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观摩杜郎口课堂教学反思
江源区进修学校徐惠清
观摩了杜郎口的课堂教学让我震撼。

杜郎口的教学模式激活了僵化多年的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把学习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充满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中,没有传统课堂中的教师“侃侃而谈”,满堂灌。

闪现出来的是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很多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教师将课堂组织得“热闹非凡”,将学生调动得“兴趣盎然”,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在这里真正得到了诠释;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在这里得到了落实;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在这里真正得到了发展;气氛和谐,环境轻松,在这里真正得到了体现;主动参与,个性发展,在这里真正得到了张扬。

杜郎口中学在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发动学生,想方设法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让每个孩子都坚信:我能行,我会行。

他们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每个孩子脸上洋溢着的自信的笑容,最让我震撼的,就是这些普普通通农村孩子小小年纪那种舍我其谁、傲视群雄的气概。

杜郎口的课堂教学给孩
子们搭建一个广阔的自我展示的平台,满足了孩子们自我展示的心理需求。

今年九月十六日下午,在杜郎口中学的报告厅里,展示了英语,政治,语文各一节观摩课。

我观看了这三节观摩课,非常成功。

在容纳近千人的报告厅里,面对全体老师和全校同学、面对来自天南海北的听课老师,杜郎口的学生们表现的非常精彩。

以语文课《背影》这节观摩课为例。

由一女生独唱《真心英雄》引课,围绕《背影》文本,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出含义,谈出感受。

学生们慷慨激昂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文本主题进行激烈的辩论,在通过品尝橘子的味道,拓展延伸,谈父爱的味道,或配乐朗读自己的读后感;或男女生诗朗诵;或讲述父爱的故事,感情真挚声泪俱下;或表演三句半,语言幽默,动作诙谐;或齐唱《父亲》这首歌;或说快板;或展示对联歌颂父爱。

总之课堂气氛热烈、和谐、民主,课堂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参与人数多、密度大,力争做到人人有份。

学生在这样一个完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主动积极,没有任何思想压力,任何一个学生都在抓住点滴机会展示个人的才华。

正因为如此,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才因互动而精彩,学生才因自主而发展。

在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下,杜郎口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与张扬!杜郎口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培养、激发起了学生的这种自信心,这必将成为他们今后人生路上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源泉。

一节展示课容易做,但天天展示课却很难。

杜郎口中学的师生们做到了。

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这正是他们持之以恒,锐意课改的
结果。

通过观看“杜郎口”中学教师的观摩课,展示课,使我审视和反思了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发现我们的学生预习质量不高,学生不愿意或没有时间在课前做功课,是我们的教师在要求、逼迫学生预习、学习,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容易有成就感,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而高效课堂的核心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成就感,有激情。

我们要围绕这个核心去设计我们的课堂,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欲望呢?那就是“带着任务去学习,让自己的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让学生自主学习。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还要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帮助,有利于共同提高。

学生之间通过共同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组长带头、组员随后,每个人都努力,这样学生会有一种被重视、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受,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学习效果会明显增强。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多数学生在上学期间做的还可以,但在周六星期天及假期就放松学习,因此要经常给学生灌输学习的思想,使学生意识到这一点。

同时学习不仅是一个坚持不懈学习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要培养学生学会做笔记,这样成绩定能大有长进。

我们也应该想方设法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也要让我们的学生敢说、能说、会说,敢写、能写、会写,打消课堂一活就乱了、散了的顾虑。

我们过去的课堂教学对学生限制的过细、过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其实,只要学生进入了学习状
态,以什么形式、什么姿态学习倒成了次要的。

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课堂“乱”点又有何妨?毕竟是室内学生活动,又不是室外游戏,我们还可以及时调控嘛!总之,那种睡眼朦胧、填鸭式的课堂再也不能继续维持下去!
要想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

为了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合作,充分发挥集体作用,集思广益,博采众人之长,提高自身素质,坚持集体备课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

这样,每周应设计一节课作为集体备课时间,老师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共同研讨本周要进行的课程及任务。

如何设计预习提纲中的问题?选择哪些作为预习练习?展示课重点展示哪些题目?如何进行追问、点评?想提升什么规律?然后写出自己的备课方案。

每个老师写出自己的备课方案以后,再以学科为单位,每个学科进行说课,对于不到位的地方,其他老师进行补充,进一步充实教案。

力求做到落实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巧析异点、激发疑点、体现特点,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这种备课模式应提倡和学习。

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强集体备课,尤其是加大“备学生”力度,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为出发点来思考问题,力争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挻起胸膛充满自信。

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形式的多样性。

有多少问题需要讨论,学生讨论的时间占课时总量的比例是多少,什么样的讨论是有效的,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合作交流,我们更多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解,什么时间
讲,讲到什么程度,学生的讨论,什么时候讨论,哪些问题需要讨论,教师怎样科学的有价值的提出应该讨论的问题。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走进文本,如何用好手中的教材,如何发现更有效的问题,更关键的问题。

科学的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它有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如何备学生,如何备到符合学生的实际。

这些都值得思考。

总之,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是全新的,教师们的教学方法是独特的,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是自信的,杜郎口中学课堂的交流是自由的,这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适合的才是有效的,我们要因地制宜的学习和借鉴杜郎口的教学经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