暗含着女孩感受到了陈老师呵护的温暖。

22. 2分冲不仅有跑得快的意思,更能体现出妈妈的急切心理。

23. 4分(2分)怨恨(2分)理解(或自责)24. 3分B 2分D 1分 C第三部分写作(40分)25. 参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