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的鉴别与分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与分离是指利用不同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上的差异而导致的有机化合物性质上的差异来对不同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利用不同官能团化合物之间结构性质上差异对不同官能团化合物进行鉴别分离(例如苯酚、苯胺、苯甲酸的鉴别分离);二、利用相同官能团化合物之间局部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对同系物等进行鉴别分离(例如乙醇、异丙醇、叔丁醇的鉴别)。
对有机化合物进行鉴别和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离的要求不同。
鉴别是利用不同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差异对具有不同结构组成的单一有机化合物进行区分;分离是指针对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混合物,利用各自性质上的差异,逐一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单组分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基础是利用不同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
因此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熟悉掌握不同结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点是解决有机化合物鉴别分离问题的关键。
根据教材体系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将《有机化学》分为上、下半册,按章节对有机化合物的特殊性质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同学们巩固有机化学各章节基础知识,建立不同官能团化合物之间的联系,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结构体系。
同时,结合各章节内容,给同学们讲解一些有机化合物鉴别与分离的实例,以提高同学们综合运用有机化学知识的技能。
有机化学(下)鉴别分离相关知识点第十章醇和醚1. Lucas试剂(氯化锌/浓盐酸)与伯、仲、叔醇的反应速度不同。
各级醇反应活性次序为:苄醇和烯丙醇›叔醇›仲醇›伯醇›甲醇第十一章酚和醌2. 苯酚的卤代反应---三溴苯酚白色沉淀,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3. 酚类物质和氯化铁溶液的显色反应,用于酚羟基的检验。
4. 利用苯酚的弱酸性对酚进行分离提纯:酸性:碳酸›苯酚›醇。
酚(碱)→酚钠(二氧化碳)→酚。
5. 利用苯酚(碱)→酚钠(甲基化试剂、卤代烃)→酚醚(氢碘酸)→酚和碘代烃的反应,对酚类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及酚羟基的保护。
第十二章醛和酮6. 利用醛和酮与羰基化试剂(2,4-二硝基苯肼)生成不同颜色的腙对醛和酮进行鉴别检验。
7. 利用醛和酮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形成α-羟基磺酸钠白色沉淀(与酸碱共热有还原为原来的醛和酮)来对醛、甲基酮、七元以下环酮进行鉴别与提纯。
8. 醛和酮都含有羰基,但醛基含有氢原子而易氧化。
利用醛可与弱氧化剂Tollens试剂(银镜反应)、Fehling试剂(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反应来区分鉴别醛和酮(酮难于氧化)。
9. 利用碘仿反应对乙醛、甲基酮和含有CH3CHOH-结构的醇进行鉴别。
10. 利用醛与醇形成缩醛、缩醛在酸性条件水解还原为醛和醇的反应,对醛基进行保护和醛的提纯。
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11.利用羧酸较强的酸性(与弱碱NaHCO3成盐、盐经酸化还原为原来的酸)的特性对羧酸与其它非酸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区别及羧酸的提纯。
12.利用不同结构的羟基酸受热脱水产物的不同对不同结构的羟基酸进行区别。
13.乙酰乙酸乙酯由于烯醇式结构的存在,可使溴水褪色、FeCl3显色、碘仿反应,可用于三乙的特性鉴别。
第十五章硝基化合物和胺14.利用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弱酸性(与碱成盐),可实现叔硝基化合物与伯、仲硝基化合物的分离。
15.利用伯胺、仲胺的酰基化反应形成结晶产物熔点的不同来鉴别伯胺和仲胺。
酰基化产物经水解可还原为原来的伯胺和仲胺,用于伯胺、仲胺的分离提纯。
叔胺不反应,且叔胺可与盐酸成盐,因此可实现叔胺从三级胺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16.利用伯、仲、叔胺的磺酰化反应产物的不同可以对三级胺进行分离鉴别与提纯。
伯胺(TsCl)→芳磺酰胺衍生物盐(NaOH)→溶解于碱(H3+O) →伯胺仲胺(TsCl)→芳磺酰胺衍生物盐(不溶于碱)(H3+O) →仲胺叔胺不能进行磺酰化反应,亦不溶于碱,可蒸馏分离。
17. 芳胺与HNO2的反应。
利用亚硝酸与伯、仲、叔胺反应产物的不同,鉴别伯、仲、叔胺。
芳伯胺→重氮盐(N2)仲胺→N-亚硝基胺(黄色油状液体)叔胺→环上亚硝化产物(固体)。
18. 异腈反应—伯胺的特征反应,应用于伯胺的鉴别。
有机化学(下)鉴别分离例题例一、区别下列各醇(P244.4)例二.分离:苯甲醚和对甲苯酚;对氨基苯甲酸、苯酚、苯胺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对甲苯酚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苯甲醚不溶分出,水相用盐酸酸化分出对甲苯酚。
用稀碳酸氢钠水溶液处理,对氨基苯甲酸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再酸化得到对氨基苯甲酸;不溶物加入稀盐酸,苯酚不溶分出;盐酸溶液加入稀氢氧化钠解析出苯胺。
例三、将苄胺、苄醇及对甲苯酚的混合物分离为三种纯的组分。
CH 2NH 2(A)CH 2OH(B)CH 3HOA B的钠盐的盐酸盐BA稀HClC例四.鉴别邻甲苯胺、N -甲基苯胺、苯甲酸、水杨酸。
NH 2CH3NHCHCOOHCOOHOH3冒气泡CO 2冒气泡CO 2无气泡无气泡气泡N 2黄色油状液体方法二:a.CH 3NH 2NHCH 3COOHCOOH OH(A)(B)(C)(D)DABDC例五.鉴别下列化合物。
,COOHCOOHCH 2OHOH解: 先用三氯化铁进行试验鉴别出酚,后进行氢氧化钠试验,苯甲酸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例六、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乙醇,乙醛,乙酸和乙胺例七、鉴别下列化合物丙醛、丙酮、丙醇、异丙醇 方法一:CH 3CH 2CHOCH 3CCH 3O CH 3CH 2CH 2CH 3CHCH 3结晶析出结晶析出无结晶析出无结晶析出2浑浊快浑浊慢红色沉淀无红色沉淀方法二:方法三:a.A 丙醛B 丙酮C 丙醇D异丙醇ACD试剂I 2 / NaOHABCDb.A 戊醛B 2-戊酮C 环戊酮Tollen 试剂沉淀A 无沉淀B C I 2 / NaOH CHI 3无沉淀B C例八.鉴别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乙酮、邻乙烯基对苯二酚。
3 COOH OH3 OHCH OH CH2显色显色不显色NaOICHI3固体沉淀亮黄色无此现象例九.鉴别邻羟基苯甲酸、苯甲酸、苯甲醇。
邻羟基苯甲酸有气体放出显色苯甲酸有气体放出苄醇例十.用简单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a.CH3CH2CH2COCH2COOCH3OHCOOHCH3CHCOOHOH答案:a.CH3CH2CH2COCH2COOCH3(A)OHCOOH(B)CH3CHCOOHOH(C)AB23A有机化学(上)鉴别分离相关知识点第三章烯烃1.利用烯烃与Br2/CCl4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的特征,可以检验烯烃的存在,并区别于烷烃。
2.利用烯烃与KMnO4溶液的氧化反应,可以鉴别烯烃。
3.利用烯烃的臭氧化反应及还原水解,可以推测原烯烃结构。
第四章炔烃二烯烃4.利用炔氢(弱酸性)可以和Ag(NH3)2NO3、Cu(NH3)2NO3反应生成白色的炔银、棕红色的炔化亚铜沉淀,鉴定乙炔和端炔烃。
5.炔烃可以与卤素、卤化氢等加成,但加成速度比烯烃慢。
6.炔烃可以和KMnO4发生氧化反应,使KMnO4溶液褪色。
利用此反应可检验叁键的存在,并确定叁键在分子中的位置。
7.共轭二烯烃可以和亲双烯体发生D-A加成反应。
第五章脂环烃8.环丙烷及其衍生物在常温下可与卤素、卤化氢、硫酸发生加成开环反应,但环烷烃一般不发生氧化反应(如KMnO4)。
利用该性质可以实现环丙烷和其它环烷烃的区分;也可以用来区分环烷烃与环烯烃、单环芳烃。
第六章单环芳烃9.苯的结构稳定,性质不活泼。
只有在Fe、FeX3、或AlCl3等的催化作用下才能与Cl2、Br2等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利用该性质可以区分苯和其它不饱和烃。
10.一般条件下,苯不与KMnO4发生反应。
11.芳环上引入磺酸基后具有水溶性。
第九章卤代烃12.利用不同烃基结构的卤代烃与AgNO3/醇溶液反应,根据生成AgX沉淀速度的快慢来区分不同烃基结构的卤代烃:RX+AgNO3RONO2+AgX (SN1)烯丙型>孤立型(烷基卤)>乙烯型13.利用不同卤素与AgNO3反应生成AgX沉淀颜色的不同来区分不同卤素取代的卤代烃:AgI (黄色);AgBr (淡黄色);AgCl(白色)有机化学(上)鉴别分离例题例一.鉴别下列四组卤代烃:例二.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CH 3CH 2CH 3 , CH 3CH CH 2, CH 3C CH 和丙烷 ×丙烯 褪色 丙炔 褪色 环丙烷褪色 × 例三.鉴别苯、环己烯、环己烷:苯 × 褪色环己烯褪色环己烷 ××例四. 用简单并有明显现象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a. 正庚烷 1,4-庚二烯 1-庚炔b. 1-己炔 2-己炔 2-甲基戊烷正庚烷1,4-庚二烯1-庚炔1-庚炔正庚烷1,4-庚二烯Br 2 / CCl 41,4-庚二烯a.b.22-己炔1-己炔1-己炔2-己炔Br 2 / CCl 42-己炔-甲基戊烷2-甲基戊烷例五.用简单化学方法鉴别1,3-环己二烯,苯和1-己炔:解答:a.A B C1,3苯1-己炔BB Ab.AB环丙烷丙烯KMnO 4无反应褪色A B例六.鉴别环己烷、环己烯、正丙基环丙烷、1-已炔: 例七.区分正丁烷,甲基环丙烷,2-丁烯,1-丁炔:正丁烷 × × 沉淀环己烷环己烯正丙基环丙烷1己炔Ag (NH 22褪色褪色褪色×KMnO4 ×褪色甲基环丙烷2-丁烯褪色1-丁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