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的意义和目的地籍调查管理实验课是《地籍管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程所学知识的必要的环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同时,也使学生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法律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方法,查清每一宗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质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并以图、簿表示,为土地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调查工作。
地籍调查资料是地籍管理的依据,地籍调查是在土地登记之前进行的,其主要目的就是查清、核实宗地的地籍要素,如宗地位置、范围、数量、质量等级、权属关系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并且用图、文、表等手段加以表示,从技术和法律方面为土地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奠定基础,完善地籍管理基础建设,以满足国家对土地资产的科学管理及税收、规划、房产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而建立地籍基础档案。
通过本次实验课,要掌握以下技能:宗地数字底图绘制、宗地地籍调查、内业处理、宗地地籍成果统计汇总、宗地地籍数据库建库等工作,本次实验课是一项综合实验,其中涉及了较多实验项目,同学们一定要从思想上充分重视,严格按照规范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圆满完成各个阶段的实验任务。
二、实验任务和技术要求(一)本次实验任务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1、遥感影像图坐标配准(坐标体系采用3度分带,Gauss_Kruger 投影,False_Easting:36500000,Central_Meridian:108,地理坐标系:Xian_1980)2、宗地数字底图绘制(室内解译宗地数字底图,数据格式为SHP),将绘制的宗地数字底图打印为1:1000大比例尺图件作为地籍调查宗地测绘图。
3、宗地地籍室外调查4、宗地地籍调查数据业内处理,对相关地籍调查成果进行室内统计汇总。
5、完成宗地地籍数据库的建库工作(二)实验过程中各项技术指标参考规范如下:1、《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2、《城市测量规范》(GJJ 8-99);3、《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4、《地籍图图式》(CH5003-94);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279-1995);6、《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
三、实验内容(一)实验项目:重庆工商大学启智楼、博智楼地籍调查(二)实验概述:本次地籍管理学实验是在《地籍管理》学科的基础上开展的,将《地籍管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来,进行小型的地籍模拟调查,巩固书本理论知识,加强理论结合实践的运用,体验实践的真实性。
我们小组是对重庆工商大学的启智楼、博智楼进行了详细的地籍调查。
针对学校最重要的两栋教学楼所开展的地籍调查工作,将其位置、权属、界线、数量、质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通过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
(三) 实验具体操作方法:(1)将实验遥感数字图像数据按相应要求进行坐标配准(坐标体系采用3度分带,Gauss_Kruger投影,False_Easting:36500000,Central_Meridian:108,地理坐标系:Xian_1980)。
(2)使用Erdas软件将已配准的实验遥感图像进行切图,如图:(3)运用Arcgis 软件将切割好的已配准的遥感数字图像作为宗地绘制底图,进行宗地数字底图室内解译工作,最终获得数据为SHP 格式的宗地空间矢量数据,并将宗地矢量数据按照1:1000大比例尺进行出图,并打印图件,作为地籍调查宗地测绘底图,如图:(4)掌握地籍调查的相关内容,根据本次实验地籍调查的相关要求,小组成员在已有的宗地地籍调查表格基础之上,进行宗地地籍调查内容的增减,最终形成小组进行宗地实地调查的宗地地籍调查表。
(5)依据本小组实验宗地地籍调查表的相关内容,对重庆工商大学博智楼、启智楼进行宗地地籍实地调查,并去学校房产科咨询,成功获取到博智楼、启智楼的相关地籍信息。
并填写完成其对应的地籍调查相关表格。
(6)对实地调查填写的宗地地籍调查表进行业内整理,全部汇总为宗地地籍调查表的电子文档,最终形成一个Word 文档,里面每一宗地按照地籍号进行区分。
(7)掌握宗地地籍数据库的建库标准,初步开展宗地地籍数据库的建库工作。
根据已经获得的资料信息,利用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填写宗地地籍调查相关表格并绘制成表,如图:(四)技术要求:熟练运用Arcgis和Erdas使用技术,对办公软件Office软件能熟练操作,对地籍调查相关知识能够很好地掌握。
(五)实验成果及评价:评价:本次实验我们第二小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进行的非常顺利,大家积极配合,合理分工,有效合作,共同高效的完成了整个实验任务。
四、实验总结地籍管理学实验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学科,许多地籍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只有通过实际验证才能加深理解并真正掌握。
实验就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各类地籍管理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具有实验数据调查和处理分析能力;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分析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籍管理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独立进行地籍管理调查分析的能力,对各门知识得到融会贯通的认识和掌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本次实验时间虽然比较少,但是我们在这段时间对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收获颇多。
进一步巩固了关于地籍管理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并且初步掌握了图根控制、地籍控制测量、地形图、地籍图的测绘方法,而且更进一步的掌握了地籍测量学这门学科在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同时我不但掌握了地籍调查、地籍测量等的实地调查工作,还加深了我对地籍测量这门学科的理解和认识,最重要的是使我进一步的掌握了实际工作中如何如做好这项工作。
首先,本次实验让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地籍管理的知识,包括课本理论知识和实际管理知识。
通过电脑上机的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虽然以前对ArcGIS、Erdas软件进行了学习,但还不够熟练,这次实验让我更进一步巩固熟悉了相关软件的应用,熟悉了宗地数字底图绘制、宗地地籍调查、内业处理、宗地地籍成果统计汇总、宗地地籍数据库建库等工作,同时还加深了对地籍管理学,特别是土地登记制度下的地籍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了我的地籍管理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其次,通过对宗地地籍室外调查,填写土地登记流程,不仅让我学到了土地在登记、审批等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程序,而且也让我学会了程序化的工作方法,让我体会到了工作需要严密性、组织性和程序性,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这样才不会出问题,同时办事效率也会更高更快。
其三,本次实验课还让我学会了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帮助。
在上机实验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麻烦,但是通过查询软件自身携带的帮助,问老师同学,这些问题都顺利的解决了,当然在对实验相关地块进行地籍调查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到学校相关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咨询,这让我懂得了在实际学习工作中,向他人、说明书、网站等待一切可以寻求帮助的地方积极寻求答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工作才能顺利的进行和完成。
在近四年的大学学习中,我们上过好几门实验课程,我对于实验的总体心得如下:1、准备越充分,实验越顺利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
前期的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准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
一步一个脚印,就不必“从头再来”。
最不能容忍的是在开始的几步偷懒,造成后面总有一些无法排除的障碍。
2、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
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
千万不能闭门造车。
一个实验折腾许久,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3、一半时间做实验,一半时间看文献千万不能把时间全部消耗在实验台上。
看文献、看书、看别人的操作、听别人的经验、研究别人的思路,边做边思考。
要学会比较,不要盲从。
否则,会被一些小小的问题困扰许久。
4、记录真实详尽人总是有一点虚荣心的。
只把成功的步骤或漂亮的结果记到实验记录里,是很多人的做法。
殊不知,许多宝贵经验和意外发现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
客观、真实、详尽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5、把握心理优势,总结经验做实验都会经历失败和挫折,虽然我们进行的只是一些小型实验,但对于我们刚开始接触实践知识的大学生而言,在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会经历失败,你这时要能坦然接受,冷静处理。
假如你因为赶时间而误操作,你会沮丧;假如你能将目前心浮气燥而果断地放一放,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这次地籍管理学实验或许是大学生涯中最后一次实验课程,对于这次地籍实验课不仅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意志,还学到了许多课堂以外的东西,许多时候现实工作与课堂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实验课中遇到了很多课堂上根本遇不到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切身体会到实践的好处,能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能加深我们的印象,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我相信在大学的种种实验学习中,让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的实践性问题,更让我们懂得现实与理论的差距,让我们更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对突发事件能进行更好的处理,相信这些对我们的人生生涯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