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长总结历年植物生理学真题答案

学长总结历年植物生理学真题答案

20111 简述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答:种子萌发需要具备两个方面条件:一是种子本身具有生活力完成了休眠;二是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如能够顺利进行酶促反应的温度、足够的氧气,充足的水分,另外需光种子要在光照下才能萌发,需暗种子不需要光照。

2 呼吸代谢多条途径对植物生存有何意义答:呼吸代谢多条途径包括呼吸底物降解的多途径、呼吸电子传递的多途径以及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

植物靠多种呼吸代谢途径的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复杂且调节自如的物质代谢网,使植物在多变的环境中顺利地通过氧化呼吸机制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由此呼吸作用的多样性是使植物适应环境的突出变现,对植物的生存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3 比较光呼吸与暗呼吸的异同点(中农P75)4 试述盐分吸收与水分吸收的关系答:相互依赖:矿质须在溶液状态才被吸收,矿质随水分一起进入根部的质外中;根系对矿质的主动吸收使根部的水势降低,有利于水分进入根部。

相互独立:吸收矿质和水分的机理不同;吸收矿质以耗能的主动吸收为主;而水分则按水势高低进行被动的运输。

5 如何运用光周期理论调控植物开花答:花卉栽培中,光周期的人工控制可以促进或延迟开花,如短日植物菊花,用遮光缩短光照时间的办法,可以从十月份提前至七月间开花;若在短日来临之前,人工补充延长光照时间或进行暗期间断,则可推迟开花,对于长日性的花卉,如杜鹃,山茶花等用人工延长光照或暗期间断,可提前开花。

6 采用渗透调节的物质有哪些,渗透调节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中农p47)7 何为乳液培养法,采用液体培养植物需注意哪些问题答:溶液培养法也称水培法,是指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

注意事项:1培养过程中要保持根系通气2经常更换及补充营养液,调节PH 3 铁离子以螯合形式供应4试剂:水,容器必须十分纯净5研究微量元素(钼、镍等)常需连续两代将植株培养于缺乏该元素的溶液中6根据植物种类生育期配置培养液。

8 简述同化物的分配原则答:同化物总的分配规律为由源到库1优先供应给生长中心,即生长快,代谢旺盛的部位或器官2 就近运输,同侧运输,即首先分配给距离近的生长中心,且以同侧分配为主,很少横向运输、3功能叶之间无同化物供应关系4同化物与营养元素的再分配和再利用,如叶片衰老时分解产生的小分子物质或无机离子可以被再分配,再利用9 列举钙元素有哪些功能(中农p52)四1 用实验证明通过高温是否能提高作物的抗性(见另外资料)2 论述植物不同碳同化途径及其特点(中农p74)答(1)C3途径大致分为三阶段羧化阶段:Rubisco催化RuBP所引起的反应,形成2分子3-PGA,推动循环,它所催化的反应是光合作用中最基本碳还原反应。

还原阶段:磷酸丙糖是叶绿体光合碳同化的重要产物,至此,3-PGA被还原为糖,光合作用光反应中形成的ATP与NADPH携带的能量转存于碳水化合物中。

再生阶段:GAP经过一系列的转变,重新形成CO2受体RuBP的过程。

C4途径:①叶肉细胞之中的PEP在PEPC催化下,固定碳酸氢根离子,生成OAA②在叶绿体中,OAA有NADP苹果酸脱氢酶催化,被还原为苹果酸或在细胞中,OAA在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作用下,与谷氨酸形成天冬氨酸。

③苹果酸或天冬酰胺被运到维管束鞘细胞中。

四碳二羧酸在BSC中形成丙酮酸,再从BSC 中运回叶绿体细胞中④在叶绿体中,经PPDK催化和A TP作用,生产CO2的受体RuBP是反应循环进行。

CAM途径:夜间气孔张开,CO2进入叶肉细胞,在细胞质中,由PEPC催化,迅速发生羧化反应,PEP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生成OAA;并在NADP-苹果酸脱氢酶催化下,将OAA 还原为苹果酸。

白天气孔关闭,夜间储存的苹果酸从液泡转移到细胞中,被NADP-苹果酸脱氢酶催化脱羧,释放处CO2进入叶绿体,在卡尔文循环中再得以固定。

(另外可加上中农资料,从碳同化途径,最初受体,催化CO2羧化反应的酶活性,光合初产物,光合最适温度方面作答)3 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新叶出现非正常枯死现象,推测可能原因并如何实验进行验证答:(1)可能原因:是由于缺钙引起的植物新叶非正常枯死现象。

例如:白菜缺钙引起的“干烧心”。

(2)实验:将培养生长到一定大小的植物,分别进行如下培养:①完全营养液培养;②缺钙营养液,其中其他条件与①相同。

实验结果:培养一定时间后,①中植物生长正常;②中植物新叶出现非正常枯死现象。

4综合植物生理学知识,阐述如何运用植物来应对当今面临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答:植物对环境的保护1,吸收污染物。

植物可以吸收环境中的污染物。

如垂柳吸收二氧化硫和氟化物的能力都较强2分解污染物。

污染物被植物吸收后,有的分解成营养物质、有的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毒性3抑制藻类生长。

水域中藻类繁生污染水源。

如在水中种植水葫芦就可抑制藻类生长。

另外还可从固土保水,防治风沙,调节温湿度,绿化环境,解决温室效应方面作答,还可根据土壤-植物-大气循环方面作答。

20121简述膜脂组成与植物抗冷性的关系答:一般生物膜脂呈液晶态,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膜脂由液晶态变为凝胶态,从而导致原生质停止流动,透性增加。

膜脂碳链越长,固化温度越高,碳链长度相同时,不饱和键数越多,固化温度越低。

即不饱和脂肪酸越多植物的抗冷性就越强。

4判定植物必须元素的标准有哪些答:1植物缺乏该元素时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2出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素症,而且这种缺素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3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间接的、5 简述脂蛋白与植物吸收矿质营养的关系答:细胞膜上运输离子的蛋白包括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离子泵通道蛋白是指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故又称离子通道,其运输离子过程不消耗能量,为被动运输载体蛋白是一种多回旋折叠的跨膜蛋白质,它以载体运输的形式,有选择地与质膜一侧的分子或离子结合,通过其构象变化将物质转移到膜另一侧,这种运输可是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的被动运输,也可以是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的主动运输离子泵是一类特殊的载体蛋白,能通过离子泵运输,驱使特定的离子逆电化学势梯度穿过质膜,是主动运输,有氢离子泵,钙离子泵以及钾离子泵6简述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答:1乙烯的生物合成前体为甲硫氨酸2甲硫氨酸在SAM合成酶下生成SAM,此过程需要ATP 3 SAM在ACS的催化下生成ACC和MTA 4 ACC在ACC氧化酶作用下生成乙烯,MTA 通过杨氏循环回到甲硫氨酸7 简述植物呼吸氧化的主要末端氧化酶及其功能(三例即可)答:细胞色素氧化酶,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末端氧化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组织特别是幼嫩组织中,与氧的亲和力极高抗氰氧化酶,该酶对氧的亲和力比细胞色素氧化酶低,不受氰化物的抑制,能使花器官维持较高温度,促进成花酚氧化酶,对氧气亲和力中等,易受氰化物的抑制,能够增强对伤病的抵抗能力黄素氧化酶,该酶与氧的亲和力极低,不受氰化物的抑制,能够增强植物对低温适应能力8简述植物感受红光和远红光的途径答:植物体内有两种可以互相转换的构象形式的光敏色素,即红光吸收型Pr和远红光吸收型Pfr。

Pr型在660~665nm处有最大吸收,Pfr型在725~730nm处有最大吸收。

Pr型是光敏色素的钝化形式,呈蓝绿色;而pfr是生理活跃型呈黄绿色。

在照射白光或红光后,pr型转换为pfr型;照射远红光使pfr型转化为pr型,如对莴笋种子分别照射红光和远红光,红光促进萌发,远红光课逆转红光的作用。

9为什么多数浆果成熟后会呈现红色或橙色答:果皮中含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三类色素。

果实成熟前,由于存在大量叶绿素,果皮呈绿色,随着果实发育,叶绿素降解大于合成,叶绿素逐渐减少,类胡萝卜素合成积累增加,果皮呈现黄色和橙色。

果实长大后,在阳光照射和较大昼夜温差下,花色素的合成加强,使得果实向阳部分更加红润鲜艳。

10、8-10月常将蝴蝶兰移到海拔800m的高山进行催花处理,以便能在春节开花,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替代,为什么答:夏季催花需要对蝴蝶兰进行高山越夏,主要因为高山上有较大的日夜温差,有利于其花芽分化,此外,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增强,含梗率增加,花朵量增多,始花期提前,适当的温度差,6度左右促进花梗快速生长,可适当从低到高,提高栽培环境的温度,用光照培养箱代替高山。

四1 C3和C4植物在碳代谢和解剖结构上有何异同(中农p74)2 论述哪些分子可以作为细胞的信号分子,并说明其作用的简单机理。

答:(1)细胞信号分子有:钙离子、磷酸肌醇(IP3)、DG、cAMP;(2)①钙离子:钙离子能够相应胞外刺激信号发生的变化,进而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

②IP3:IP3作为信号分子式通过钙离子传递信息的。

作用于贮钙体(液泡,内质网)的受体后,在上形成钙离子通道,使钙离子从液泡、内质网中释放出来,引起胞质基质钙离子水平增加,从而启动胞内钙离子信号系统,称为IP3/钙离子信号转到途径。

③DG:作为信号分子是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PKC)传递信息。

当有钙离子和磷脂存在时,DG、钙离子、磷脂与PKC结合,是PKC激活,从而对某些蛋白或酶类进行磷酸化。

实现信号转导,称为DG/PKC信号转导系统。

④cAMP:cAMP作为动物细胞中的第二信使是通过激活蛋白激酶进行信号转导的。

3 谈谈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上和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见另一份资料)4、5、6、7见另外资料20102 植物细胞水势的组成成分及其含义答:水势:就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典型的细胞水势有衬质势,渗透势,压力势组成,即水势=衬质势+渗透势+压力势衬质势:由于亲水的衬质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水的自由能下降的那部分数值,为负值。

渗透势:由于溶质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称为渗透势或溶质势,以负值表示。

压力势: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引起的细胞水势增加的数值叫压力势,为正值。

3简述光合同化物分配的特点或规律(见中农P109)4设计实验证明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见中农P140)5 简述光敏色素的特征(中农P158)6 简述植物进入休眠的主要生理变化(见中农P196)7 简述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见中农P177)四1 简述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见中农P91)2 试从光合作用机理角度论述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环境因子及其相互关系(见中农P80)3 论述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见的相互作用(中农P141)4论述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过程和生理意义答:①胞外信号的产生。

植物细胞感受内外环境因子变化的刺激后,能产生起传递信息作用的胞间信号,可分为物理信号和化学信号。

②胞间信号的传递。

由于胞间信号的产生位点与发挥效益的作用位点处在不同部位,需要进行长距离传递,最终传递至作用部位靶细胞③靶细胞中信号的转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