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 六 章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第 六 章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3. 布拉德福特•德龙(J. Bradford DeLong)的定义:金融危机是 布拉德福特•德龙(J. DeLong)的定义:金融危机是 指经济中大量的银行和公司破产或即将破产,当一个正在运 营中的银行或公司资不抵债或无力完成各项支付时,危机就 爆发了。当金融危机来临时,银行不愿意再向正在运营的公 司发放贷款,也可能公司已经破产或即将破产,无法再偿还 贷款;而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公司不能再对某个项目进行投 资,因为银行随时会来催收贷款或者贷款已经延期了。 4. 迈克尔•楚苏多夫斯基(Michael Chossudovsky)的定义:现 迈克尔•楚苏多夫斯基(Michael Chossudovsky)的定义:现 代金融危机以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为特征,而货币的贬值是 在投机者大规模的投机活动冲击下造成的,并且在资本市场 和外汇市场同时展开。机构投资者不仅能控制股票价格,而 且还能占有中央银行的大量外汇储备,威胁政府的霸权地位, 给整个经济造成极大的不稳定。 5. 其他学者的定义:所谓金融危机是指在金融市场上,由于 金融秩序不完善、交易风险管理水平差、市场机制不健全以 及国际游资的冲击等原因而引起的动荡现象。其表现为货币 市场银根奇紧、资本市场价格暴跌、企业信用破产、银行发 生挤兑或停兑、金融机构倒闭等。
• 五、俄罗斯金融危机 • (一) 危机概况 • 在这场金融风暴中,俄罗斯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从250亿降为 在这场金融风暴中,俄罗斯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从250亿降为 120亿美元,下降了一半以上;每天的股票交易量从3 120亿美元,下降了一半以上;每天的股票交易量从3 000 万美元~4 000万美元降为100万美元;政府财税收入继续下 万美元~4 000万美元降为100万美元;政府财税收入继续下 降,在8月为120亿卢布,9月下降为93亿卢布。 降,在8月为120亿卢布,9月下降为93亿卢布。 • 在风暴袭击下,人们担心自己的积累血本无归,于是纷纷涌 向银行,挤提存款。由于许多企业无力归还贷款,银行出现 大量坏账。几乎所有的大银行和许多中小银行都面临破产。 俄罗斯经济好不容易才出现的复苏迹象在金融风暴下荡然无 存了。在1998年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起码下降了8%,8 存了。在1998年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起码下降了8%,8 月通货膨胀率为43.5%。俄罗斯经济部副部长谢姆瑞伊预测 月通货膨胀率为43.5%。俄罗斯经济部副部长谢姆瑞伊预测 说,如果得不到外部的救援的话,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有 说,如果得不到外部的救援的话,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有 可能达到230%,失业率上升1.5倍,据估计在莫斯科就有将 可能达到230%,失业率上升1.5倍,据估计在莫斯科就有将 近20万银行雇员被解雇了。 20万银行雇员被解雇了。
• 三、金融危机的性质 • 通过阅读金融史中有关金融危机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金 融危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性质: • (1) 金融危机往往肇始于“外部冲击”,即对宏观经济体系 的外部冲击。 • (2) 金融危机是经济周期运行中出现的一种金融动荡,并且 这种动荡在经济生活中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带有蔓延性的金融 恐慌。这种金融恐慌表现为:资本外逃、外汇市场上出现抛 售本币的狂潮、本币大幅贬值、国际储备枯竭等造成国际清 偿力严重不足;国内金融市场银根紧缩、金融机构流动性严 重缺乏,人们对金融机构丧失信心、大量金融机构因挤兑而 接连倒闭;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狂跌等。 • (3)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由经济的周 期性波动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外 债规模超过一国承受能力、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 国际投机资本恶意冲击等原因造成的。 • (4) 金融危机对经济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二、金融危机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金融危机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 根据金融危机影响所波及到的区域范围,金融危机可以划 分为国内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区域性金融危机和全球 性金融危机。 2. 根据金融危机所研究的对象不同,金融危机可以划分为货 币危机、银行危机和债务危机等类型。 3. 根据引起金融危机的原因的不同,金融危机可以划分为投 机引致的金融危机、货币扩张引致的金融危机、预期引致的 金融危机和流动性不足引致的金融危机等类型。 现代金融危机往往是综合性的金融危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 和债务危机常常叠加在一起,导致对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的 破坏是全方位的、持久的和深入的。
第六章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界定
一、金融危机的含义 1. 著名国际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著名国际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elberger)和雷蒙德•戈德史密斯(Raymond Kindelberger)和雷蒙德•戈德史密斯(Raymond W. Goldsmith)的定义:金融危机是全部或者大部分金融指 Goldsmith)的定义:金融危机是全部或者大部分金融指 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 ——短期利率、资产价格、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 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是与金融景气相对 的一个概念。 2. 货币主义学者迈克尔•博多(Michael Bordo)的定义。博 货币主义学者迈克尔•博多(Michael Bordo)的定义。博 多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十大因素或十大关系:预期的变动, 对某些金融机构资不抵债的担币供应量的下 降排在第六位。
(二) 原因解析 对俄罗斯金融危机原因的剖析,对同样处于经济转 轨中的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经济改革政策失误。 第二,生产下降、价格飞涨。 第三,私有化与资金外逃。 第四,交易手段原始化。 第五,税收制度失效。 第六,债台高筑。 第七,金融投机活动猖獗。
六、巴西金融危机 原因解析: 原因解析: 第一,债务负担过重。一方面,巴西政府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通过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为了弥补财政赤字, 巴西政府以高利率发行公债,高利率加大了政府偿债成本,使公 共债务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到1998年底,巴西的公共债务对国 共债务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到1998年底,巴西的公共债务对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到41%,财政赤字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 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到41%,财政赤字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 到8%。另一方面,巴西推行所谓“负债发展战略”,依靠外债 来推动经济发展,但外债总额中短期外债所占比重较大。到1999 来推动经济发展,但外债总额中短期外债所占比重较大。到1999 年初,巴西外债高达2 300多亿美元,其中短期负债总额超过了1 年初,巴西外债高达2 300多亿美元,其中短期负债总额超过了1 500亿美元,仅利息负担每年就需要200多亿美元。对短期外债 500亿美元,仅利息负担每年就需要200多亿美元。对短期外债 的过分依赖,使巴西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第二,高利率政策 给巴西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高利率抑制了国内私人投 资,致使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同时,高利率政策加 重了巴西政府公共债务还本付息的负担;第三,缺少实现经济内 外均衡的政策搭配。巴西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利用高利率 政策来调整宏观经济,希望达到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双重 目标。根据丁伯根法则,这是无法实现的。高利率政策成功地实 现了前一个目标,但是却造成了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最终引发 了债务危机、财政危机和货币危机。
(二) 原因解析 第一,这些国家经济基本状况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贸易条 件恶化和经常项目出现高额逆差。1996年底,印度尼西亚 件恶化和经常项目出现高额逆差。1996年底,印度尼西亚 经常项目逆差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3%,韩国为5 经常项目逆差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3%,韩国为5%, 马来西亚为6%,泰国为9 马来西亚为6%,泰国为9%左右;第二,过早推行资本项目 下的货币可兑换,使这一地区聚集了大量的流动性强的短期 资本,它们极容易受到市场预期和信心变化的影响而出现急 剧的逆转,中小规模的东亚经济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资金流 入、流出的逆转;第三,东亚各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使它们 抵御外来影响的能力很差,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危机四伏; 第四,东亚各国经济模式的相似性使危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国出现危机,就迅速蔓延到其 他国家;第五,对国际投机性资本的危险性估计不足。国际 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投机技术的多样化和巨额短期投机资本 的存在,都为投机者的炒作提供了条件,而东亚国家缺乏金 融监管的经验更是使投机者屡屡得手。
四、亚洲金融危机 (一) 危机概况 主要表现为:(1)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 主要表现为:(1)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 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跌幅巨大。其中,受打击最大的泰铢、韩 元、印尼盾和新加坡元分别贬值39%、36%、72%和61% 元、印尼盾和新加坡元分别贬值39%、36%、72%和61%(以 1998年 月底与1997年 月初的汇价相比较得出) (2)危机导致大 1998年3月底与1997年7月初的汇价相比较得出);(2)危机导致大 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和倒闭。例如,泰国和印尼分别关闭了56 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和倒闭。例如,泰国和印尼分别关闭了56 家和17家金融机构,韩国排名前20位的企业集团中有4 家和17家金融机构,韩国排名前20位的企业集团中有4家破产, 日本则有包括山一证券在内的多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出现大幅亏损 和破产倒闭,信用等级普遍下降;(3) 和破产倒闭,信用等级普遍下降;(3)国际资本大量外逃。据估 (3)国际资本大量外逃。据估 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国的私人资 本由1996年的938亿美元净流入变为1998年的246亿美元净流出, 本由1996年的938亿美元净流入变为1998年的246亿美元净流出, 仅私人资本一项的资金逆转就超过1000亿美元;(4)日元汇率的 仅私人资本一项的资金逆转就超过1000亿美元;(4)日元汇率的 剧烈动荡,造成国际外汇市场的动荡;(5)危机扩散蔓延到区外, 剧烈动荡,造成国际外汇市场的动荡;(5)危机扩散蔓延到区外, 为后来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的金融动荡埋下伏笔。在此之后,俄 罗斯、巴西等国相继发生金融危机。1998年 罗斯、巴西等国相继发生金融危机。1998年9月,美国长期资本 管理公司(Long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LTCM)在这场危机 Management,LTCM)在这场危机 中出现巨额亏损,后由美联储出面组织大商业银行出资相救,才 免于倒闭;(6)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地区出现经 免于倒闭;(6)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地区出现经 济衰退,并在一些地区激起了政治动荡和安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