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培训课件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培训课件


我们什么时候需要 洗手呢?
5.接触宠物后
Hale Waihona Puke 1.吃东西前3.放学回家后
2.上厕所后
4.接触玩具和钱币 后
6.擦完眼泪和鼻涕 后
7.在公共场所玩耍 后
怎样正确洗 手呢?
学一 学
今天我们学会了 洗手!
回家当爸爸妈妈的小老师 教会爸爸妈妈正确洗手 小朋友们最最棒!!
教一 教
感谢聆 听!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 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 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 手,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不要让 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轻症患儿不必住 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 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 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 、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 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 ),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 71型(EV 71)最为常见。
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 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 者少见;
得了手足口病后能不能上学?
得了手足口病后不能回校上学,要 隔离治疗。
注意:隔离期小孩最好留在家里, 不要在外面跟邻居的小朋友玩。
隔离的患儿什么时候可以回校?
解除隔离时间:通常要手足口病的症
状消失后或自发病之日起2周,并经过当 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防疫医生核实, 开具健康证明才能复课。
谢 谢!
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 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玩具、餐具、毛巾等物 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 钟。
●家长不要成为传染源
想让孩子远离手足口病,千万不要忽视切断成人的感 染源。建议家长回到家里后能换上干净的家居服,并 用消毒液清洗双手,然后再和幼儿接触。切记,成人 被病毒感染后,由于抵抗力比较强,或因曾经感染过 而获得了免疫力,因此不会发病。但在接触孩子的过 程中,却能把病毒传播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在给孩子 喂食的过程中,更容易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二看是否发烧,如果有发烧就要高度警惕 ;
三看孩子年龄,5岁以下幼儿是高危人群
讲卫生,勤 洗手
说一 说
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
在我们小小的手上常常 隐藏着很多我们看不见的细 菌跟病毒!
看一 看
想一
想要洗为手什?么
什么时候 洗手?
怎样洗 手呢?
小手真脏 呀
脏脏的小手吃

西
生病进医 院
小手洗干净
病菌洗掉 啦
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传播: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 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 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 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 可通过飞沫传播;
经水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 经水感染。
手足口病的特点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 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 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 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
预防手足口病
幼儿园
主要内容
什么是手足口病?
怎么做好儿童预防控制措施?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 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 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8度以上, 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 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恶心、呕 吐等症状;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腹泻等状。
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 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 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 小,呈圆形、椭圆形,疱疹周围有炎性红 晕,疱内液体较少。
此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
一看发出来的红疹具体在什么部位,只有 手心、脚心或口腔中的疱疹才属于手足口 病范畴;
少数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膜 炎、脑炎、脑脊髓炎等临床表现,个别 患儿可发生死亡。
★手足口病皮疹的 “三个四”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
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传染源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 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
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二、怎么做好儿童预防控制措施?
★15字防病口诀
洗净手、喝开水、 吃熟食、勤通风、
晒衣被”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 病感染的关键,要保持居室、教室的良好通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