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鹤大公路桦林至铁岭河段工程建设项目承包单位义乌市恒风路桥有限公司合同号 A3 监理单位黑龙江省远升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编号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A—03一、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编制依据⑴、《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 )⑵、《公路施工手册》⑶、设计图纸。
⑷、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环境保护条例。
2、编制原则⑴、认真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 确保本合同段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目标的实现;⑵、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设计标准; 严格执行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行业及业主制定颁布的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和法规文件等;⑶、认真、充分研究施工环境, 妥善解决施工生产与各方面关系协调, 应用新技术, 制定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案;⑷、施工组织编制尽量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组织相结合, 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 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 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思路清楚;⑸、合理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 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 力求均衡生产;⑹、实施项目法管理, 应用动态网络控制技术, 实施施工全过程严密监控, 优化配置施工所需各项资源, 做到统筹安排, 均衡生产, 降低工程成本;⑺、坚持文明施工, 规范化管理, 减少植被破坏, 控制水土流失和污染, 切实做好保护环境工作。
二、工程概况梁板预制场, 建设在K6+900位置路基上, 主要负责生产30m预应力砼( 后张) 小箱梁50片, 20m预应力砼( 后张) 小箱梁30片。
三、施工总体计划与安排1、根据总体施工工期计划安排, 本预制场地设置梁底座18个, 其中30m底座12个,20m底座6个。
侧模采用正规钢模板厂生产的8mm厚钢模, 侧模共配1.5套, 芯模采用8mm厚钢板加40×40mm角钢支撑。
用龙门吊负责预制及出坑。
3、施工电源已经接至施工现场, 备用发电机组已到位。
4、箱梁预制钢模板安装, 采用龙门吊安装拆除。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运输使用砼运输车运输。
混凝土泵车输送入模。
四、预制场设施1、箱梁场地为填土施工, 清表后基底碾压达到要求压实度后, 按路基施工标准分层填筑风化碎石土以保证场地硬化质量。
为确保小箱梁在预制过程中底座不致下沉或绕曲变形, 须在场地台模上先浇筑20cm厚一层C15混凝土垫层, 在底模两头0-3m处加Φ22钢筋, 间距为15cm防止张拉受力作用, 然后在垫层上再浇筑25cm厚C20混凝土, 砼上口埋设30×30的角钢, 台模上每间隔1m设置一道对拉螺栓孔。
最后用8mm厚铁板覆盖在底座上, 与角钢焊接, 并磨光擦油。
在距梁端头1.5m处设一活动底板, 底板上也用钢板覆盖, 作为吊梁吊点捆绑用。
2、场地布设及施工详见附图五、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 本预制场地预制工作量较大, 在施工预制场的同时, 逐步调进机械设备, 加工制作钢模和组织定货进料, 做原材料试验, 选定C50砼配合比, 并布置好预制场各种临时设施, 做好正式生产准备。
2、模板加工、装拆底模采用台座上铺8mm厚钢板, 并在放支座附近留出活动块以便梁体起吊, 侧模、侧板、支承侧板的水平肋、竖向肋、支托竖向肋的直撑、斜撑、振动器、固定架由构件组拼成整体大模板, 30 m梁板侧模分五片整体式钢模组成。
按设计图纸尺寸要求, 芯模侧模采用8mm厚钢板材料, 其表面纵向连同倒脚每隔80cm焊一根40×40mm角铁, 在垂直方向上下用40×40mm 角钢两根作支撑, 支撑在两边侧模角铁上。
芯模顶模采用8mm厚钢板, 直接搁置在倒脚处角铁上, 芯膜底膜采用8mm厚钢板, 从侧模与底模交界处每边伸出15cm作底模。
芯模侧模与小箱梁外模用Ф16对拉螺栓固定。
混凝土浇筑采用一次性浇筑完成。
模板各拼装块接缝处加垫橡胶条或海绵条, 外侧模与台模用穿过台座的拉杆拉紧。
模板的装拆用龙门吊起吊, 且在梁板砼强度达到20Mpa时才能拆模, 安装后对各部分尺寸进行检查, 拼装误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钢筋加工与绑扎I.钢筋下料时先核对钢筋种类、直径、尺寸、数量, 计算下料长度, 然后用钢筋切断机截断, 钢筋弯曲时在弯筋机上搭一个平台, 然后按1:1的比例放大样, 弯制后的钢筋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挂牌存放在制定的场地内, 严防不同规格型号的钢筋混堆乱放。
钢筋储存场地底部用木方做垫木, 顶部用木板满铺, 并保证通风干燥。
对于长期存放的钢筋构件采用毡布覆盖, 防止其生锈和被侵蚀。
Ⅱ.钢筋骨架绑扎首先在底座上划好钢筋间距线, 以控制布筋尺寸, 然后绑扎底板纵筋及箍筋, 从中间向两端绑扎腹板钢筋, 最后绑扎端头筋, 绑扎结束后要检查定位网位置, 准确率要达到100%。
Ⅲ.塑料垫块绑扎塑料垫块制作由正规厂家生产, 确保保护层厚度。
Ⅳ.波纹管预埋安装波纹管道, 对定位网钢筋检查, 符合设计位置后与结构筋点焊牢固, 穿入波纹管并绑扎牢固, 并在波纹管内穿入软PVC管, 防止水泥砂浆进入波纹管。
与钢筋接触部位用胶布绑扎, 波纹管做到无孔洞, 接头牢固。
4、混凝土浇注I、后张法预应力箱梁砼等级为C50, 砼浇注前, 要检查模板接缝、拉杆螺栓, 模板连接螺栓及混凝土保护层垫块, 模板支撑必须牢固可靠。
II、砼灌注砼采用连续一次性分层浇筑完成, 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浇注时下料均匀连续, 不宜集中猛投而发生离析, 并经常检查芯模位置是否有变位现象, 如有异常马上采取措施予以调整。
在钢筋密布时, 可短时使用插入振动棒以辅助下料, 砼浇注过程中, 要随时检查模板加固, 漏浆处及时堵塞。
5、砼振捣砼振捣使用附着式高频振捣器与插入式振捣棒相结合的振捣工艺, 附着振捣器安装在侧模两侧, 其相对位置互相错开, 每侧呈梅花型布置, 以便使振捣均匀。
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控制振动间距不大于2倍振捣半径, 并应插入前一层砼达10cm以上。
振捣时间以砼不再下沉, 无气泡上升, 表面出现薄层水泥浆并有均匀的外观和水平面为止, 一般为1~2分钟。
腹板上部砼可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再用平板式振捣器及时整平、收浆, 终凝前梁顶面应按垂直于路线进行拉毛, 以利梁顶面与桥面铺装层连接成整体。
在砼浇注过程中随机取样制作试件, 试件中做二组同体养生试件, 以测定张拉时强度,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85%时且龄期7d达到设计要求, 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
6、砼养护梁体砼采用自然养护的方法, 在砼浇注完毕后, 静置1~2小时, 先用麻袋覆盖砼顶面, 然后浇水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养护期始终保持砼充分湿润, 其砼强度未达到20Mpa时, 不允许拆模。
7、预应力施工I、钢绞线检验:根据钢绞线检验报告, 钢绞线单股抗拉强度>设计强度, 符合设计要求。
II、钢绞线下料编束在钢筋加工场地留出35m×6m的钢绞线加工区, 整平地面, 上铺10cm砼, 在场地上按下料长度作出标记线, 钢绞线用砂轮切割机切断并整理顺直成束, 防止互相缠绞。
每1.5m绑扎一道, 并挂牌注明长度及设计编号, 按编号分类堆放, 钢束堆放时要防止弯折并有防雨措施。
钢筋骨架安装完成后, 即可进行波纹管及锚垫板安装, 预应力钢束定位筋按设计图纸所列坐标位置, 在台座面及钢筋骨架上用钢卷尺定竖弯和平弯的坐标位置, 用定位筋将波纹管绑扎在骨架上。
III、张拉设备校验张拉设备在首次使用或使用期超过2个月及修理后都进行校验, 校验送至具有相应资质计量标定部门, 以保证张拉吨位的正确性, 并设专人负责使用和保管。
IV、预应力张拉前准备工作测试砼强度: 预制小箱梁强度达到85%时允许预施应力。
清洗预应力筋孔道时用清水清洗, 用空压机将孔道冲洗干净清除孔道口及锚板的水泥浆和杂物。
V、张拉方法张拉采用两台千斤顶两端同时对称张拉, 以控制应力为主, 以伸长量为校核的双控张拉。
初始拉力( 一般为张拉力的10%) 是把松驰的预应力钢材拉紧, 此时应将千斤顶充分固定。
在把松驰的预应力钢材拉紧以后, 应在预应力钢材的两端精确地标以记号, 预应力钢材的延伸量或回缩量即从该记号起量。
张拉力和延伸量的读数应在张拉过程中分阶段量测。
当预应力钢材由很多单根组成时, 每根应作出记号, 以便观测任何滑移, 预应力钢材实际伸长值ΔL, 除上述测量伸长值外, 应加上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 即: ΔL=ΔL1+ΔL2式中: ΔL1--从初始拉力至最大张拉力间的实测伸长值;ΔL2—初始拉力时的推算伸长值( 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度) 。
预应力钢材张拉后, 应测定预应力钢材回缩与锚具变形量, 对于夹片式锚具, 不得大于6mm, 如果大于上述允许值, 应重新张拉, 或更换锚具后重新张拉。
预应力钢材的断丝、滑丝, 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当计算延伸量时, 应根据试样或试验证书确定弹性模量。
所有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要求”张拉吨位”与”伸长量”双控。
在张拉完成以后, 测得的延伸量与计算延伸量之差应在±6%以内。
张拉程序:0 初应力( 10%σcon ) 20% 103%σcon(持荷2分钟锚固)VI、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张拉作业无关的人员严禁进入张拉现场。
张拉时, 千斤顶后面不得站人, 以防预应力钢绞线拉断或锚具弹出伤人。
压油泵有不正常情况时, 应立即停车检查。
张拉完而未压浆的梁, 严禁剧烈震动, 以防预应力钢绞线裂断酿成重大事故。
张拉前应仔细分析天气情况, 当气温低于5℃不得进行张拉作业。
8、压浆Ⅰ、割除锚外钢绞线, 切割应采取降温措施, 如用石棉绳浸湿缠裹其根部。
预应力筋锚固后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
Ⅱ、封锚: 锚塞周围的钢绞线间隙应用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填塞, 以免冒浆而损失灌浆压力。
Ⅲ、冲洗孔道: 孔道在压浆前应用空压机吹去孔内杂物, 保证孔道畅通。
Ⅳ、水泥浆的水灰比一般采用0.4~0.45, 水率最大不超过2%, 稠度宜控制在14~18s 之间。
Ⅴ、压浆顺序: 自下而上, 顺时针或逆时针, 逐个进行。
Ⅵ、压浆程序: 由一端向另一端压浆, 待另一端出浓浆时, 封闭出浆口, 并保压0.7Mpa, 直至另一端出清水后停止, 而后关闭进浆口, 使水泥浆在有压力状态下凝结, 以保证压浆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