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道德教育

传统道德教育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反思
在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是把人当作“工具”和“人力”来生产,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何以为生”本领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启蒙与熏陶。

在这种道德教育中,人们忘记了自己的生活目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丧失了对人生远大理想、坚定信仰的孜孜追求。

在这种道德教育模式下,学校培养出的往往只是一些缺乏情感、热情以及独立人格的个体,学生形成的是一种沉溺于物质生活而丧失了精神追求的畸形人格。

这样,道德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道德教育成为了一种塑造“畸形人格”的工艺流程。

针对这种片面强调道德教育的外在形式而造成了其内在尺度的缺失的现状,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指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教学活动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认识、掌握、发展外部的物质世界,仅仅致力于教授知识和本领,它抛弃了塑造自由心灵的那把神圣的尺度,把一切教学活动的无限目的都化解为谋取生存适应的有限目的。

这种弊病,在人的社会生活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造成只求手段与工具的合理性,带来的后果是沉迷于物质生活之中而丧失了精神生活,失去了生活的理想与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