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章节习题认知过程第一章认知过程一、单项选择题1、()就是一切知识与经验的基础,就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A、感觉B、直觉C、知觉D、思维2、个体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
A、差别感受性B、差别感觉阈限C、绝对感受性D、绝对感觉阈限3、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A、阈限B、绝对感受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4、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
A、感觉对比B、感觉后效C、感觉适应D、联觉5、如果用眼睛注视一朵绿花,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白墙上将瞧到一朵红花,这种现象就是()。
A、正后象B、负后象C、视觉适应D、感觉对比6、“月明星稀”就是感觉的()现象。
A、适应B、对比C、后象D、错觉7、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
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B、知觉C、直觉D、联觉8、(2014年真题)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就是()。
A、适应B、对比C、联觉D、综合9、瞧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就是()。
A、感觉B、视觉C、色觉D、知觉10、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您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声覆盖,但您还就是能知道您的朋友在说什么,这就是知觉的()在起作用。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11、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就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12、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就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13、(2011年真题)王铭在吵闹的教室仍能专心读书。
这就是()。
A、选择性注意B、分配性注意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14、(2012年真题)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她。
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15、(2013年真题)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稳定D、注意的转移16、杨柳被教室窗外小鸟吸引,不能专心听讲,属于()。
A、注意分配B、注意广度C、注意分散D、注意转移17、注意转移比较困难的情况就是()。
A、事先有注意转移的信号B、后继的活动吸引力大C、先前的活动吸引力大D、后继的活动意义重大18、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与再现称为()。
A、感觉B、知觉C、记忆D、注意19、马丽曾经发生过一次比较严重的车祸,每当她坐车出现急刹车的情况或听到比较急促的刹车声时,她都会感到十分紧张与害怕,仿佛再次经历了当年的恐怖车祸。
这种记忆属于()。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20、人们游览过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就是()。
A、动作记忆B、形象记忆C、情绪记忆D、情境记忆2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
A、逻辑记忆B、言语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22、下列哪种记忆具有容量大、形象鲜明、易衰退的特点?()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操作记忆23、工作记忆就是正在工作的、活动着的记忆,它的信息容量一般为()。
A、2~7个组块B、5~9个组块C、5~7个组块D、没有限度24、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就是()。
A、外显记忆B、内隐记忆C、陈述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25、知识与日常生活常识的记忆属于()。
A、陈述性记忆B、逻辑记忆C、形象记忆D、程序性记忆26、对弹琴、骑车等活动进行操作的记忆就是()。
A、长久性记忆B、陈述性记忆C、程序性记忆D、语词性记忆27、下面不属于记忆过程的就是()。
A、识记B、保持与遗忘C、再认与再现D、复述28、小明在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时,联系之前学过的“角”的概念弄清楚三角形的意义,最后将它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保留在记忆中。
这种记忆方法属于()。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29、最早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就是()。
A、奥苏贝尔B、阿特金森C、艾宾浩斯D、班杜拉30、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较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就是受()因素的干扰。
A、消退与干扰抑制B、倒摄与干扰抑制C、前摄与干扰抑制D、前摄与倒摄抑制31、学习程度达到()时,学习效果最好。
A、50%B、100%C、150%D、200%32、某同学读书10遍刚刚好能背诵下来,她需要再读()遍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A、5B、10C、20D、1533、对学习材料的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遗忘多,这种现象称为()。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系列位置效应D、双重记忆34、由于考试紧张而引起的遗忘属于()。
A、干扰说B、提取失败说C、压抑说D、消退说35、许多人利用早晨与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
这就是因为早上与晚上所受的就是()的干扰。
A、前摄抑制B、双重抑制C、单一抑制D、倒摄抑制36、(2014年真题)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就是由于受到()。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分化抑制D、延缓抑制37、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这种做法依据的记忆理论就是()。
A、提取失败说B、动机说C、消退说D、同化说38、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防止遗忘最重要的措施就是()。
A、过度复习B、及时复习C、分散复习D、复习方式多样化39、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反映。
A、间接的、概括的B、直接的C、表象的D、内在联系的40、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血液、心电图等检查资料,就能确诊病人的身体情况与病因,这体现了思维具有()。
A、间接性B、概括性C、抽象性D、分析性41、古人通过对每次瞧到“月晕”就要“刮风”,地板“潮湿”就要“下雨”,得出了“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
这体现了思维具有()。
A、间接性B、概括性C、抽象性D、分析性42、新手在刚开始学开车时会在头脑中一边思考油门、离合与刹车的动作步骤,一边进行实际操作。
这属于()。
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逻辑思维43、画家在创作时总会在头脑中先思考所要创作的作品形象,然后根据这一形象进行创作。
这属于()。
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逻辑思维44、能够超越生活经验的局限、把握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思维就是()。
A、直观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直觉思维45、小明在解答一道数学题时,经过多次分析都没能找到解题思路。
她在休息时突然对问题答案做出了一种猜测,并利用这种猜测成功地解答出了问题。
此时,小明的思维方式属于()。
A、分析思维B、直觉思维C、发散思维D、辐合思维46、为了解决教师布置的一道物理难题,某学习小组5名学生进行了“头脑风暴”,最终集思广益解决了难题。
这种思维方式属于()。
A、分析思维B、直觉思维C、发散思维D、辐合思维47、学生运用语法知识学习英语,这种思维方式属于()。
A、发散思维B、辐合思维C、再造性思维D、创造性思维48、有一位营销员在某家饭店观察欧洲人饮茶时发现,由于欧洲人鼻子较大、鼻梁较高,每当茶水剩余不到半杯时,茶杯的边沿就会碰到鼻子。
由此,她发明了一种斜口杯,风靡全欧洲。
她运用的思维方式就是()。
A、发散思维B、辐合思维C、再造性思维D、创造性思维49、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时,把数分为实数与虚数,又把实数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有理数又可分为整数、小数与分数等,这属于()。
A、思维的具体化过程B、思维的概括过程C、思维的分类过程D、思维的抽象过程50、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于其她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作()。
A、概括B、分类C、抽象D、比较51、思维形式的最基本单位就是()。
A、概念B、内涵C、外延D、判断52、下列不属于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的就是()。
A、智力B、动机C、认知风格D、敏感性53、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灵感出现于()。
A、准备期B、酝酿期C、豁朗期D、验证期54、()认为,认知发展就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她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A、桑戴克B、皮亚杰C、马斯洛D、阿特金森55、皮亚杰认为,()就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与思考的方式,就是认知结构的起点与核心。
A、图式B、意象C、表征D、概念56、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从而加强与丰富主体的动作。
这就是图式的()过程。
A、表征B、同化C、顺应D、平衡5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其正确顺序就是()。
①具体运算阶段②形式运算阶段③感知运动阶段④前运算阶段A、④①②③B、④②①③C、③④①②D、③④②①58、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然认为它可能存在。
该阶段为()。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9、(2013年真题)赵明能根据A大于B,B大于C,则A大于C的原理,推出A、B与C的关系。
比如,小张比小李高,小李比小王高,则小张最高。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哪个阶段?()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60、儿童不能从她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观察与考虑问题,并深信自己的观点与她人的想法一致。
这种思维的特点就是()。
A、自我中心主义B、直观形象性C、知觉的集中性D、不可逆性61、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她们能逐渐接受别人的意见,并获得长度、体积、面积与重量的守恒概念。
这表明儿童已经达到了认知发展阶段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6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就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63、皮亚杰认为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中,()就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A、成熟B、练习与经验C、社会性经验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64、最近发展区就是指()。
A、现有水平B、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C、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D、以上都不对65、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就是由()提出的。
A、皮亚杰B、维果茨基C、桑戴克D、苛勒66、问题就是给定信息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既定疑点B、理论假设C、刺激情境D、给定途径67、下列不属于问题解决特点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