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选择题

生产与运作管理选择题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生产运作管理不包括哪个内容(A )。

A.融资B.计划C.组织D.控制2.下列哪些不属于大量运作(B )。

A.中小学教育B.飞机制造C.汽车制造D.快餐3.用来生产高度标准化的产品的流程是(B )。

A.项目生产B.批量生产C.连续流程D.间断流程4.单件小批生产的好处是(D )。

A.生产周期短B.效率高C.成本低D.可“以不变应万变”5.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D )。

A.营销B.财务C.组织D.生产运作6.下列生产属于加工装配型生产是(C )。

A.饮料B.造纸C.汽车D.烟草7.从广义的生产运作管理理解,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系统(B )。

A.运行管理B.设置和运行管理C.设置的管理 D.机制管理8.生产运作战略属于(A )。

A.职能级战略B.公司级战略C.部门级战略 D.都不是9.以不断追求生产系统的规模经济性为实质的战略是(A )。

A.基于成本的战略B.基于时间的战略C.基于质量的战略D.都不是10.为了缩短交货期,企业在产品开发方式上应采用(B )。

A.敏捷方式B.并行工程C.串行工作D.MRP11.最符合大量生产方式管理模式是(C? )。

A.分权化B.松散化C.集权化D.网络化12.企业生产适应变化的性能被称为(D )。

A.专业化B.系列化C.程序化D.柔性化13.备货型生产的产品是(D )。

A.简单产品B.复杂产品C.非标准产品D.标准产品14.单件小批量生产的(C )。

A.效率高B.易自动化C.效率低D.多样化程度小15.生产方式发展的主流为( C )。

A单一品种大量生产B.多品种小批量生产C单件小批量生产D全自动化生产16.服务业的生产过程同样是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称为(D?)。

A.作业过程 B.生产过程C.服务过程D.生产作业过程17.工作研究遵以(A )方式提高生产率的原则。

A.内涵B.用先进设备 C.提高劳动强度D.基础建设18.进行库存控制目的,就是要( B )。

A.消灭各类物资库存B.使库存经常保存在合理水平上C.使库存经常保持在最低水平D.限制各类物资进入库存19.对于服务业来说,库存是指拟提供给顾客的( C )。

A.无形商品B.技术C.有形商品和消耗品D.有形商品20.泰罗管理思想的核心是( A )。

A.行为科学B.组织管理C.质量管理D.工作研究2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个主要职能是(A )。

A.运作、营销和财务B.制造、生产和运作C.运作、服务和营销D.财会、人力和生产22.生产运作战略不包括( C )。

A.低成本、大批量B.设施布置C.多品种、小批量D.高质量23.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是(A )。

A.管理B.决策C.生产D.战略24.服务企业运作组织方式更适合(D )。

A并行工作方式B.网络化C.对象专业化D.工艺专业化25.下列生产属于流程型生产的是(D )。

A.机床B.计算机C.汽车D.纺织26.生产运作战略属于( C )。

A.公司级战略B.部门级战略C.职能战略D.都不是27.工作研究是以工人操作的(B )进行科学研究。

A.设计B.动作C.培训D.协作28.按对象专业化原则组织生产适用于(B )。

A.大量大批生产B.单件生产C.项目生产D.大中批生产29.流程型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工艺过程的(B )。

A.离散性B.连续性C.复杂性D.单一性30.企业的研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标志着(B )。

A.过去的竞争力B.未来的竞争力C.现实的竞争力D.价格竞争力31.ABC分类法是运用了(C )。

A.“三·七原理” B.“四·六原理”C.“二·八原理”D.“一·九原理”32.工作研究的最终目的是(D )。

A.降低劳动强度B.减少人员投入C.方法标准化 D.提高生产效率33.进行库存控制的目标是以最小的库存总费用和库存量满足(D )。

A.用户需求B.市场需求C.仓库需求D.生产需求34.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把生产过程从( C )很好地结合起来。

A.技术上、工艺上B.管理和生产C.空间和时间上D.科学和技术上35.生产方式发展的主流为( D )。

A.大量生产B.多品种小批量生产C.自动化生产 D.单件生产36.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出发点是( B )。

A.市场需求B.市场分析C.营销D.创意37.企业生产适应市场变化的性能被称为(A )。

A.柔性化B.专业化C.系列化D.程序化38.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B )。

A.财务B.生产运作C.营销D.研究开发39.用来生产高度标准化的产品的流程是( B )。

A.项目生产B.批量生产C.连续流程D.间断流程40.服务型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共性是( D )。

A.绩效都是通过顾客满意反映出来B.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C.产品都不可存储D.都是投入—转换—产出过程二、单项选择题1.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

A.营销环节B.生产运作环节C.财务环节D.组织环节2.下列生产属于加工装配型生产的是()。

A.汽车B.饮料C.造纸D.烟草3.下列生产属于流程型生产的是()。

A.机床B.计算机C.家具D.纺织4.能构成生产运作系统主体框架的要素是()。

A.生产计划B.生产库存C.生产技术D.质量管理5.从广义的生产运作管理理解,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系统()。

A.设置和运行的管理B.设置的管理C.运行的管理D.机制的管理6.下列不属于生产管理的基本问题是()。

A.提高质量B.降低成本C.保证交货D.提高产量7.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制造企业的重要职能中,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心和支撑点的是()。

A.生产职能B.人事职能C.财务职能D.研发职能8. 生产运营战略的核心是()。

A.特殊能力B.生产运作宗旨C.生产运营目标D.生产运作环境9. 从生产运作战略的角度看,在市场中处于劣势的公司应该优先选择()作为工作重点。

A. 价格B.销售费用C. 质量D.服务10.下列反映了基于时间的竞争思想的是()。

A.把生产转移到低工资的国家B.把资源集中在最具有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中C.弹性制造、快速反应等D.兴建新的设施11.生产运作战略属于()。

A.公司级战略B.部门级战略C.职能级战略D.以上都不是12.以不断追求生产系统的规模经济性为实质的战略是()。

A.基于成本的战略B.基于时间的战略C.基于质量的战略D.以上都不是13.按照我国企业实行的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下列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辅助生产车间机器设备折旧费B.基本生产车间环境保护费C.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外购半成品原价D.企业总部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14.下列不属于控制成本途径的是()。

A.降低物料消耗B.提高生产率C.降低管理费用D.降低库存15.在大量生产条件下,定额时间中可以忽略不计的是()。

A.准备和结束时间B.布置工作时间C.休息和生理时间D.作业时间16.物料消耗控制的关键阶段是()。

A.采购阶段B.设计阶段C.库存阶段D.生产工艺阶段17.工艺设备选择中最重要的参考因素是()。

A.设备投资回收期B.生产产品的数量C.设备寿命周期总费用D.设备每年的总费用18.在正常的技术发展速度下,设备最佳更新周期应以设备的()为依据。

A.物质寿命B.经济寿命C.技术寿命D.以上均可19.通过编制成本预算得出的目标成本属于()。

A.标准成本B.定额成本C.容许成本D.固定成本20.可按规定的使用期限来确定消耗定额的有()。

A.包装材料B.润滑油C.劳保用品D.电炉炼钢的耗电定额21.缩短交货期,企业在产品开发方式上应采用()。

A.敏捷方式B.MRPⅡC.并行工程D.顺序工作方式22.并行工程的主要目标是()。

A.降低生产成本B.提高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效率和效果C.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周期D.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的资源23.下列不是并行工程的特点的是()。

A.在生产前即已注意到产品的制造问题B.设计成本低C.较快速推出新产品D.适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24.在MRP系统中起“主控”作用的是()。

A.物料清单B.库存信息C.主生产计划D.工艺路线25.下列属于相关需求的是()。

A.客户订购的产品B.科研试制需要的样品C.售后维修需要的备品备件D.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需求26.不需要在闭环MRP的工艺路线中说明的是()。

A.加工作业的各项具体技术条件和操作要求B.实际加工和装配的工序顺序C.各道工序使用的工作中心D.各项时间定额和外协工序的时间和费用27.有A 和B两项任务,A 的计划交货期比B早一天,而作业时间A 为8小时,B为8天,先安排B加工。

这种作业安排依据的规则是()。

A.先到先服务规则B.最早到期规则C.最短作业时间规则D.最短松弛时间规则28.不仅解决了企业内部的物流问题,而且形成了从原材料起点到最终用户的一个供销链的是()。

A.基本MRP B.闭环MRPC.MRPⅡD.ERP29.提出要形成一个虚拟公司的是()。

A.ERP B.MRPⅡC.敏捷制造D.并行工程30.是否考虑生产活动与财务活动的联系是()的主要区别。

A.基本MRP与闭环MRP B.闭环MRP与MRPⅡC.MRPⅡ与ERP D.敏捷制造与传统制造模式31.ISO9000的重新认证()。

A.每一年进行一次B.每两年进行一次C.每三年进行一次D.每五年进行一次32.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南是()。

A.ISO9000 B.ISO9001C.ISO9002 D.ISO900433.ISO9000 系列标准中指导公司对采用标准进行选择的是()。

A.ISO9000 B.ISO9001C.ISO9002 D.ISO900434. 为使企业每一个员工、每一个职能科室、每一个生产经营部门都将质量看成是自己的事,需要有某种形式从制度上有机地使企业各部门、各生产环节的工作保持协调一致,达到保证其产品的质量,这种形式称为()。

A.ISO9000系列标准B.质量保证体系C.质量功能部署D.计量方法35.产品在生产中被发现不合格而造成的损失是()。

A.外部损失成本B.内部损失成本C.鉴定成本D.预防成本36. 下列()不属于预防成本。

A.员工培训费用B.数据收集费用C.产品质量责任索赔费用D.产品设计费用37. 现代质量成本观念与传统质量成本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

A.损失成本总是高于预防成本B.提高质量水平意味着付出质量成本C.存在一个适宜的质量水平使得总质量成本最低D.缺陷越少越好38. 产品质量特性值的正常波动可由()图形表示。

A.双峰型B.平顶型C.锯齿型D.钟型39. 在生产过程中剔除了不合格品后进行检查,该批产品质量特性值的波动会呈现()图形。

A.双峰型B.钟型C.陡壁型D.平顶型40. 工序能力指数为1.5表示工序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