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单元测试
1.普通话以()为基础方言。
A:中原方言
B:南方方言
C:西南方言
D:北方方言
答案:D
2.朱自清的散文(),因为文字比较口语化,成了喜爱朗诵的人挑选的篇目
A:背影
B:骆驼祥子
C:荷塘月色
D:春
答案:D
3.普通话是北京话。
()
A:错
B:对
答案:A
第一章测试
1.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联合
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
A:错
B:对
答案:B
2.声调只有四类,四类声调中低音成分多,高音成分少。
()
A:对
B:错
答案:B
3.发声是播音员主持人的一项基本功,对节目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声音要凌驾
于内容之上。
()
A:错
B:对
答案:A
4.普通话中有()个音素。
A:32
B:31
C:33
D:34
答案:A
5.语言过程即()的过程。
A:编码——传输——发送——接收——解码
B:解码——传输——发送——接收
C:编码——发送——传输——接收——解码
D:解码——发送——传输——接收
答案:C
6.语音的最小单位是()。
A:音素
B:音位
C:音节
D:音系
答案:A
7.改革开放后,传播进入新时代,播音员的吐字声产生了新的变化。
我们可以
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
A:播音员主持人和受众的关系变化了
B:科学技术的进步,传输设备的革命,接收器材的更新换代,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交际的语言状态。
C:播音员主持人角色定位不同了
D:政治因素
答案:ACD
第二章测试
1.“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声母是()
A:q
B:ch
C:zh
D:j
答案:D
2.声母音中,只有一个唇齿阻,它是()
A:f
B:z
C:b
D:j
答案:A
3.“唇齿清擦音”声母是( )
A:sh
B:s
C:f
答案:C
4.下列各项中,声母完全相同的有()。
A:藏族
B:理论
C:梗概
D:知己
E:辨别
答案:ABCE
5.下列各项中,两个都是擦音的是()。
A:sh r
B:x s
C:f c
D:q j
E:h t
答案:AB
6.uenɡ只能自成音节,不能前拼声母。
()
A:错
B:对
答案:B
7.声母一般是由辅音充当的,因此可以说,声母和辅音基本上是一回事。
()
A:对
B:错
答案:B
第三章测试
1.韵母按照语音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类
A:3
B:1. 2
C:4
D:1. 5
答案:A
2.中响复韵母是()。
A:iɑo、uei、uen、iou
B:iɑo、iou、iɑn、uɑn
C:iɑo、iou、uɑn、uen
D:iɑo、iou、uɑi、uei
答案:D
3.单元音韵母共有()个。
A:6
B:10
C:12
D:9
答案:B
4.韵母都是前响复韵母的是()。
A:拖、同、论、名
B:配、开、高、手
C:闹、楼、内、耐
D:来、按、嫩、略
E:六、话、列、都
答案:BC
5.下列各项中,韵母属于齐齿呼的有()。
A:非
B:知
C:密
D:将
E:霞
答案:CDE
6.下列各项中,两个音节的韵腹相同的是()。
A:商量
B:军人
C:轮流
D:顺从
E:论文
答案:AE
7.iu、ui、un中,前面的音素是韵头,后面的音素是韵腹。
()
A:错
B:对
答案:A
8.当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时,这个元音一定是韵腹。
()
A:对
B:错
答案:A
第四章测试
1.声调是指汉语音节中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和升降。
A:上下
B:高低
C:轻重
D:强弱
答案:B
2.声调和音长、音强都有关系,但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
A:音高
B:音长
C:音质
D:音强
答案:A
3.在发音过程中,主要感觉到的()变化,是声带松紧变化而形成的。
A:音长
B:音高
C:音质
D:音强
答案:B
4.声调的作用有()
A:区别字义
B:纯正字音
C:语法功能
D:训练气息
E:声音高低
答案:ABCD
5.下列各项中,两个都是擦音的是()。
A:去声
B:阳平
C:上声
D:阴平
E:降生
答案:ABCD
6.发音时声带在单位时间内震动次数越多,声音的频率呢就越高,反之声带在
单位时间内震动次数越少,声音的频率呢就越低。
()
A:对
B:错
答案:A
7.调类是声调的分类,但是它不表示实际的调值。
()
A:对
B:错
答案:A
8.调类也叫调形,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
A:错
B:对
答案:A
9.通常我们在普通话当中,采用的是“四度标记法”来记录调值。
()
A:错
B:对
答案:A
10.上声发音属于降升调,就是从半低起调,先降到最低,然后再升到半高。
()
A:对
答案:A
第五章测试
1.加强()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关键。
A:呼吸
B:共鸣
C:口腔
D:喉部
答案:C
2.准确指的呢就是字音的准确规范,也就是()。
A:规范
B:标准
C:腔圆
D:字正
答案:D
3.咬字是指由肺呼出的气流通过声带发出的声音,经过咽腔达到口腔,在口腔
中受到各种(),而形成了不同的字音,这个过程就叫做咬字的过程。
A:阻碍
B:控制
C:流动
D:节奏
答案:D
4.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掌握正确的吐字方法,吐字要求达到
()。
A:圆润
B:准确
C:清晰
D:流畅
E:集中
答案:ABCDE
5.汉语中()词大量的存在,词所包含的音节数量越(),那么它的信息负载
量就越()。
A:少
B:双音节
C:大
D:多
E:单音节
答案:ACE
6.清晰指的是表达的清晰,这也是播音发声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
A:对
答案:B
7.咬字器官相互配合的三个要领:打开口腔为前提,力量集中是关键,出发路
线需找准。
()
A:对
B:错
答案:A
8.播音发声中由嗓音形成的圆润与吐字形成的圆润是一样的。
()
A:错
B:对
答案:A
9.要做到声音集中,发声的过程中有关发音器官的对象相对集中。
()
A:错
B:对
答案:A
10.唇、齿、舌、龈、腭是我们口腔咬字器官的五个部分。
()
A:对
B:错
答案:A
第六章测试
1.“阳平”的调值变化是()
A:3-5
B:2-5
C:5-5
D:5-1
答案:A
2.在长句子中,往往没有较大的停顿来换气,这时可以利用()的方式补充
气息。
但通常补充的气息较少。
A:哈气
B:正常换气
C:偷气
D:抢气
答案:C
3.在胸腹联合式呼吸的实际运用中,吸气与呼气的配合的方式有()
A:快吸快呼
B:快吸慢呼
C:慢吸慢呼
D:慢吸快呼
答案:ABCD
4.以下属于呼气要领的步骤的是()
A:锻炼呼气的持久力
B:感受呼气与发声的变化
C:训练呼气与发声“挂钩”
D:掌握呼气的稳劲状态
答案:ACD
5.从发声角度分析,采用腹式呼吸法时声音往往显得深、重、低、沉。
()
A:对
B:错
答案:A
6.呼吸控制的训练以吸气控制为主。
()
A:对
B:错
答案:B
7.广播电视艺术语言发声在呼吸控制的训练过程中,可以先从弱控制入手;而
说话用声的呼吸控制一般是强控制为主。
()
A:对
B:错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