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废水处理300吨每天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工程简介 (3)1.2工程服务范围 (5)1.5设计进水水质 (5)1.6设计出水水质 (5)1.7设计工艺 (6)第二章工艺流程设计 (6)2.1沼液工艺流程说明: (6)2.2臭气处理 (7)2.3膜品牌的优势对比 (8)2.4沼液各工艺段去除效果 (8)2.5沼液处理单元设计 (9)第三章设备清单及运行成本分析 (13)第四章污水站总平面设计 (15)4.1平面布置 (15)4.2污水站主要管道布置 (16)4.3高程设计 (16)第一章概述1.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餐厨沼液处理工程建设地点:工程规模:厌氧发酵液300m3/d产水排放:根据环评和业主要求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表1-1 餐厨沼液处理站设计水质餐厨沼液处理工艺:采用“A/O工艺和MBR膜系统→NF系统”的污水处理工艺(纳滤系统作为应急系统,当MBR产水无法达到产水要求时开启)餐厨沼液污泥处理工艺:采用污泥浓缩+压泥机脱水主要生产构筑物和建筑物:1)沼液主要生产构筑物反硝化池、硝化池、污泥浓缩池、浓缩液池、MBR膜池、膜处理车间、污泥脱水间、风机车间。
2)辅助建筑物控制及化验室。
餐厨沼液特点:(1)水质成分复杂由于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垃圾来源等众多因素影响,导致餐厨沼液的水质成分非常复杂,既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也有金属、无机盐类、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
(2)有机物浓度高本项目远水cod为15000(3)营养比例失调对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采用的生化处理工艺而言,沼液中营养比例失调,相对COD、BOD含量,其磷含量偏低而氨氮含量偏高。
(5)可生化性能不稳定其BOD/COD的比率变化幅度较大,并不能笼统地认为沼液就一定具有较高的可生化性能。
(6)水中含油较高含油高对生化细菌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对后期膜系统处理影响很大,对于一般材质的膜油污染无法清洗,通量无法恢复。
因此,这对工艺、处理设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渗沥液处理工艺的选择应注意以下两点:(1)高负荷处理能力渗沥液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这就要求所选工艺应是高效的,并且能在高负荷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
(2)对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处理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水质水量的波动范围,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保证出水水质基本稳定。
(3)选用目前较先进的膜材质,抗污染抗油能力强,同时抗拉强度大,寿命长。
1.2工程服务范围工程界面: 从废水入口至处理后NF清水箱出口止,包括沼液处理工艺及设备、辅助(污泥、臭气、沼气等)处理工艺及设备、与之相关的建(构)筑物、室内外供排水、照明、消防、防雷接地、暖通、防汛、安全生产等配套设施。
1.5设计进水水质本系统沼液来自餐厨发酵消化液及厂区生活污水。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沼液进水水质指标见下表。
1.6设计出水水质根据环评和业主要求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排放标准。
1.7设计工艺污水进入缺氧反应区,本反应器的首要功能是进行脱氮。
硝态氮通过混合液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传输过来,通常内回流量为2~10倍原污水流量,部分有机物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而得到降解去除。
混合液从缺氧反应区进入好氧反应区,混合液中的COD浓度已基本接近排放标准,在好氧反应区除进一不降解有机物外,主要进行氨氮的硝化和磷的吸收,混合液中硝态氮回流至缺氧反应区,污泥中过量吸收的磷通过剩余污泥排除。
为了保护水质,需要严格出水水质,考虑到餐厨沼液水质较为复杂,为了运行运行稳定,同时考虑能耗和稳定性,减少浓水产生,选择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NF工艺”,对进水要求低,出水水质稳定。
第二章工艺流程设计2.1沼液工艺流程说明:(1)餐厨沼液污水经自流进入A/O处理单元, A/O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反硝化菌组成,一般专性好氧菌等菌群均基本被工艺过程淘汰。
(2)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由有机铵转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基氮;在缺氧池,通过兼氧菌进一步分解及降解部分污染物质,去除部分CODcr,同时进行反硝化作用,使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转化成氮气,从而达到生物脱氮的功能,缺氧池出水自流至好氧池,大量的好氧菌再进一步分解及降解大部分污染物质,去除大部分CODcr同时进行硝化作用,为更好地进行反硝化奠定了基础;(3)好氧池曝气采用罗茨风机曝气方式,较微孔曝气装置的氧利用率高,进一步提高微生物处理效率;(4)沼液经过A/O处理后,通过内置式MBR膜进行泥水分离。
本系统使用的是中空纤维膜,MBR技术的引进,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同时通过截留污水中活性污泥而大大提高了水中MLSS浓度(12~30g/L),从而大大提高了生化处理效率,减小了池容。
(5) MBR膜出水进入纳滤系统除去大部分二价及多价离子和分子量在200~1000的有机物,同时可除去少量的一价离子,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合格水排到回用水池供厂区回用。
(6)在处理过程中AO池等系统产生的臭气经管道收集后统一送到餐厨垃圾废气处理系统一起处理;(7)纳滤的浓水排到浓缩液池,经泵回喷至餐厨垃圾堆放区。
(8)在处理过程中A/O池产生的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调理后经压滤机进行泥水分离,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低于80%,转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
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和污泥脱水回流至反硝化池。
2.2臭气处理本工程AO池、污泥浓缩池和浓缩液池都是耐力板密封,并通过轴流风机对AO池、污泥池和浓缩液池等构筑物进行换气,采用负压将所有构筑物中的臭气引入餐厨垃圾库中的一次风机入口处,避免臭气外泄。
2.3 膜品牌的优势对比2.4沼液各工艺段去除效果表 1-1 各工艺段去除效果2.5沼液处理单元设计2.5.1 A/O膜生物反应器①特性说明:一体式A/O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组合了膜生物反应器(MBR)与A/O 法脱氮处理工艺的优点,克服了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在出水方式上的局限性,以超滤或微滤膜组件代替二沉池,实现污泥与净化水的固液分离,同时维持生物反应器内的高生物量。
膜的过滤作用,使生物处理的效果进一步强化,系统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对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去除率高,出水水质远远优于传统生物处理工艺,低BOD、SS 和菌类。
MBR膜采用日本住友的进口中空纤维超滤膜,共126支膜,通过16m³/h的水泵自吸式从膜池中将产水打至产水箱。
②设计参数:Q=300m3/d,工作时间按24小时计算,则平均小时流量16m3/h。
③主要工程内容:A池:L×B×H=20.0m×8.0m×5.5m; 半地下钢混防腐结构;有效容积:800m3。
O池:L×B×H=20.0m×28.0m×5.5m; 半地下钢混防腐结构;有效容积:2800m3。
膜池:L×B×H=3.0m×8.0m×5.0m; 不锈钢结构;有效容积:120m3。
MBR膜设计:2.5.3 NF①特性说明:NF的作用是截留那些不可生化的大分子有机物COD及部分盐分,纳滤的清液可以达到很低的COD和盐分浓度水平。
NF系统由30个膜元件组成,每一膜元件拥有32.2m2膜过滤面积;每5个膜元件组成一根膜管,共6根膜管。
共分为两套系统,每套15支膜元件。
纳滤系统最大压力为15bar,并配套清洗系统和加药系统。
纳滤净化水回收率85%。
纳滤过程产生15%的浓缩液。
浓缩液经过絮凝后进污泥处理系统处理。
纳滤浓缩液经过浓缩沉淀处理后,大部分二价离子及50%左右的COD被吸附去除,上清液回到AO池中。
上清液中剩余的难降解物质,由于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增长,慢慢地也会被降解,不会造成累积。
药剂投加表2.5.4污泥浓缩池①特性说明:硝化池和膜池剩余污泥一起打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污泥浓缩,以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上清液回流至AO池再行处理。
②设计参数:总污泥量估计Q=8m3/d(考虑到污泥量较少,将UASB厌氧污泥和生化污泥一起浓缩处理),停留时间24h。
③主要工程内容L×B×H=5.0m×5.0m×5.5m,半地下钢混防腐结构。
2.5.5浓缩液池①特性说明:纳滤过滤后浓水打入浓缩液池,再用泵打往餐厨垃圾进行喷淋。
②主要工程内容:L×B×H=5.0m×5.0m×5.5m,半地下钢混防腐结构。
2.5.6辅助建筑设施本设计中辅助性建筑主要包括膜组和鼓风机车间、污泥脱水间,控制室。
膜组和鼓风机车间、污泥脱水间、控制室采用砖混结构。
控制化验室:L×B×H=5.0m×9.0m×5.0m;膜车间:L×B×H=25.0m×9.0m×5.0m风机车间:L×B×H=10.0m×5.0m×3.5m第三章设备清单及运行成本分析渗滤液处理系统主要建(构)筑物预算表总价为设备总费用(5435910)+土建费用(2195100)=8024010 运行成本分析:第四章污水站总平面设计4.1平面布置4.1.1污水站平面布置原则1.功能分区明确,构筑物布置紧凑,减少占地面积。
2.流程力求简短、顺畅、避免迂回重复。
3.变配电间布置在靠近用电负荷大的构筑物处,以节省能耗。
4.交通顺畅,使施工、管理方便。
站内平面布置除了遵循上述原则之外,具体还应结合焚烧厂区主导风向、进水方向、排放点位置、工艺流程特点及污水站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布置。
既要考虑合理、管理方便、经济实用,还要考虑建筑物造型、绿化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等因素。
具体污水站布置详见沼液处理站平面布置图。
4.1.2 污水站平面布置根椐来水方向、现有出水管位置及场地条件,在污水处理区内,按照工艺流程由北向南依次布置反硝化及硝化池、膜处理车间等,使工艺流程顺畅,布置紧凑。
(1)污水站给水污水站给水利用现有的供水系统。
给水主要用于生活、构筑物及设备冲洗、加药等。
(2)污水站排水污水站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站区雨水就近排至边沟。
清洗水池污水、构筑物放空污水、上清滤液等经厂内污水管道收集后入硝化池,经提升与沼液一并处理。
4.2污水站主要管道布置污水站各污水处理构筑物均采用不锈钢给水管连接,管径为D50mm~D200mm,污泥管道采用D65mm。
4.3高程设计高程设计尽量根据现场的地形地质现状,考虑周边各接入口的设计高程,按照减少土方、节省造价的原则确定各建构筑单体的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