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基础知识问答
12.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13.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机)、(物)和(环境)。
14、一 15、可能性 16、根源 17、事故预防18、(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
9、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10、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1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业部位等总称。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1)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13.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 C )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A.基层单位、责任人 B.所在单位、责任人 C. 责任单位、责任人 D.各级单位、责任人
14.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 B )
A. 效果验证 B. 效果验证与更新 C. 效果评价 D. 效果验证与评价
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 A )A.物理实体 B.车间 C.班组
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 B )A.危险源B.作业行为C.隐患
6、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 A )二部分。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
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 C )评价法。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11.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A )
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 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
12.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 D )
A.安全措施 B.消防措施 C.卫生防护措施 D. 应急处置措施
双重预防体系基础知识问答
———————————————————————————————— 作者:
———————————————————————————————— 日期:
一、填空题(每个3分,共计30分)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19、(企业整个范围内)
20、(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或者LEC法)、(作业危害分析法或者JHA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或者HAZOP法、风险程度分析方法或者MES法、事故树方法或者FTA法 、道化学公司法或者DOW法)。
21、(评价结果)(确定风险管控的优先顺序)。
22、(红色)
23、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8、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 A )A.红色 B.黑色C.白色
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B )A.班前会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
1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 A )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B.班前会C.班后会
15.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可以不考虑的因素为:( B )
A.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B. 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C.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 D.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16.A 17. C 18. A 19. C 20. A 11、(C)21、( B )23、(A)24、(D)25、( D )
26、( A )27、( B )28、( A )29、( A )30、( B )31、A32、B33、A34、C35、B36、D37、A
24、(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5、(整改)、(排除的难度
26(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措施)、(职责划分)
(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28、设施 区域 作业过程29定性 定量 30、人 机 物 环境 31、危害和整改难度 32、较大 停产停业 整改治理 难以排除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A )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车间、班组、岗位 C.班组、岗位
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 B )标准和清单。A.考核依据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
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 C )的核心。A.检查 B.领导 C.风险分级管控
6、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
7、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