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技术交底

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技术交底

3.3 气候条件:该卷材的施工温度宜控制在5~250之间。气温高时,水泥集合物灰浆黏度应低些,
气温低时,水泥集合物黏度应高些。
3.4 找平层表面含水率应在30%~50%之间,水泥砂浆强度达到7.5MPa时方可进行施工,如过于
干燥,应洒水至含水率合格为准。
4、操作工艺
4.1 工艺流程
底板防水保护层施工
技术交底记录
表式(C2-5)
编 号
工程名称
北京南站220KV站110KV切改工程
部位名称
隧道二衬
工序名称
防水施工
施工单位
北京市宏达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交底日期
2009年01月130日
交底内容:
1、材料要求
1.1 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防水卷材,规格600g/m2。
1.2 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防水卷材,规格300 g/m2。(盖条)。
4.2.6接缝盖条
复合防水卷材搭接宽度为120mm,相邻边接缝应错开1m以上,缝口压完粘实后,将溢出的水泥胶清净,再涂刷聚氨酯胶粘贴接缝盖条。
4.2.7防水保护层
防水层做完后,要在底板的防水层上抹2cm厚与二衬底板同标号的水泥砂浆保护层,防止绑扎钢筋时破坏防水层。
5、质量标准
5.1保证项目
(1)所用防水材料性能指标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检查方法: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现场配制报告及试验报告。
(2)先将拌制好的水泥素灰浆均匀涂刷在混凝土基层表面,厚度约为1~2mm,大约1h后抹砂浆层进行找平、压实,厚度约为1.5~2cm。
(3)找平层技术要求:地下防水找平层应符合GB 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规范》规定。找平层转角处应做成约R=30mm的半圆角。
4.2.4拌制水泥黏结胶
粘贴防水层时,胶粘剂含量为水泥质量的2%~5%,即一袋水泥(50kg)配用一袋胶粘剂(1.0kg)。配制时一袋胶粘剂与6~10 kg的水泥干混均匀,然后边搅拌边加入到27.5~32.5kg的水中(相当于水泥质量的55%~65%,即2.5个外包装容积),搅拌均匀后逐渐加入剩余的水泥,边加入边搅拌,搅拌至无凝块、无沉淀、无气泡即可使用。
4.2.5铺贴卷材
(1)首先应裁剪卷材,要考虑搭接在底板上,离直墙30cm。
(2)聚乙烯丙纶卷材在铺设时可以从拱顶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设,先粘贴边墙和拱顶,后粘贴底板。粘贴时将基面及卷材均匀的涂刷聚合物灰浆,找正方向,上、下对正,同时在卷材表面上用刮板对黏结面排气压实,排出多余部分的聚合物灰浆。
(3)铺贴时要注意与喷射混凝土相密贴,不能拉的太紧或过松。要注意搭接余量,起拱线50cm以下,卷材可以纵向与隧道纵向一致铺贴。
4.2.2漏点处理
(1)进行漏点导流:对漏水严重的部位采用集中导流,埋设倒导管,用胶管连接导流管到洞外;对独立漏点,采取凿孔埋管导流的方式进行导流。
(2)堵漏:用堵漏剂,高标号水泥砂浆对漏点周围进行封堵,严重部分还须注高分子化学浆补强。
4.2.3找平层
(1)拌制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1:2.5~3,水灰比为0.45。拌好的砂浆要在3h内用完。
检验复合卷材施工质量
堵漏及抹找平层防水
排气压实
粘贴盖条
粘贴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
涂刷水泥混合物灰浆
堵漏及抹找平层防水
验收基层
清理喷射混凝土基面
验收
4.2操作方法
4.2.1清理基面
检查混凝土基面的漏水、漏筋情况,切割外露钢筋、外露注浆管等。基面上的钢筋头、钢管头以及易刺破防水层的一切杂物必须割除,并割切除部位用水泥砂浆抹成圆曲面,以免防水层被扎破。
7、应注意的问题
(1)复合卷材施工必须在找平层自检合格后进行,原则上复合卷材的粘贴对基层的含水率无特殊要求,只要无明水即可施工。一般基层最佳含水率为25%~45%,复合卷材的施工效果较好。
(2)水泥聚合物涂刷后应立即铺设卷材,以防时间过长聚合物灰浆中水分散发而影响粘贴质量。涂浆时不得有漏涂现象。铺贴时,必须保持搭接宽度。用刮板排气的同时,注意检查卷材下有无硬化颗粒及其他杂物,将卷材垫起,如有杂物应取出重新粘贴。
(2)涂层厚度要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方法:根据所用材料及设计要求,采用涂层样板对比法进行检查。
(3)防水层铺贴允许偏差见下表
防水层铺贴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查方法范围点数来自1基层平整度≤20
5m
2
用2m直尺量取最大值
2
卷材环向与纵向搭接宽度
≥100
5m
2
用尺量
6、成品保护
在二衬钢筋绑扎的时候,注意保护防水层,一旦发现防水层有破坏,及时进行修补。
(4)防水层的原材料,应分门别类贮存在通风且温度符合规定的库房内,严禁将易燃、易爆和相互接触后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库房应严禁烟火,并应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9.2环保措施
作业中遗洒和剩余的废渣、边角料与清洗器具的废渣、废液,应及时清理,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掩埋或焚烧。
审 核 人
交 底 人
接 受 交 底 人
由交底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保存。
(3)为防止进灰口位置的防水层由于混凝土的灌注而遭到破坏,在二衬混凝土浇筑前,注灰口位置的防水必须加铺一层,已确保防水层的密闭性。
8、安全、环境措施
9.1安全操作要求
(1)作业人员应根据所以机具、材料和环境情况,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
(2)施工现场应设置通风排气设置。
(3)作业现场严禁烟火。当需明火时,必须严格遵守用火管理的规定。用火前必须履行申报手续,经消防管理人员检查核实,确认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并签发动火证后,方可明火作业。作业中必须由专人跟踪检查、监控,确认安全。作业后必须熄火。
1.3 水泥、中细砂。
1.4 防水专用胶粘挤、乳白胶、黏结用胶。
2、主要机具
2.1 搅拌机。
2.2 制胶容器、剪子、刮板、小器皿、刀子、台秤、腻刀、毛刷、扫帚、小铲。
3、作业条件
3.1 结构初衬做完,经甲方、设计、运行、监理单位等单位验收合格。
3.2 隧道已清理、冲洗,露出混凝土基面。隧道基面无漏水、漏筋。
(2)粘贴方法、工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适应材料特性。
(3)粘贴防水层要均匀、连续,不得有气泡、气孔、漏涂等缺陷。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2检查项目
(1)无气泡及气孔漏涂,每30m隧道检查一次,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合格即每10m2不多于一处缺陷。凡发生缺陷部位必须经过处理达到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