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思考钢铁产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结业论文姓名:摘要:本文在探讨了现阶段建筑集团公司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目前建筑集团公司存在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科学可行的发展措施,供同行们参考。
全文共三大部分。
第1部分:介绍现阶段建筑集团公司具有的主要特点:市场容量大、增长速度快;建筑集团公司细分市场众多,市场化进程不同;市场供需层次复杂,竞争激烈;领先建筑集团公司追求业务模式创新等。
第2部分:分析我国目前建筑集团公司存在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建筑集团公司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 资金不足问题已成为我国建筑集团公司对外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建筑集团公司在总承包模式方面与国外有着明显的差距;项目经济效益不理想,专利技术少,在技术竞争中处于劣势;对国际标准不熟悉,运用不熟练,影响到自身技术水平的发挥;在管理上不能把在国内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成功地运用到境外项目上。
第3部分:我国建筑集团公司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
面对新形势,集团公司建筑集团公司必须未雨绸缪,及时把握行业前景,准确掌握市场需求,摸清竞争对手的发展状态,坚持科学战略定位,并据此做出超前的市场预测,明确自己的发展领域、方向和优势,制定出适应市场和社会的战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建筑集团公司;竞争激烈;战略定位;目录第一章现阶段建筑集团公司主要特点 (1)1.1 市场容量大、增长速度快 (1)1.2 建筑集团公司细分市场众多,市场化进程不同 (1)1.3 市场供需层次复杂,竞争激烈 (1)1.4 领先建筑集团公司追求业务模式创新 (1)第二章我国建筑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1)2.1 经济实力弱 (2)2.2 总承包能力差 (2)2.3 项目经济效益不理想 (2)第三章我国建筑集团公司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 (3)3.1 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 (3)3.2 强化技术创新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 (4)3.3 打造品牌提高整体素质 (5)参考文献 (6)第一章现阶段建筑集团公司主要特点1.1 市场容量大、增长速度快我国建筑集团公司总产值近10年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建筑集团公司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格局,未来5年内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
1.2 建筑集团公司细分市场众多,市场化进程不同总体而言,我国建筑市场可以分为与区域经济、城市化水平紧密相关的房建、市政工程建设市场以及与国家基础产业相关的大型道路工程、大型工业工程建设市场等领域,受国家历史条块分割管理机制的影响,其总体规模、增长速度、主管机构、进入壁垒、获利能力等环节差异极大。
1.3 市场供需层次复杂,竞争激烈目前国内建筑市场需求结构、需求层次复杂多样;以劳动力密集型为特点的低端服务模式、以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甚至以咨询能力为核心的工程总承包为表现的知识密集、管理密集、资金密集型服务模式共生共存。
总体表现为结构性供过于求(主要是以低端、劳动力为基础的产能供应巨大)导致行业利润率下滑严重。
建筑集团公司高端服务能力严重不足,随市场发展及国际领先建筑集团公司进入,高端供需紧张将会迅速得到环节及发展。
1.4 领先建筑集团公司追求业务模式创新建筑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我国建筑集团公司领先企业将进一步摆脱劳动力密集型特点,向知识密集型、管理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变,由简单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型,并追求实现规模化扩张。
第二章我国建筑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加入WTO后,建筑集团公司的发展不仅受到国内环境的影响,而且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竞争的国内化,国际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建筑集团公司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与国外建筑集团公司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2.1 经济实力弱资金不足问题已成为我国建筑集团公司对外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国建筑集团公司大多数是白手起家,国家并没有投入多少资金,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与国外大型建筑集团公司不可同日而语。
尽管很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全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拿到更多的项目,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很多能拿到的项目也只能放弃。
除自有资金短缺外,困扰我国建筑集团公司的另一个问题是企业融资困难,其一是保函不好开,国内银行对出具保函的现行做法对我国建筑集团公司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不利,因为银行有时需要全额担保,这样高额的担保企业往往拿不出来,因而企业很难得到保函,而没有投标保函和履约保函,在国际市场上根本不可能拿到项目,连资格预审都通不过,更不用说承建项目了。
其二是流动资金贷款困难,目前国际工程项目带资承包的比重越来越大,没有强大的金融服务作为后盾,靠企业单枪匹马,是很难在国际工程市场上立足的。
其三是在国际市场上融资受到很多限制。
其四是企业内部资金使用不合理,资金闲置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2.2 总承包能力差我国建筑集团公司在总承包模式方面与国外有着明显的差距。
目前,国际上常采用8种总承包管理模式:平行承发包模式、施工总承包模式、施工联合体模式、施工合作体模式、CM模式、NC模式、BOT/PFI模式。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其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特点。
CM模式适用于工期要求紧的“边设计、边投标、边施工”的特大型项目。
NC模式是业主完成初步设计之后转化式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
BOT模式的特点是建设、经营、移交一体化,是投资带总承包的管理模式。
近几年,我国总承包管理主要是从事施工总承包管理,而对其他几种总承包模式不熟悉,难以适应国际工程总承包市场的需要。
2.3 项目经济效益不理想我国建筑集团公司在与国外建筑企业的竞争中,存在不少差距。
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专利技术少,在技术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对国际标准不熟悉,运用不熟练,影响到自身技术水平的发挥;三是在管理上不能把在国内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成功地运用到境外项目上。
此外,在管理手段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完全适应国际建筑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不能满足国际承包工程的工作准则、工程程序等方面的要求,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完善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手段包括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迅速反映的报价系统、国际采购的网络系统,这些问题往往使得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与国外建筑集团公司相比,我们在设计、施工等方面经营品种单一、功能不全,一直未摆脱自成体系、各自封闭、追求“小而全”的模式,造成相互间的技术基础工作、技术装备、人才培训等方面的重复建设。
竞争不规范,不仅把已有的优势化整为零,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国外的发展。
项目的经济效益不理想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国际建筑市场是买方市场,各国企业之间投标是相互压价;另一方面,管理水平不高,因而项目创汇水平不理想,少数项目亏损严重。
随着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建筑集团公司的迅速增长,原来已经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的无序竞争,自相残杀等问题日趋严重。
多家中国建筑集团公司投标同一工程项目,恶性竞争,尤其是一些“窗口型”公司跻身于非专业及特长的项目竞争,由于对工程合理的报价、技术专利、结算及合理工期等方面不很熟悉,相互压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公司的中标率,减少了中标公司的应得利润。
在很多国家,时有出现一个项目有十几家中国企业竞标的现象,个别企业为争到项目不惜低毁其他兄弟企业,在国外市场造成恶劣的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企业的整体信誉。
第三章我国建筑集团公司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面对新形势,集团公司建筑集团公司必须未雨绸缪,及时把握行业前景,准确掌握市场需求,摸清竞争对手的发展状态,坚持科学战略定位,并据此做出超前的市场预测,明确自己的发展领域、方向和优势,制定出适应市场和社会的战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3.1 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益。
建筑施工企业要按照建立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理顺管理体制,实行精细管理,强化项目和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
1.管理体制方面。
要建立有效的集团管理模式,母公司与子(分)公司间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优化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精简管理层次,缩短管理链条,适度集权和合理分权。
建安公司侧重于规划、决策、信息交流和资本运营,子(分)公司则全力以赴搞好生产经营和成本控制。
2.项目管理方面。
要以精细管理为指导思想,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强化管理责任,建立职业化的项目经理组织、专业化的项目管理队伍、法制化的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搞好施工项目的安全、进度、质量、效益、信誉管理,进而实现最佳效益。
3.管理手段方面。
要积极推行企业管理信息化,实行办公自动化,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高各项工作效率。
从国内外先进建筑集团公司的发展道路看,考虑到集团公司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培育我们的建筑总承包企业应立足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能力,不断拓展施工领域与地域,提高专业化施工水平,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市场份额,降低经营成本,做强做精工程施工这个传统的主导产业。
二是要着意挖掘建筑集团公司价值链,并通过价值链纵向一体化管理,拓展上下游业务,提高产业附加值,获得高额回报,最终发展成为以建筑业上游(工程咨询、勘察设计、项目投融资)、中游(工程施工)、下游(设施运营服务业)为主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集团公司。
3.2 强化技术创新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最具活力和动能的要素。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掌握高难新技术,拥有专长,保持“领头羊”地位,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复制,进而形成技术上的垄断地位。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在行业内保持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建筑企业目前存在的共同问题。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各级公司要建立管理者挂帅和总工程师组织实施的科技领导体制,充分发挥技术部和专家委员会的作用。
建立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3级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创新规划和计划,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活动,保证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2.超前研发,抢占科技制高点。
建筑集团公司也是一个产品不断更新、新技术应用广、引领消费性特点比较强的行业,所以每个企业要有长远眼光,立足国内,放眼国际,选准目标,超前研发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技术、新工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不断创新,形成具有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体系。
3.对接市场,培育核心技术。
企业生产经营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和服务对象,必须紧密结合生产中遇到的高难尖新技术问题,加强科技攻关,并尽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解决现实难题。
要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