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肾造瘘术 PPT课件
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肾造瘘术 PPT课件
的盐酸派替啶。
• c:麻醉方法:10ml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 d:体位:俯卧位或仰卧位。
• 2:具体操作: • A:穿刺点的定位: • B:10ml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 C:穿刺针经腹外斜肌后外侧穿入扩张的肾盏
• C:猪尾巴管穿入肾盂,体外端接上尿带。
• D:x线断层扫描确定造瘘管位置。
作技术。它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危险性小。 并且可使操作者免于暴露在放射线下,保 护其健康。
• 对临床医生而言它是处理梗阻性和非梗阻
性泌尿疾病的有用工具。它是内镜技术的 创伤小,耐受性好的替代方法。
谢谢 !
多不足之处。
• 首先它不能清楚地显示肾周相邻的组织,血管,和
器官的解剖结构,容易在穿刺时误伤这些组织,血 管,或器官。
• 再者,静脉注射造影剂会增加梗阻尿路系统内压,
并且也容易导致出血和感染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 最后,操作者长时间暴露于放射之下,严重危害其
健康。
• CT 引导 • 相较于前两者ct引导的PCN有它特有的优点 • 首先,它没有使用造影剂,对操作者没有放射线的
膀胱外伤的病人可行双侧PCN
• A:Guiding needle inside nondilated right
renal pelvis
B:Catheter pigtail inside right renal pelvis .Guiding needle is inside nondilated left pelvis.
PCN三种引导方法的比较 B超 荧光镜 CT 引导
• B超: • 优点:无放射性,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对
孕妇和儿童使用是安全性高。
• 缺点:穿刺成功率低,对于那些肾盂没有
扩张,肥胖,发育畸形的患者,B超不能精 确的显示肾的图像。
• Fluoroscopic guidance • 现在在大多数医院用的都是这项技术,但是它有许
• C:Catheters inside both kidneys
• D:tomogram after procedure
讨论
•该操作方便,快捷,安全性高,
一般15-50分钟手术即可结束。 由于它是局麻下的微创手术, 患
者一般情况良好,手术可在门诊行。
并发症发生几率少,严重程度低。
可能的并发症
危害。
• 再者,它能清楚地显示肾周的解剖结构,准确地定
位肾集合系统。利于准确操作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 伤,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
• 并且它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微创操作,对于身体
情况差,特别是患恶性疾病的病人还有患心衰,肾 衰,或呼吸衰竭的病人,可以降低其手术死亡率。
结论
• CT-PCN是一项方便,快捷,安全性高的操
试验的病人选择和方法
•病人的选择:
• 我们选择了从2000年六月到2004年
七月在我们中心接受CT-PCN 治疗的 71例女病人和144例男病人。(年龄 从18岁到80 岁,平均年龄为50 岁)。根据适应症把病人分成了A B 两组。
• A 组:共有201病人。其中由于盆腔肿瘤导致
梗阻的有130 人,占65% ;肾结石或尿路结 石导致尿路梗阻的病人有26 人,占13%;逆 行性猪尾巴管留置术失败后的有38 人,占 19% ;由于集合系统断裂而造成尿漏的病人 7人,占3% 。(表1)
• B 组:共14 个病人,PCN 主要用于膀胱外伤
后肾盂或肾盏造瘘(其中10 列为车祸造成膀 胱损伤,4列为手术后并发膀胱外伤)。
Table1.Causes of obstuction in 201 patients
• 试验方法和操作: • 1:术前准备: • a:病人在PCN手术操作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 b:术前十五分钟口服3mg溴西潘,肌注0.05g
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 肾造瘘术
01级临床七年制四班 程蓓蕾
简要介绍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肾造 瘘术
• 自从1955年Goodwin和他的同事们介绍了经皮穿
刺肾造瘘术后,经皮肾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基本治 系统失代偿的病人,
以及尿路结石或尿道膀胱外伤的病人,这种技术 广泛应用于永久性的尿路引流。在最近几十年, 大部分医院都是使用B超或荧光镜引导下的穿刺。 我们现在要介绍的是另一种无放射性的穿刺技 术——CT引导下的经皮肾穿刺(percutaneous CT –guided nephrostomy)。
• 严重并发症如严重出血,气胸,腹
膜炎等非常罕见,发生率约为4%。
• 常见的轻微的并发症有镜下血尿
(这是最常见的),疼痛,肾周出 血,尿液外漏,导管相关的问题, 还有感染,发生率约为11%。
几项禁忌症
• 以下情况不适于CT-引导的pcn • 结肠位于肾后位的患者,必须行开放性手
术。
• 肾位于盆腔内的需要在腹腔镜下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