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教学设计《墨梅》篇一目标预设:1.掌握字词,了解大意,感情朗读背诵,2.体会诗人的情感及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重难点:感情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及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过程:一、导入:1.回忆背诵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
2.交流资料:王冕资料本诗:托物写志的题画诗。
二、读诗(达到:准)。
1.自由读指名读会读的读师范读齐读。
2.引导理解:“砚、乾坤”并记忆。
3.指导读好题目,作者,并标出诗之间的停顿。
三、再读诗。
(达到:懂)1.看下面注释,读诗、理解。
2.汇报:自由谈理解。
3.提出疑难:互相结伴解决。
4.指导总结理解方法:结合注释,联系生活及当时背景,加上想象。
5.连起来说诗意。
四、品味读。
(达到:美读)1.自由读,那句诗给你感觉最深、淡为什么?并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汇报交流,相机引。
[1]后两句:最能抒发作者的情感(不以追求色彩艳丽讨好别人。
做纯洁、高尚之梅的人)。
板书:梅人(清气满乾坤)[2]前两句:世上有墨梅吗?(没,作者自己画的墨梅)小结:清雅、淡雅、素雅、清气……这梅是“天然雕饰而成”。
(板书:花开淡漠痕)[3]作者赞赏梅花吗?讨论。
归纳:前两句写自己画梅的特点,后两句借梅咏人。
拖物言志:像梅花一样有清气。
[4]诵读。
(节奏、停顿)五、总结,延伸。
1.写梅花的诗:《梅花》2.拖物言志的诗:《竹石》3.作业抄写、默写本诗。
《墨梅》教案篇二一、教材《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3、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三、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并体会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四、教法学法在教学《墨梅》这首诗时,我准备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在理解古诗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诗句中重点词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理解整首诗句的意思。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古诗,激发诵读的情趣1、同学们,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诵读过许多古诗,大家可以随意地吟出一两句吗?2、在刚才同学们吟颂的古诗中,诗人或是借物抒怀,或是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感情、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
古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诗言志,歌咏怀。
”在古诗中就有不少以诗言志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我们来看——板书:墨梅元王冕3、请一位同学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借助课后生字表和工具书朗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2、出示两首古诗,请学生朗读,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1)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下列词语:洗砚池、乾坤。
(2)注意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正确地停顿,体会古诗的音律美。
3、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和古诗方面的书籍资料自学这首古诗,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注解,标注在书上空白处。
(2)同桌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大致说说古诗句的意思。
可以把有困难的地方,做上记号。
4、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教师重点检查对“乾坤”意思的理解。
5、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学生再朗读古诗。
(三)品析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怀1、学了这首诗,你还有什么疑问?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梳理学生的质疑。
3、提问:诗人赞美了墨梅怎样的品格?他又借此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怀呢?4、出示《墨梅》,重点学习出示《墨梅图》:画面上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
画上题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画相配。
(1)看了图画上的墨梅,你知道了“淡墨痕”与“颜色好”的意思了吗?(2)再读读诗,看看画,你闻到了墨梅的气息了吗?(3)对“清气”一词,你是如何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你知道的“清气”有哪些?(4)那么,王冕借墨梅表达了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清气”呢?6、三首古诗,三位诗人,你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了吗?7、你最为欣赏的是什么?再用诵读的方式来表达表达。
(四)出示古诗,拓展延伸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托物言志的古诗,请同学来背诵。
2、你们还知道这样的古诗吗?出示几首托物言志的古诗作为欣赏和积累。
教师诵读。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寒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有兴趣的同学可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诗人所言的志向是什么。
六、板书墨梅坚强不屈洁身自好鄙视流俗贞洁自守《墨梅》教学设计篇三教材分析:《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2、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揭题,读课题。
二、读诗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
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
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
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可能提出的问题: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
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1、品淡墨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③师点课件,出示《墨梅图》。
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④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过渡:同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从没受到过别人的夸赞,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呈现出勃勃生机。
①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指生说。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
②正如诗中所说(课件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师引读: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读这真是一株洒脱、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读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花!齐声读3、品读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
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生回答。
①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
生自读。
②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师引读:淡墨色的梅花开了,多么淡雅,多么高洁啊!指一生读。
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小院子里,充满了天地间,也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让我们静心闻一闻吧。
指一生读。
五、品诗人过渡: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
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竹石》、《石灰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墨梅》与这两首诗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1、师:能提到借物喻人,借物言志,老师相信你们对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已有所感悟了。
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你们的感悟会更深!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挥毫泼墨,晕染出一幅幅惊世之作。
至此,墨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你读懂了吗?(借梅自喻,借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2、师小结:对呀!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
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3、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始提到的问题:指名提出问题的同学: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生回答。
4、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齐诵《墨梅》!六、作业:搜集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
《墨梅》教案篇四教材分析:《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