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1手术名称
[返回]2别名
my
[返回]3分类
[返回]4 ICD编码
55.0201
[返回]5概述
身是一种单独手术,有时亦应用于肾脏其他手术之后如肾盂成形术后。

在肾盂积脓时肾
[返回]6适应症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适用于:
1.孤立肾有梗阻性病变,发生尿闭者。

2.严重肾积水,肾功能不良,不能耐受复杂性手术治疗者。

3.严重肾积脓,引流肾脓液,有利于改善病人中毒症状,有利于后续治疗。

4.肾或输尿管疾患手术后,作为暂时性尿流转向,有利于创面愈合。

5.双侧输尿管下端或膀胱发生梗阻性疾病(恶性肿瘤)无法根治时。

6.某些肾铸形结石进行经皮肾造口碎石和ESWL联合治疗时。

[返回]7禁忌症
肾造口术的禁忌情况是较少的,对有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者应慎重。

[返回]8术前准备
1.对于危重病人,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病人全身情况,如纠正贫血、治疗败血症、尿毒症,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

这对急诊肾造口者是重要的。

2.根据病变情况及病人全身耐受能力等选择合适的造口方法。

肾盂分离<3cm者,经皮肾穿刺较为困难,宜选用原位肾造口或游离肾造口术。

3.应用抗生素预防及治疗感染。

[返回]9麻醉和体位
局部浸润麻醉或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亦可用全麻。

肾穿刺造口多用局麻。

侧卧位。

穿刺造口亦可采取俯卧位。

[返回]10手术步骤
1.选择穿刺点
患侧第12肋缘下与腋后线交点处为穿刺点,一般采用B超确定穿刺点,作好标记。

用B超确定穿刺点还可帮助查出穿刺点皮肤到肾实质的距离及肾实质厚度。

局麻后用长针头在该点试行穿刺,抽出尿液后于入针处皮肤做一小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1~2 cm,拔出长针头。

2.穿刺造口
用套管针沿长针头穿刺方向向肾脏穿刺(图7.2.12.1.1-2),当套管针穿过肾实质后,有突然抵抗感消失感觉,再将套管针向前推进0.5~1cm,拔出针芯,见有尿液流出,用已备好相应管径的引流管自套管针管腔插入肾盂适当深度,证实引流管在肾盂内,调节深度至引流通畅后,拔出套管针(图7.2.12.1.1-3),缝合皮肤切口并妥善固定引流管。

3.亦可用Seldinger经皮插管技术做肾穿刺造口。

方法是按肾穿刺造口术同样方法选定穿刺点,在局麻下用刀尖刺破皮肤,穿刺针由此刺入,直达肾盂,拔出针芯,待抽出尿液后,将导丝由穿刺针管腔插入肾盂,然后拔出穿刺针,留置导丝,用专用扩张器将造瘘口扩大,选用适当的导管作引流管,将导管套到导丝上,并沿着导丝经过皮肤直至插入肾盂,待确定造口管进入肾盂后(造口管有尿流出,说明造口管已插入足够深度),拔出导丝,留置造口管引流。

若引流出的尿液中含有较多血液或引流物较稠,有可能堵塞造口管者,应用等渗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引流出液体转清、无血块及脓块为止。

在冲洗过程中,根据其引流情况,调节造口管的深浅,防止造口管置于某一肾盏,使术后引流不畅,影响治疗效果。

造口管位置适当后缝合皮肤并固定好造口管(图7.2.12.1.1-4)。

[返回]11术中注意要点
1.放置造口管时应将造口管的端部放在肾盂内,不要扭曲成角,防止引流不畅。

肾积水引流后,扩大的肾盏、肾盂逐渐回缩,原来在肾盏中引流良好的造口管可发生引流不畅,因此,若术中因某些情况造口管只能放在肾盏内时,要选择适合与肾盂通畅的肾
[返回]12术后处理
[返回]13述评
1.出血常由于穿刺部位不当或血管钳及造口管损伤肾实质血管所致。

一般为自限性,多数在1周内消失。

若出血明显,应持续或定期冲洗造口管,防止形成血块堵塞造
治疗。

个别病例严重出血需行手术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