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急症患者是指患者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

急诊患
者发病急,变化快,必须要有效的措施缓解症状,维持器官功能。

作为护理,了
解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科学护理很关键。

1、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
(1)紧张、恐惧和焦虑。

此反应是人在某种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情绪反应,
多见于慢性病、创伤、急诊患者,其原因为突发疾病或慢性病加重。

比如,创伤
多为遭遇天灾,对创伤所致残疾、疼痛缺乏准备。

再加上对医院环境陌生,出现
紧张、恐惧心理。

急腹症发病突然,疼痛剧烈,产生紧张、焦虑心理,迫切需要
止痛。

(2)烦躁、抑郁。

这种心理多发于慢性病时间长,病情反复的患者。

受自
身病情影响,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产生烦躁心理。

还有部分年轻人,由于感情、学习受挫,产生悲观、抑郁心理。

(3)愤怒、急躁。

此心理多见于打架斗殴、酗酒的患者,发生原因为难以
承受当前受到的创伤,从而产生急躁心理。

一旦稍有不顺,就会出现脾气暴躁,
甚至攻击他人的现象。

比如,酗酒者会失去理智,过于兴奋且伴有创伤,受伤后
不了解原因就暴怒,常借机寻找发泄机会或对象,甚至打骂医护人员,影响临床
治疗的进行。

(4)迁怒。

由于病情危重,多数患者常将自身痛苦迁怒他人,一旦个别需
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发脾气。

若接诊时稍有疏忽,患者就会有很多怨言,拒绝配
合治疗。

(5)绝望自杀。

此类心理常见于青年女性,她们心胸狭窄,不能正确面对
人生得失,用安眠药、喝农药的方法自杀。

出现这类心理的患者,通常会拒绝治疗,需要他人协助才能施救。

2、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1)热情服务,快速接诊。

急诊患者病情凶险,发展快速,渴望尽早得到
确诊和治疗。

当患者进入诊室后,护士要快速接诊,耐心、热情的询问病情,安
排其在候诊椅上候诊。

同时,用关切、礼貌的口吻安慰患者,根据病情妥善处理。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了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护士要和患者建
立良好的关系。

首先,充分尊重和关心患者,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科室环境,多从
患者角度思考问题。

对于患者提出的要求,要尽可能的满足,使患者切实感受到
来自医院的关怀。

其次,各项操作进行之前,详细告知其必要性。

在和患者接触时,要了解其病情、心理状态,帮助快速适应环境。

最后,结合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例如:恐惧、孤独的患者,对他们进行安抚,增加舒适感,消除顾虑;受病痛折磨、危重患者,借助非语言手段给予鼓励;感情偏激,
有攻击行为的患者,采用宽容、忍让的态度,给予真诚的关怀、细心的护理,改
变患者的粗暴态度。

(3)做好家属的心理工作。

亲友和家属的配合,对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至关
重要,尤其是病情的关键时期。

考虑到患者会接受家属意见,因此护士要和家属
通力合作,指导他们向患者解释,便于检查、治疗工作顺利进行。

由于院前急救
情况复杂,患者病情危重,家属常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护士除要理解
家属的心情外,还要向其介绍疾病知识,从而消除他们的顾虑。

对于有主见、认
知能力强的家属,如实告知患者情况、治疗方案,在抢救时充分尊重患者需求,
协调好和患者家属的关系。

对于伴有抑郁、愤怒、恐慌的患者和家属,必须理解
和体谅他们的心情,用其能够理解的方式、语言交流,便于稳定情绪,提高诊疗
配合度。

3、急诊患者的沟通技巧
(1)语言沟通。

首先,在和患者沟通时,要善用礼貌语言,恰当的称呼患者,不能用患者疾病、床号替代其姓名。

回答患者问题时,不能敷衍了事。

其次,不要不分场合的聊天、谈笑,不要随意批评患者和家属。

第三,沟通过程中,护
士要面带微笑,控制面部表情,认真倾听,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温暖。

第四,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了解语言内涵。

应注意,和患者的沟通要以商量为主,尽量用普通话,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随时用积极的语言给予患者启发、安慰和开导,激发患者的治疗信心,消除不良情绪。

(2)非语言沟通。

首先,关注对方的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能够直接
反映出人的情绪和思想。

在和患者沟通时,护士要主动、热情,用平静的目光注
视患者,并对其表示关心和同情,使患者产生亲切感、安全感。

其次,娴熟的技术。

面对危重症患者时,护士的镇定、勇敢行为,会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举例,
抢救腹部刺伤患者时,护士从容面对,有条不紊的操作,能够使患者和家属看到
希望,提高治疗信心。

最后,抚摸。

接诊时对患者进行抚摸,能够增加护患感情。

举例,急诊外伤患者救治时,护士可站在患者一旁握住双手,从心理上减轻痛苦。

最后,倾听。

倾听除了听取患者想法外,还要注意其体态、表情等行为传达的信息。

倾听时面向患者,和患者进行目光接触,不要东张西望或接听电话。

而且,
还要及时给出反馈,如点头应答、微笑等,体会患者的弦外之音。

综上所述,急诊患者受各因素影响,易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影响
治疗结果。

面对此类患者,护士除要结合其心理状态,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外,还要实施有效的沟通技巧,便于改善护患关系和服务态度,提高诊疗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