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小学语文文言文

北师大小学语文文言文

北师大小学语文文言文集锦
吾腰千钱
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身且死,可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译文:
永州的人傍水而居,都擅长游泳。

一天,河水暴涨。

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水。

船刚至江心,就漏水下沉了,船上的人纷纷泅水逃生。

其中一人拼命划水,却不像以往游得那么快。

他的同伴奇怪地问:“平素你的水性最好,今天为什么落在后边?”他喘着粗气说:“我腰里缠着千枚铜钱,分量很重,所以落在后边。

”同伴忙劝他说:“那为什么还不赶快扔掉它呢?”他不回答,只摇了摇头。

过了一会儿,他越发筋疲力尽。

已经上岸的人向他呼喊:“你真是太糊涂,太死心眼了,人马上都要淹死了,还要钱干什么?”他又摇了摇头,于是很快就被淹死了。

矛与盾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卖盾又卖矛。

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

”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

”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

渔者得而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

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译文: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

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

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记等着瞧吧。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

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就这样,鹬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

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

他没费一点力气,就把他们一起捉住了。

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不能同时得到这两样东西,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生也是我想要的,义(真理、信仰、正义,有益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两方面不能兼顾,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东施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文:
西施心口痛,皱着眉头从街上走过。

同村一个丑妇人看见西施这个样子,觉得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眉触额,从街上走过。

村里的富人看见她这副模样,都紧闭着大门不愿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远远避开。

这个丑妇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她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

所以她不管怎样模仿,都没有西施美。

楚王好细腰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译文:
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

所以朝中的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都是每天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抑制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才能站起来。

到了第二年,满朝(文武大臣们)脸色都是黑黄色了。

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译文: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他对左右的人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吴王的侍从官中有个年轻人想要劝说吴王放弃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说,于是就拿着弹弓,带着弹丸,一连三天早晨,在王宫后面的花园里走来走去,露水打湿了衣服,也全部在意。

吴王问他:“你这是为什么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少年说:“园中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地歌唱,饮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自己。

这三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它们身后隐伏的祸患。

”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好!”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
叶公子高非常细喜欢龙,家里用的东西上画着龙,屋子内外也刻着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了,就从天上下来。

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托在厅堂里。

叶公一见,转身就跑,吓得魂不附体,脸色都变了。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

活见鬼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

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

久之,不语,疑为鬼也。

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

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译文:
有一个人赴宴后深夜回家,又赶上天下大雨,就撑起伞来遮雨。

看见一人站在路旁房屋的滴水檐下,那人跑过来一下子钻到了自己的伞下,和自己一块走起来。

走了好一阵,那人也不说话。

他怀疑是鬼,就用脚撩试,正巧没碰着,更加害怕,于是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撒腿就跑。

这时正是做糕的人清早起来的时候。

他赶紧跑到糕点铺门口,告诉大家自己遇见鬼了。

不一会儿,又见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跌跌撞撞地跑来,大喊着“有鬼”,也跑进做糕人家中。

两人互相看看,目瞪口呆,随即不觉大笑起来。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赶紧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量好自己的脚,顺手把量好的尺寸放在座位上,到集市去的时候,忘记带了。

他拿到鞋后,突然想起来,对卖鞋的人说:“我忘带尺寸了。

”匆忙返回家取,可是等到回来,集市已经散了,因而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呢?”他回答:“我宁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蜀鄙之僧
蜀之鄙,有二僧。

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而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译文:
蜀国的边远地方,有二个僧人。

一贫一富。

穷的和尚有一天对富裕的和尚说:“我想到南海的普陀山去,怎样?”那有钱的和尚说:“你靠什么去呢?”贫和尚说:“我有一瓶一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好多年以前我就打算买一只船沿江而下,到现在还没买成。

你靠什么去呢!”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高高兴兴地回来了,并且告诉了富和尚。

富和尚不禁惭愧地低下了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