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露,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如图所示,露水是空气中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A.液化B.凝固C.凝华D.熔化2.(3分)我市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从物理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你认为下列哪项措施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举措()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B.多烧煤少用天然气C.多安装景观灯,使城市更美D.大力开发风能和太阳能3.(3分)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一发现标志着人类电气化时代的到来。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机器是()A.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D.电动机4.(3分)去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为我们上了一节充满奇幻的太空课。
如图所示,是她在展示她制作的一个太空水球,根据这张图片上的情景可以判断,这个水球()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相当于一个平面镜D.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5.(3分)如图所示,是国产歼﹣15舰载机正在“辽宁号”航母上进行阻拦着舰时的情景:战机呼啸着舰,机尾挂钩精准钩住阻拦索,在阻拦索的拉力帮助下,使战机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短距离滑行便停下来。
根据对舰载机着舰过程的介绍可判断,舰载机在滑行过程中()A.受平衡力的作用B.其机械能逐渐减小C.使“辽宁号”航母的内能减小D.使“辽宁号”航母的机械能减小6.(3分)甲和乙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6V,若甲、乙两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现将两灯串联后接在某一电路中,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并保证电路安全,则电源电压最大为()A.6V B.8V C.10V D.12V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4分)7.(2分)石墨烯是人类目前研制出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还具有其他一些物理特性,利用石墨稀可以加快用电器在工作时的散热,这说明它的导热性(选填“强”或“弱”)。
8.(2分)2013年上海科技活动节推出了一处节能环保、可调节室温的江水源热泵技术。
如图所示是其夏天工作时的流程,当江水循环到冷凝器时,利用江水与冷凝器存在的温度差,通过的方式带走室内热量,从而实现降温。
9.(4分)宇宙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
如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就相当于行星。
10.(4分)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满水,且水深均为0.3m,其中a容器只有水,b容器的水中漂浮着一只玩具鸭,则水对a容器底的压强是Pa;若两个容器的总质量分别为m a和m b,则m a m b(选填“>”、“=”或“<”).(ρ水=1.0×103kg/m3)。
11.(2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Ω.移动滑片至变阻器的最右端时,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2V,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移动滑片将其置于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3V,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若P2:P2′=8:9,则电源电压为V。
三、解答题(共3小题,共9分)12.(3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请你结合相关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为我市创建宜居城市,提出两条减弱噪声的合理措施。
13.(3分)超导是导体电阻为零的现象,目前我们只研制出了低温下的超导材料。
若我们研制出常温下的超导材料并作为输电导线,那么,还需要采用高压输电吗?为什么?14.(3分)如图所示,金属框abcd从一磁场区域上方自由下落(图中“×”为垂直纸面的磁感线),下落过程中金属框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分析在金属框cd边进入磁场后,到ab边进入磁场前的某一过程中,它是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阐述理由。
不计空气阻力。
四、作图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5.(2分)一条光线照射在平面镜上O点,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位置及大小。
要求:用直尺规范作图。
16.(2分)用笔画代替导线完成图中电路的实物连接。
要求:两灯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L1、L2的总电流,导线不能交叉。
17.(2分)两块竖直放置并相互平行的金属板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现从两板之间的上方释放一个带负电的小球,如图所示。
请画出小球从图示位置运动到两板下方这一过程的大致路径。
18.(2分)总长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一个小钢球,将钢球从O点释放,钢球运动到A点后开始向上返回,O、A两点间距离为2l,如图所示。
请画出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其动能随运动距离变化的大致关系图象。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19.(9分)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勇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除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小勇选择的两支蜡烛应满足的条件是。
(2)实验时,应使玻璃板面与纸面保持垂直。
若要检验玻璃板的放置是否符合要求,你的方法是:。
(3)小勇点燃了其中一支蜡烛置于玻璃板前,他应(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支蜡烛的像。
(4)为了把像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小勇要将另一支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当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他便开始记录,这将使像距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选填“大”或“小”)。
20.(9分)小强为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采用的器材有:电源(电压3V不变)、标有“20Ω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三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开关及导线若干。
(1)连接完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阻值最端(选填“大”或“小”)。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则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
(3)故障排除后,小强将5Ω电阻接入电路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V,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用10Ω电阻替换5Ω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片P,应使电压表示数为V时再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
(4)他能否用15Ω电阻继续完成实验:(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21.(9分)小静在观看台球比赛时发现:有时运动的白球去撞击一个静止的球后,白球会立即静止在碰撞时的位置,而被撞的球似乎接替了白球,沿白球原来的运动方向,以几乎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如图甲所示。
小静想:白球碰撞后立即静止,被撞的球是以白球撞前相同大小的速度运动出去的吗?通过了解和初步实验,小静发现只有当体积和质量均相同的两球,而且球心在同一直线上相碰时,才可能出现上述现象。
为进一步探究,她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将一个两端翘起、中间水平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相同的台球A、B,将B球静置于轨道的滴水平部分,A球置于轨道左端斜面上某处,测出该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1,如图乙所示,释放A球,撞击后,A球静止,B 球向前运动并冲上轨道右端斜面能到达的最高点,测出该点的高度h2.通过比较h2与h1的大小关系即可作出判断。
请你作答以下问题:(1)A球从斜面滑下的过程中,能转化为动能。
(2)B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B球在碰撞中获得了能。
(3)已知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E p=mgh,动能的计算公式为E k=mv2.若轨道光滑,则碰撞前瞬间A球运动速度的表达式v A=;若h2=h1,则说明B球被撞后开始运动的速度v B v A(选填“>”、“=”或“<”)。
(4)在实际实验中,测出的h2总小于h1,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轨道不光滑,那么,在阻力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你认为小静的设计是否还有价值?请说出你的理由。
六、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第28题6分,第29题8分,共14分。
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及过程,若只写出结果将不得分)22.(6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为24Ω,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
灯丝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1)求灯泡的额定电流。
(2)求当S、S1、S2都闭合时,R1的电功率。
(3)当只闭合S,断开S1,S2,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3.(8分)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回事下降。
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
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
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
小勇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甲。
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
如图乙所示。
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
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
(1)求电梯静止时,小勇对秤台的压力。
(2)若电梯在10s内下降的距离为18m,求电梯这段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根据图丙分析,小勇在哪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求此时他对秤台的压力。
(4)若下降中体重秤示数为零,即说明他对体重秤压力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
如果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为F合=ma,其中a称为加速度,单位为N/kg.请计算小勇完全失重时加速度a的大小。
201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露,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如图所示,露水是空气中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A.液化B.凝固C.凝华D.熔化【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522: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解答】解:早晨,空气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液态小水珠,形成露水。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重点考查学生对生活中液化现象的解释能力;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2.(3分)我市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从物理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你认为下列哪项措施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举措()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B.多烧煤少用天然气C.多安装景观灯,使城市更美D.大力开发风能和太阳能【考点】KI: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专题】594: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1)根据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2)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硫的煤燃烧时会生成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往往导致酸雨的产生进行解答;(3)电能是由其他能量转化来的,大量使用电能同样会造成能源浪费;(4)根据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可以节约化石燃料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