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所得税法及条例释义

个人所得税法及条例释义


超过475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至40
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至31375元的部分 25
6
超过40000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至45375元的部分 30
• 第三次修法的具体内容 • 条例修改了四条,增加了两条共六项内容。
旧条例内容
新内容条例

第十三条 税法第四条第三项 所说的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 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 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 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 所得的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 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 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 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 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 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 贴。
第八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 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 缴义务人。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 额的,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或者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具有国务 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应当 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扣缴义务 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 申报。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历程
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历程
• 时点七:第四次修订(不涉及修法) • 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将储蓄存款利息 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自07 年8月15日起施行。
• 《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历程
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具体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 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七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
算清缴,多退少补。
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预缴,年度终
税申报表。
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
税义务人在次月七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 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
表。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 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
旧法内容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 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新法内容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 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
第十条 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 实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的,应当 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 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 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 机关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 得额。所得为有价证券的,由主管税务 机关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 税所得额。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历程
• 时点六:第三次修法 • 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
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将工薪所得减除费 用标准由800元调整为1600元,自06 年 1 月1 日起施行。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历程
• 第三次修法的具体内容 • 法修改了两条(第六条、第八条)共三项内容。
旧法内容
旧条例内容
新内容条例
第二十八条第四项 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 第二十八条第四项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 门确定的其他人员。
第二十九条 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 第二十九条 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
减除费用标准为3200元
除费用标准为2800元。
第四十条 税法第九条第二款所说的特定行业,第四十条 税法第九条第二款所说的特定行业,
应当经原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的;
国税发[1995]077号废止
(四)取得应纳税所得,没 国税发[2006]162号
有扣缴义务人的;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
(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
办法(试行)
形。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
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
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义务人办理纳税申报的
地点以及其他有关事项的管理办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 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算,由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
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纳税义务人在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 按年计算,由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缴入国
承租经营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七日内预缴,年度 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纳税义务人在一年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所得,以及在中国境内二处或者
(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财产租赁所得的;取
二处以上取得所得的,可以由纳
(二)从中国境内二处或者
得应税所得,扣缴义
税义务人选择一地申报纳税;纳
二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务人未按规定扣缴税
税义务人变更申报纳税地点的,
(三)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
款的。
第二十七条 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 的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 除16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 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数额的费 用。
第三十七条 税法第八条所说的全员 新增加 全额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 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内,向主管税 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个人的基 本信息、支付所得数额、扣缴税 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他相 关涉税信息。 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管理办法, 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7
超过60000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至58375元的部分 35
1375 3375 6375
8
超过80000至100000元的部 超过58375至70375元的部分 40

9
超过100000的部分
超过70375的部分
45
10375 15375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历程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新表)
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历程
• 时点十:第七次修订(第六次 修法)
• 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 法修改了第三条共三项内容,第六条共一 项内容,第九条共四项内容。
• 新税法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历程
• 时点八:第五次修订(第四次修法) • 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
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将工薪所 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提高到2000 元, 自08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历程
• 第五次修法的具体内容
• 法修改了第六条共一项内容。
• 条例修改了六条,共四项内容。
旧条例内容
第十八条 税法第六条第一款 第三项所说的每一纳税年度 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义务 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 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所 说的减除必要费用,是指按 月减除800元。
第十八条 税法第六条第一款 第三项所说的每一纳税年度 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义务 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 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所 说的减除必要费用,是指按 月减除1600元。
是指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
是指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
以及财政部确定的其他行业。
及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
行业。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由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 局解释。
删除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历程
• 时点九:第六次修订(不涉及修法) • 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
第十八条 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说的 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义 务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 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 得;所说的减除必要费用,是指按月减 除1600元。
新内容条例
第十条 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 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所得为 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 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 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 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有价 证券的,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 纳税所得额。所得为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
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 税所得额。
新法内容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
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 纳税所得额。
第八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 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 扣缴义务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 薪金所得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纳税 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历程
• 条例修改了四条,增加了两条共六项内容。
旧条例内容
新内容条例

第三十五条 自行申报的纳税义务人, 第三十六条 纳税义务人有下列情 分笔取得属于一次劳务报
应当向取得所得的当地主管税务
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
酬所得、稿酬所得、
机关申报纳税。从中国境外取得
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