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与表面处理
1、概述
将原材料或半成品置于空气或特定介质中,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使之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力学或工艺性能的工艺方法,称为热处理。
按其特点,可分为一般热处理、化学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三种。
1.1热处理的工艺特点和处理目的
(1)一般热处理
2)具体材料的热处理温度和所得到的硬度,这里不一一例举,可参见有关热处理的专业手册,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的热处理章节。
(2)化学热处理
将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面的工艺,称化学热处理。
如:渗碳和渗氮。
(3)表面热处理
快速加热工件,使表面组织迅速相变,转变成奥氏体,经淬火冷却,使表面淬硬而心部
1.2热处理对钢铁材料地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
(1)复杂性:①工艺类别
②装备水平
③刀具结构
④选择的工艺参数
⑤冷却液性能
(2)规律性:降低材料硬度、均匀组织,提高切削脆性是改善材料加工性能的重要措施。
2、热处理变形
工件的热处理变形产生于外力的作用和内应力状态的变化。
外力是指工件在热处理加热过程中由于自重、摆放方法不当或其他外部加载的力量。
内应力是指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和组织转变不均匀性引起的工件内部应力。
不同部位热胀冷缩的不均匀性所产生的内应力称为热应力,组织转变不均匀性产生的内应力称为组织应力。
无论是外力或是内应力,都要引起工件的变形。
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点时,就会产生塑性变形或称永久变形。
2.1变形的类型
三种:即体积、形状和翘曲变形。
而具体到一个工件上,往往显示出三种类型的综合交叉形式。
3、金属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一般指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及机械处理等方法,通过使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金属或非金属覆盖层,用以提高金属工件的防蚀、装饰、耐磨或其他功能。
3.1电镀是一种在工件表面通过电沉积的方法生成金属覆盖层,使获得装饰、防腐及某些特殊性能的工艺方法。
提高导电性能黄铜镀银
提高钎焊性钢、黄铜镀铜、镀锡
防腐装饰性钢、铁、铜、锌合
金、铅及其合金
防护装饰镀铬阳极氧化处理
3.3化学镀
化学镀是借助于溶液中的还原剂使金属离子被还原成金属状态,并沉积在工件表面上的一种镀覆方法,其优点是任何外形复杂的工件都可获得厚度均匀的镀层、镀层改密、孔隙小,并有较高的硬度,常用的有化学镀铜和化学镀镍。
化学镀的类别和用途
类别用途厚度(um)
化学镀铜1.作为塑料制品装饰镀铬的化学金属化镀层;
2.作印刷线路板孔内表面的化学金属化镀层。
1~2 2~4
化学镀镍1.用于要求尺寸精确,均匀、良好防蚀性及良好耐磨性的零件;
2、用于塑料制品装饰镀铬的金属化镀层
30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