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技术对病案示踪系统的优化
简述条形码技术在病案示踪系统中的优化作用
病案示踪系统是医院病案室的核心系统,它被运用于病案管理过程中的回收、入库、借阅、上架、复印等病案流通环节中。
传统的病案示踪系统,在操作环节上存在一定漏洞和不连贯性,使得病案的错误定位时有发生。
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使用病案示踪系统已有十余年时间,在使用过程中同样偶有病案错误定位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手工输入病案号进行病案入库时,病案号人为输入错误。
2.对病案袋进行人工编号时,号码抄写错误或人名书写不准确。
3.对于多次入院的病人,入库或归档次数选择错误。
4.传统病案示踪系统对于病案复印管理不足。
由于现今社会对病案复印使
用需求量的迅速增加,手工的复印记录既不正规,也不能满足查询的需
求。
综上所述,传统病案示踪系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而在病案示踪系统加入条形码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不足之处:
1.病案入库优化
病案首页输出时病案号条形码,到病案回收入库时只需运用条形码扫描
设备读取信息即可准确无误的对应到病人信息进行入库.省略了回收病
案的逐份登记统计份数环节。
2.条形码信息粘贴
设计条形码粘贴在病案袋上,代替了手工书写,并在条形码粘贴上录入
病人的基本常用信息,减少拿取病历次数,在医院质检时方便查找需求
病历,例如:病人ID号、出生日期、出入院时间及科室、费别、主要
诊断等,可根据各医院需求不同设计不同信息的条形码粘贴。
3.条形码设计提高了病案入库及归档的准确性,减轻了病案管理人员
的工作量,以前因手工输入造成的入库、归档信息错误不再发生。
对科
室病案的及时入库率有了准确的分析依据,提高了医院病案质量。
4.填补了复印流通环节的空缺
改进后的病案示踪系统针对复印流通环节进行了统计,复印病历后扫描病案袋条码系统自动提取病人信息,操作员登记病人复印病历的目的及来访人员的身份信息,电脑存档留存以便随时调取统计分析。
不断完善病案示踪系统的功能,能使病案室的工作更加高效准确,降低了病案信息管理的出错率,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和效率也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操作的运用大大降低了查找病案去向的时间,使得病案定位更精准提高了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但病案条形码是使用更加优化了,传统示踪系统的不足,我院使用示踪系统已有十余年时间,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出现了病案错误定位的情况,主要原因
总结旧病案示踪系统虚拟流程与实际操作环节衔接不流畅、数据失真,无法跟踪病案所有流通环节的不足及弊端,制定示踪系统修改方案,借助条形码技术,开发和完善模块功能。
新系统贯穿病案管理全过程,最大限度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加强环节连接的紧密性,保证网络中结构和设置的灵活扩展性。
界面清晰、细致周到、操作性强,具有良好的提示功能。
设置条形码生成机制,优化病案流通路径,改进各模块功能。
确保病案流通的精确定位和病案"0"丢失,保持病案的可获得性,使病案的流通性、时效性和安全性得以全面加强,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病案管理规范化,不断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促进医院科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