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班级管理目标及评价方案

小学班级管理目标及评价方案

班级管理目标及评价方案
一、目的及目标
1、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职责,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2、使班主任工作的评估有更充分、更实际的依据,从而使之更合理、更科学,
克服片面性和主观性。

3、充分发挥班主任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到奖勤罚懒,弘扬正气,更好地
开创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4、以班级管理为切入口,加大养成教育的力度,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

二、班主任工作的评估
1、原则
(1)平时抽查、检查记载与期末集中考评相结合的原则。

(2)实事求是的原则。

(3)自我评价与组织评估相结合的原则。

2、步骤
(1)自我评估,每个班主任于期末要实事求是地填写自查报告,并根据量化细则,评出各项得分。

(2)学校成立班主任工作评估小组,平时检查并指导班级管理工作,于每学期末根据班主任的自我评估,结合平时所掌握的材料,并通过调查(问
卷,学生和学生家长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考察,作出最后的评估。

(3)班主任工作评估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教导处成员、后勤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组成。

三、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指导及考核内容
1、班主任与学校有关部门
(1)服从工作安排(含值日、活动、接转学生,事务性工作等。


(2)按时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班主任活动(例会、座谈、研讨、学习、参观等)以及按时交纳学校布置的各项文字材料。

(3)按时认真地向学生传达有关通报和要求,实事求是地向学校有关方面提供学生情况,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认真执行学校对学生的奖惩意见。

(4)督促本班学生认真完成各部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任务。

2、班主任与学生
(1)目标:争创文明班集体,争当文明学生,学生的行为习惯规范,安全事故
为零。

(2)措施:
①组织健全班(中队)委会,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力度。

②加强常规管理,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和班级管理办法,实行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班主任经常督促、检查管理情况,如卫生、考勤、作业收发等,并有记载;班主任坚持亲临“两操一课”;能经常深入学生之中,掌握学生个人情况,尤其是后进生的情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学生人身安全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并及时通报学校。

③热爱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学生是主人”的理念,营建团结、和谐、健康的班风,禁止向学生及学生家长索要礼物。

④经常性地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校外的情况,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讲究工作方法。

⑤听从学校的安排,对照《班级管理目标及评价方案》主动开展工作。

3、班主任与科任老师
(1)适时组织教师商讨本班教育工作,互通情况,研讨措施,搞好协调工作。

(2)会同各科教师,帮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力争使后进生得到转化。

4、班主任与学生家长
(1)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文化程度、家庭住址等)和家庭周围环境影响等基本情况,并有记载。

(2)了解学生家长的对子女的教育力度和方法,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做到家访有记载,有效果。

(3)说服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工作,与学生家长建立团结、和谐、平等的关系。

四、班主任工作量化细则
(一)扣分依据。

(在总分100分的基础上扣除)(见后表)
各班得分情况学期结束时公布,并与班主任津贴挂钩。

(二)加分依据(上不封顶)
(1)所带班级被评为校级以上文明(先进)班集体(中队),校级加3分,乡级加4分,市级加5分,省级加7分,国家级加10分。

(2)所带班级被评为某一项集体活动的先进集体或在这些活动中表现突出(如智力竞赛、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班级管理),每项·次校级加1
分,乡级加2分,市级加3分,省级加4分,国家级加5分。

(3)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成绩突出,为师生所公认并有具体材料说明,加2
分。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事迹典型,为师生所公认并有具体材料证明,加5分。

(5)所带班级的学生一学期中无严重违纪或重大偶发事件(如打架斗殴、偷盗、赌博、离校出走、安全事故等),加8分。

(6)班主任工作有创新精神,方法新而有效,加2分。

(7)班主任的论文,在校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的加2分,在乡级发表或获奖的加3分,在市级发表或获奖的加5分,在省级发表或获奖的加8分,
在国家级发表或获奖的加10分。

(含交流)
五、班主任的表彰及奖励
1、表彰奖励原则
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

2、表彰奖励依据
以量化核算的数据为依据,量化以得分为主,参考加分数目。

3、奖励办法
(1)凡按条件评选出的优秀班主任,学校张榜表扬并积极上报。

(2)组织经验交流。

(3)向外推荐交流,表彰。

(4)主要事迹记入学校及个人教育业务档案。

(5)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在同等的条件下从优考虑。

(6)物质奖励。

①根据学校财力,按等级发给奖金或奖品;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外出学习参观、休养的机会,由学校负担一定费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