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总复习全套教案

小学数学总复习全套教案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总复习(1)教学内容:总复习(一)数的概念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性质,并能正确地判定数的范围。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自然数十进制的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整数零….(小于0)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有限小数数小数小数的分类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小数的性质……2、基数、序数概念3、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预表。

4、整数、小数的读法5、万、亿做单位记数较大的数可用万、亿作单位进行改写不是整万、整亿的数可用小数表示。

如:18000000=180万110600000=1.106亿6、近似数表示:(1)四舍五入法(常用)(2)进一法(3)去尾法二、练一练(1)p.91填空a.学生练习b.反馈:说出正误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

(2)p.92判断a.学生练习判断。

b.反馈并说明理由。

(3)a.一个五位数加上1就变成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一个五位数减去一就变成四位数,这个五位数是()。

b.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用符号连接起来0.70.750.750.760.75。

c.用0、1、2、3、………9这十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写出一个最接近十亿的整数。

d.课本、92页第3题。

三、总结:本课复习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复习的?你认为哪些知识非常重要或者以前对哪些题目要犯错通过今天的复习想提醒大家?四、提高练习1、用2、3、4分别去除一个数,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把它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

2、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是68,这两个数是()和()或()和()。

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

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

总复习(2)教学内容:总复习(二)整除概念教学目标:1、理解整除的意义,掌握整除及有关的基本概念,能正确的判断。

2、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弄清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并能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整除的概念。

一、知识整理1、复习整除的意义。

出示:下列各式中,哪些式子表示整除?12÷4=3 20÷0.5=40 35÷7=545÷45=1 4.2÷1.4=3 78÷7.8=10(1)学生思考后回答。

(2)问:为什么这些式子表示整除?谁能说说整除和除尽有什么关系?出示:请把这两个概念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2、复习概念系统。

(1)数的整除单元里,你学过哪些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这样的关系?(2)看书93页并填空。

(3)看图回答:这些概念中,最基础的概念是什么?与倍数有关的概念是哪些?与约数有关的概念是哪些?能否把这些概念分为两大类?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各是什么?这些特征除了判断以外还对哪些概念非常重要?(如:奇数、偶数)3、复习质数、合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1)下列各数中,()是质数,()是合数。

36、11、15、23、51、91、111、67、1736、回答: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你在判断时有哪些方法?(2)把上面的合数分解质因数。

(3)反馈并提问:谁能说一说质数与质因数有何区别?说出36=2×2×3×3,根据这个式子你能说出36有哪些约数?这些约数中,36的质因数是哪几个?二、基本练习1、课本第94页“练一练”1、2。

(说出正误的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

)2、在3、4、7、2、9、中,质数有(),互质的数有(),12的质因数有()。

三、课堂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说说收获最大的几点?2、你想提醒同学们哪些概念特别容易混淆?这样把它辨别清楚?四、课堂作业一、作业本p51二、判断:1、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数是质数。

()3、公约数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

()4、3和6都是约数。

()5、96分解质因数是96=2×2×2×3×3。

()6、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990。

()7、因为a÷b=c,所以a一定能被b整除。

()8、13的约数都是质数。

()9、所有的偶数都能被2整除。

()10、1、2、27、59这组数中,1是最小的质数。

()11、2的所有倍数,既是偶数,又是合数。

()12、没有约数2的自然数是奇数。

()13、一个质数的最小倍数还是质数。

()14、互质的两个数一定是合数。

()15、如果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总复习(3)教学内容:总复习(三)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互质数的意义。

能正确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正确地判断互质数。

教学重点: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难点:求三个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1、有关概念复习。

(1)什么叫公约数?什么叫最大公约数?什么叫互质数?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2)学生练习:课本96页填空。

(3)补充练习:a.8和20的公约数有(),最大公约数是()。

8和20的公倍数有(),最小公倍数是()。

b.在2、4、20、51、120、360、中,80和60的公约数有(),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0和40的公倍数有(),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质数有()。

(4)公约数与最大公约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各有什么区别?2、有关技能复习。

(1)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A.练后反馈。

B.提问:谁能说一说求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练习:求24、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反馈并讨论: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用短除法除时有什么不同?在计算时又有什么不同?二、基本练习1、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24和60 48和72 15和25 51和170(2)11和9 14和42 25和24 78和13练后讨论:第二组中各对数的特点和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

2、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12、20和30 42、63和105(2)3、5和7 ,14、7和35,3、5和9练后讨论:第二组数中有何不同的地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继续练习:课本96页第2、3题(练后讨论思考方法)三、课堂总结:本课复习整理了哪几个知识点?说说你的收益?四、课堂作业:1.作业本》p.522.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

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

3.三根铁丝的长分别是24厘米,36厘米,48厘米,如果把它们都截成相等的小段而没有剩余,每一小段最长为()厘米。

反思:本节课除了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好概念以外,还要重视方法的整理,以使学生在解决有关问题时做到既快又正确。

通过判断和辩论,更加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学生掌握地还行。

总复习(4)教学内容:总复习(三)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约分、通分教学难点:能正确约分、通分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边复习边填写:意义 单位 大小比较真分数分数 分数 带分数假分数约分 整数性质通分1、 复习分数的意义(1) 什么叫分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2) 说出35 ,73米的意义和它的分数单位。

(3) 练习89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6 里有( )个16 ,10个111 是( )。

234 有( )14。

提问:上述分数中,那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谁能举出一些等于1,大于1和实际上是整数的假分数?2、 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1) 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2) 练习:约分:1218 , 3556 , 791 , 1678通分:56 和 37 ,1415 和31160 , 78 和1310。

(3) 反馈后完成课本97页第3、4表格。

3、 复习分数的大小比较。

(1) 比较57 和37 。

37 ,38 和 47 。

915 、34 和1825。

(2) 提问:你是 怎样比较分数大小的?二、基本练习1、 填空:课本98页“练一练”1。

(1) 学生练习(2) 反馈讨论计算方法。

2、 课本第98页第2题选择:(练后讨论思考方法)。

3、 判断:(1)34米=0.75米=75%。

( ) (2) 2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它的15 ,是25米。

( ) (3) 37的分子、分母都乘以一个数,它的大小不变( ) (4) 把一个分数化成分子、父母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

( )(5)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 )三、课堂总结:本课复习了哪几个知识点?能不能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听?谁有补充?四、课堂作业:《作业本》53页。

总复习(5)教学内容: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难点: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过程:一、复习内容整理1、四则运算的意义。

(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2、四则运算的法则。

(并说一说加减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个因数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4、述0和1在计算中的特性:a+0=a a-0=a a ×0=a 0÷a=0a ×1=a 1÷a=1a(a ≠0) a ÷1=a 练一练:课本100页第4题。

二、整理应用:1、计算下列各题:175+49= 540-138= 64×37= 1692÷47=54+1.42= 30-2.5= 1.03×6.3= 442.8÷36=a . 一说各个算术的运算意义和法则。

(选择有代表的几题)b .说说它们运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填空;(1)已知a+b=c , 那么c-( )=a c-( )=b(2)已知 a ×b=c , 那么 c ÷( )=a c ÷( )=b3、课本99页第2题。

(说一说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4、练一练:课本100页:1、判断 2、选择5、课本101页:第3题反馈:说出正误的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

三、思考题:1、若a>b ,a 与 b 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差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