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江苏卷)第I卷(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比赛.塞.车瑟.缩敷衍塞.责塞.翁失马B.揣.测踹.开湍.急惴惴..不安气喘.吁吁C.解.说亵.渎解.送坚持不懈.沆瀣.一气D.哄.骗轰.鸣拱.门哄.堂大笑一哄.而散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抱怨以德报怨振荡回声震荡B.贯串贯穿始终反应反映情况C.背景离乡背井连篇浮想连翩D.闻过文过饰非退化退化变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作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一直因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与外界阻隔..,青藏铁路的开通给这里带来更多的人气和商机。
B.随着全球恐怖主义势力的不断蔓延..,许多国家还加强了反恐立法,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反恐机制。
C.这位教授近来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很多出国都是和腐败联系在一起的。
出国就是游玩,或者用大笔现金买东西。
”D.在《最爱女人购物狂》中,张柏芝扮演一名有“购物狂”癖好的富家女,一到商店,便慷慨解囊....,到处搜罗新款名牌,一买便停不下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以色列以挽救人质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侵略黎巴嫩的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
以黎冲突双方在国际社会的大力调解下,局势有所缓和。
B.昨天,北京市2020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召开了奥运立法工作会议,公布的5类共计65项首批奥运立法研究项目的初步方案。
C.日前,出道仅一年、还是大三学生的超女何洁,被传出一次性付清1000万元在北京购置豪宅,让人大吃一惊。
D.近期由于气候因素,加上又值国庆长假,物价小幅上涨,有人便认为是政府宏观调控失度造成的,其实这也是过分苛求。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段文字,完成5~7题。
面对悄然兴起的“汉服运动”,我的心情异常复杂。
这一运动的个体性或小团体性,使得他们的行为在消费时代显得有些尴尬,甚至会引来颇多人的误解。
无论如何,它都不可能像超女那样引来广泛的参与,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化焦虑,而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焦虑则在于对文化存在的忘却和对焦虑的失语。
我们既承续了上个世纪自觉的传统断裂形成的文化失序、异域接续的文化混乱,又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全球化造成的文化同一。
“历史形成的各种文明与文化开始同自己的根源相脱离,它们融合到技术、经济的世界中,融合到一种空洞的理智主义中。
”(卡尔·雅斯贝斯)然而,这种趋势几乎是不可抗拒的。
全球化首先是资本的全球化,然后,文化舶来品依靠资本的流动和输出广泛传播。
资本处于强势的,其文化也会自然处于一种主动的强势地位,以美国为最显著的例子。
“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首先是一种资本和商业行为,然后成为一种具体的、渗透性的文化行为。
这种文化的殖民化不再倚重于武装侵略,但是其影响却显然更大。
中国面对这样的语境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让我们痛心的是,当我们回首这充满动荡和文化嬗变的百年时,传统文化的流失和歧变触目惊心。
事实上,和“汉服运动”的动机一样,早在“五四”就有文化保守主义反对全盘西化,有“国剧运动”,有“新格律诗”,进入当代也有新儒家和文化“寻根”,有重倡“读经”,有弘扬“京剧”,但是他们都没能阻挡资本输出带来的文化传播,也有人叫做文化侵略,或者后殖民。
满眼望去,“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从出生到走进坟墓,从清早到夜晚,甚至在睡梦之中(艾略特)”都被一种区别于传统中国文化的多重异质文化所覆盖。
令有的“汉服运动”的参与者所忿忿不平的是,我们的国人仍然在麻木地等待着文化的丧失殆尽。
然而这就是“索尼”、“本田”、“三星”、“现代”的效应,是不可遏制的“韩流”和“日流”。
当资本不处于强势地位的时候,文化就要随时面临着冲击和替代。
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逻辑,这就是后发现代国家摆脱不掉的文化焦虑。
所以说,“汉服运动”只能成为一种文化实践,它无力改变文化流失的总体趋势,也不可能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和传统的文化认同,甚至于在一个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它的炒作基础都很薄弱。
传统的文化符号和审美的文化形式,无论是“汉服”、“京剧”、“春节”、“太极拳”等等等等,都沦为文化消费的工具,而不再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全民的民族认同感。
文化焦虑和认同危机不断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包括现在的“汉服运动”,但即便是“汉服运动”的参与者们,也不可能完整还原传统的生活方式了。
所以,类似于“汉服运动”这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最好不要打着虚妄的文化复兴的大旗,还是作为一种个体或群体的文化怀旧和文化凭吊比较合适。
而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选择和民族认同的维系却又是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了。
——选自2019年8月6日《江南时报·汉服运动:文化焦虑与认同危机》5.下列不能作为“汉服运动”“无力改变文化流失的总体趋势,也不可能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和传统的文化认同”这一结论根据的一项是A.我们的社会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全球化造成的文化同一,而这种文化同一的趋势几乎是不可抗拒的。
B.不管是“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反对全盘西化,还是当代的新儒家和文化“寻根”,都未阻挡资本输出带来的文化传播。
C.中国的资本目前还不处于强势地位,文化随时面临着冲击和替代,这是摆脱不掉的文化焦虑。
D.“汉服运动”在这种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只是一种炒作行为,而且这种炒作本身的基础就很薄弱。
6.下列不属于“资本输出带来的文化传播”现象的一项是A.伴随“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的是美国进口大片对中国电影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
B.“索尼”、“本田”、“三星”、“现代”等公司的产品进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遏制的“韩流”和“日流”。
C.中国的儿童热衷于看日本的奥特曼动画片、漫画书,打奥特曼游戏,购买各种奥特曼品牌的商品。
D.为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中俄两国元首决定2019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20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悄然兴起的“汉服运动”只是一种个体性或小团体性行动,它不会引起百姓的广泛参与。
B.“五四”时期的“国剧运动”、“新格律诗”以及当代的新儒家和文化“寻根”,重倡“读经”、弘扬“京剧”等活动,目的都是为了抵制文化侵略。
C.作者认为,面对文化舶来品依靠资本的流动和输出广泛传播,“汉服运动”无力改变文化流失的总体趋势。
D.“汉服运动”的参与者们,打着虚妄的文化复兴的大旗,试图最终想通过这一运动达到“完整还原传统的生活方式”的目的。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
绾以戏车为郎①,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
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
”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噍呵②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
”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
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
”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
”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
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
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
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③之属。
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
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
久之,迁为御史大夫。
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
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
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其后绾卒,子信代。
坐酎金④失侯。
(选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①戏车:指在车上表演与车有关的游戏,犹如今天杂技中的车技。
②噍呵:申斥。
噍,通“谯”。
③栗卿:太子的舅父。
④酎金:汉代宗庙祭祀时,诸侯助祭所献金。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绾长者,善遇.之遇:对待B.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凡:一共C.而君不任职,免.之免:赦免D.其后绾卒.,子信代卒:去世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岁余不噍呵绾,绾日以.谨力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①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②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C.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D.①郎官有谴,常蒙其.罪②父勉其.子,兄勉其弟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卫绾是文、景、武三朝元老,为人谨慎小心。
文帝时,有一次太子召请文帝的近臣宴饮,卫绾称病未去。
B.景帝即位后,卫绾以他的谨慎勤勉赢得景帝的信任。
景帝曾想赐给卫绾一把剑,被卫绾回绝。
后景帝认为他廉洁忠诚有功而不断提拔他。
C.卫绾曾做太子太傅,后来代替桃侯舍做了丞相;他在朝廷中完全按照他的职分来办理公事,对下属也尽力保护。
D.武帝即位后,丞相卫绾在景帝卧病时曾滥杀无辜而被免去了官职。
不久,卫绾就去世了。
第II卷(120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每小题3分) (1)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
(8分)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中的“空知返旧林”一句化用了陶渊明哪一首诗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有何深意?答:。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__,无力蔷薇卧晓枝。
(秦观《春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陶潜)(3)天台四万八千丈, 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