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培训(PPT)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培训(PPT)
8.伤亡事故的种类:
(1)按事故性质划分:非责任事故、责任 事故、(破坏事故)
(2)责任事故: 按伤害程度分: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重伤事 故、死亡事故 (1—2人/宗)、重大死亡事故 (3—9人/宗)、特大死亡事故(10—29人/宗)、
特别重大死亡事故(30人及以上/ 宗);
4.造成事故产生的四个方面因素(事故成 因的4M概念):
人的错误行为——以违章指挥、违章 作业为主;(人)
不安全的物——设备、设施、工具等 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和要求;(机)
危险的环境——场地、物理、化学环 境因素,危及人身安全;(环境)
管理的缺陷——安全管理的不到位。 (管理)
5.事故的危害性:
(2) 作为验证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行政规章和安全技术标准,以及企业的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是否合理的依 据; (3)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的一 个重要依据。
7.查处伤亡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3)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 (4)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
生产安全事故、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包括:
①在本岗位劳动发生事故,相当于工伤事故; 工伤事故: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与 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 工伤的三要素:1、 劳动者(职工) 2、 生产时间 3、与生产有关
工伤事故仅是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中的一大 部分
②不在本岗位劳动所发生的事故;由于
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 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企业发生的 人身伤害(即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 中毒事故。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 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 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按事故类别分: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
伤害、 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
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
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
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等20类
(3)事故分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 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
第一节 生产安全事故和企业职工 伤亡事故的有关概念
1、生产安全事故的定义 --生产经营活 动中发生的造成人 身伤亡或者直接经 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 。(2007年6 月1 日起施行的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 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定义——企业职工伤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
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
数。
8、评价事故的指标 (1)经济损失指标 直接经济损失: ①人身伤亡支出费用(医疗、 丧葬、歇工 工资) ②善后处理费用(抢救、清 理、罚款、赔 偿等) ③财产损失价值(固定、流动财产) 间接经济损失: (停减产、处理环境污染、职工教育等)
1)具有县级(含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书, 证明因严重损伤而致残; 2)伤势严重,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才能挽救的; 3)人体要害部位严重烧伤、灼伤、烫伤或者虽 非要害部位,但伤害面积占全身面积三分之一以 上的;
4)严重骨折: a.颅骨、胸骨、肋骨、锁骨、肩钾骨、
腕骨、髋骨、股骨、膑骨以及各椎骨骨折; b.肱骨粉碎性骨折、前臂骨的桡、尺
(2)伤害评价指标 ①千人死亡率和千人重伤率;
②伤害频率; ③百万吨(公里)死亡率
9、因工重伤划分范围
(1)轻伤:损失工作日1 ~ 105日 (2)重伤:损失工作日≥105,<6000日 (3)损失工作日
损失工作日——劳动者丧失工作能力 的量度
对于同一伤势,其治疗与误工期因人而 异.国家制订统一的换算表,便于统计。
(1)给国家和集体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影响 企业的生产发展;
(2)给受害者的个人及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 侵害; (3)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6.对伤亡事故管理的重要性:
事故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一 个重要环节
(1)通过对本地区、本企业的一系列事 故的报告、调查、分析、处理、统计工作, 弄清所有事故的事实,确定事故的性质, 对各事故的原因责任进行分析,找出事故 的规律,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事故 重复发生;
③突发事件所引起的伤害:如抢救国家 财产和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所导致的。
3.伤亡事故的特性:
因果性--事故是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 ;
偶然性--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 后果的严重程度是偶然的;;
潜伏性--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 但是事故发生之前有一段潜伏期 ;
可预防性--任何事故,只要采取正确的 预防措施,事故是可以防止的。
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
急性中毒事故。即指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
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
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企业
发生的人身伤害(即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
中毒事故。( 1991午2月1日国务院75号令发布的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死亡一人,损失工作日为6000日。
同一人多伤害的损失工作日计算方式:
损失工作日 系数
伤害1
2000
100%
伤害2
1000
70%
伤害3
500
10%
伤害4
300
0
伤害5
100
0
(5)伤害程度判定原则: 以受伤者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合愈后全面
分析确定。 (6)根据劳动部1960年5月23日(60)中劳 护久字第56 号文《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 见》,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均作为重伤事故处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