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阿喀琉斯的脚踵:比喻微小但致命的缺陷。
“阿喀琉斯的脚踵”体现了希腊人对自己民族精神的辩证认识和深沉思考。
古希腊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但对由此引发的自由放任、漫无矩度的个人本位思想也忧心忡忡。
2.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
主要精神是反对封建割据,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歌颂自然,强调天才和民族风格。
它对促进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积极作用。
主要人物有赫尔德尔、青年歌德和青年席勒。
3.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主要艺术法则,即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一个地点、时间不能超过二十四小时。
作为戏剧结构的一种形式,它可以使剧本结构更趋集中、严谨,但对剧本创作是一种严重束缚,18世纪以后逐渐被冲破。
4.巴洛克文学:流行于十七世纪欧洲的贵族文学,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西班牙。
内容上带有宗教神秘色彩,艺术上借鉴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语言雕琢,风格华丽纤巧,表达了一种怀疑主义、悲观主义情绪。
主要作家有贡戈拉和卡尔德隆。
5.拜伦式英雄:1813-1816年间,拜伦创作了东方故事诗系列,中心人物都是叛逆者,具有愤世嫉俗的思想,为捍卫个人权利、追求个人自由、解放而与社会对抗,同时孤僻高傲、刚愎自用。
由于这些主人公身上有诗人本人生活遭遇和思想情绪的明显印记,所以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6.现实主义:是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它侧重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运动,现实主义自19世纪30年代以后就取代了浪漫主义,在欧洲文坛占据主导地位。
7.感伤主义文学:18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的一个新的文学思潮和流派,得名于英国作家斯泰恩的游记《感伤旅行》。
感伤主义的特点是崇尚感情,把情感放在理性之上,重视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描写自然风景,留恋宗法社会。
8.文艺复兴:十四至十七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不仅是文艺思想的转变,而且还包括哲学、政治、世界观等在内的一切意识形态的全面变革,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9.浪漫主义: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盛行于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
作为创作方法,它侧重于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10.百科全书派:是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
主编狄德罗,撰稿人有伏尔泰、卢梭等。
百科全书派选择《百科全书》为工具,宣传唯物主义和自然神论,在青年一代中影响巨大。
11.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拯救俄国和人类的政治和道德主张,主要内容是博爱、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上的自我完善。
托尔斯泰主义是立足于宗教道德基础上的,把对上帝的信仰和自我完善作为消除邪恶、改良社会的基本途径。
12.波尔金诺之秋:1830年秋天,普希金在父亲的领地在波尔金诺村住了三个月,这
是诗人创作上有重大收获时期,被称为“波尔金诺之秋”完成了《叶甫盖尼·奥尼金》的创作;写就了《别尔金小说集》;4个悲剧,近30首抒情诗等作品。
13.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将托尔斯泰创作中的独特心理描写手法概括为“心灵辩证法”。
指的是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将那些难以捉摸千变万化的心理活动巧妙地表现出来,真实、细腻地展示出人的心灵历史。
心灵辩证法是托尔斯泰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重大贡献。
14.黑色幽默派: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流行于美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指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即以轻松调侃的语调讲述沉郁可怖的故事。
黑色幽默在哲学上受到存在主义影响,着力表现世界荒诞和人生的无意义。
主要代表作家有海勒、小库尔特·冯尼格特等。
15.“迷惘的一代”指的是一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
这个概念出自于美国女作家斯泰因,后来成为美国文学史上一个专门名词。
作为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深刻而生动的表达了战后青年一代寻找出路而不得的痛苦迷惘,主要代表作家是海明威、福克纳、帕索斯和菲兹杰拉德等。
16.清教徒文学:产生于十七世纪的英国。
以《圣经》为圭臬,弘扬清教徒精神,描写具有强烈宗教情感和革命叛逆精神的清教徒生活,师法中世纪宗教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以诗意浓郁的笔墨,偏执极端的情绪,表现对信仰、理想的执着追求。
主要作家有弥尔顿、班扬。
17.复调小说艺术:复调本是音乐术语,指多声部音乐。
巴赫金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复调小说”。
复调性指的是多声部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不仅是作家描写的对象和客体,也是存在独立意识、表现自己观念的主体。
主人公与作家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各有其独立意识,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