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力学习题资料

结构力学习题资料

结构力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①下图结构的自由度为。

(A)0 (B)-1 (C)-2 (D)1正确答案(B)②下图结构的自由度为。

(A)0 (B)-1 (C)-2 (D)1正确答案(C)③下图结构的自由度为。

(A)0 (B)-1 (C)-2 (D)1正确答案(A)④下图结构的自由度为。

(A)0 (B)-1 (C)-2 (D)1正确答案(D)2、①分析下图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几何不变,无多于约束(B)几何可变(C)几何瞬变(D)几何不变,有多于约束正确答案(A)②分析下图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几何不变,无多于约束(B)几何可变(C)几何瞬变(D)几何不变,有多于约束正确答案(D)③分析下图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几何不变,无多于约束(B)几何可变(C)几何瞬变(D)几何不变,有多于约束正确答案(D)④分析下图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几何不变,无多于约束(B)几何可变(C)几何瞬变(D)几何不变,有多于约束正确答案(B)3、①指出下列结构的零杆个数为。

(A)2 (B)3 (C)4 (D)5正确答案(C)②指出下列结构的零杆个数为。

(A)9 (B)10 (C)11 (D)12正确答案(C)③指出下列桁架的类型。

(A)简单桁架(B)联合桁架(C)组合桁架(D)复杂桁架正确答案(B)④指出下列桁架的类型。

(A)简单桁架(B)联合桁架(C)组合桁架(D)复杂桁架正确答案(A)⑤指出下列结构的单铰个数为。

(A)13 (B)14 (C)15 (D)16正确答案(D)4、①指出下列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B)②指出下列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C)③指出下列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A)④指出下列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A)2 (B)3 (C)4 (D)5正确答案(B)⑤指出下列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D)二、双选题1、①下列构件属于杆件。

(A)梁(B)柱(C)球体(D)板壳正确答案(AB)②一个连接n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

(A)n-1个单铰(B)n个单铰(C)2(n-1)个约束(D)(n-1)个约束正确答案(AC)③关于三刚片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单铰不能共线(B)三个单铰必是实铰(C)三个单铰必是虚铰(D)三个单铰可以是虚铰正确答案(AD)④下图中属于刚片的是。

(A)(B)(C)(D)正确答案(AD)⑤下列属于悬臂刚架的是。

(A)(B)(C)(D)正确答案(AC)2、①下图所示刚架刚结点C的弯矩值为。

(A )CA M FL =(右侧受拉) (B )CA M FL =(左侧受拉) (C )CD M FL =(上侧受拉) (D )CD M FL =(下侧受拉)正确答案(AD )②下图所示刚架刚结点C 的弯矩值为 。

(A )0CA M =(B )CA M FL =(左侧受拉) (C )0CD M =(D )CD M FL =(上侧受拉)正确答案(BD )③下图所示梁,铰结点C 及固定端B 的弯矩为 和 。

(A )2B M FL =(上侧受拉) (B )2B M FL =(下侧受拉) (C )C M FL =(下侧受拉)L2aa(D)0CM=正确答案(BD)④已知简支梁的弯矩图如下所示(弯矩的单位为kN m⋅),则集中载荷F(单位为kN)及简支梁A端作用的力偶分别为和。

(A)13(B)12(C)16(D)8正确答案(AD)⑤已知简支梁的弯矩图如下所示(弯矩的单位为kN m⋅),则集中载荷F(单位为kN)及简支梁B端作用的力偶分别为和。

(A)13(B)12(C)16(D)8正确答案(AC)4m4m4m4m三、对错判断1、①在土木工程中,由建筑材料构成,能承受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构筑物称为工程结构,简称结构。

√②结构就是构造物中起着承重作用的骨架,它由承重构件组成。

√③理想铰结点也能承受和传递力矩。

×钢结点的特点是:被连接的杆件在结点处可以相对移动。

×④实际上刚桁架中各杆端是不能相对转动的,但是桁架中各杆主要承受轴向力,计算时可将这种结点简化为铰结点。

√2、①力法基本方程是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建立的。

√②欲用虚功原理求简支梁一端的转角位移,就应该在此端施加单位力偶。

√③欲用虚功原理求简支梁一端的水平位移,就应该在此端施加竖直方向单位集中力。

×④欲用虚功原理求简支梁一端的竖直位移,就应该在此端施加竖直方向单位集中力。

√⑤用力法求出多于未知量一般与EI无关。

√3、①组合结构是由两类受力性质不同的杆件组成的结构,一类是只受轴力的二力杆,另一类是承受弯矩、剪力和轴力的梁式杆。

√②桁架结构的力只有轴力。

√4、①凡用静力平衡条件可以确定全部支座反力和力的结构称为超静定结构。

×②一个结构,如果它的支座反力和各截面的力都可以用静力平衡条件唯一确定,就称为静定结构。

√③从几何组成的角度看,超静定次数是指超静定结构中多于约束的个数。

√④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都是几何不变体系。

√5、①柱插入基础后,用细石混凝土填实,柱基础视为固定支座。

√②固定铰支座使结构在支承处不能移动不能转动。

×③撤掉一个固定铰支座,相当于去掉两个约束。

√④撤掉一个可动铰支座,相当于去掉一个约束。

√⑤把固定支座改为固定铰支座,相当于去掉一个约束。

√6、①一个点在平面具有两个自由度,一个刚片在平面具有三个自由度。

√②一个点在平面具有三个自由度,一个刚片在平面具有四个自由度。

×③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一定等于零。

×④平面几何可变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一定大于零。

√⑤由若干个刚片组成的体系自由度等于各部件的自由度数总和减去全部约束数。

√7、①二元体是指用两根不在同一直线的链杆连接一个新结点的构造。

二元体的构造不改变原体系的自由度。

√②单铰相当有两个约束。

√③单刚结点相当于三个约束。

√④两刚片用一个单铰和不通过该铰的链杆组成的体系为静定结构。

√⑤三刚片规则中三铰共线为瞬变体系。

√⑥一个铰接三角形可以作为一个刚片。

√8、①刚架中的两杆刚结点,在无外力偶作用时,结点上两杆的杆端弯矩数值相同,且杆件同侧受拉。

√②刚架是由梁和柱等直杆组成的结构,杆件间的结点多为刚节点;杆件力一般有弯矩、剪力和轴力,其中剪力为主要力。

x③绘制梁的弯矩图时,可以应用叠加法。

√④绘制梁的剪力图时,可以应用叠加法。

×⑤求解桁架力时,采用结点法,则一般结点上的未知力不超过两个。

√⑥求解桁架力时,采用截面法,则一般隔离体上的未知力不超过两个。

×9、①无外力作用的不共线的两杆结点,两杆轴力仅有一个是零。

×②无外力作用的不共线的两杆结点,两杆轴力均为零。

√③不共线二杆结点,若外力与其中一杆轴线重合,则另一杆力为零。

√④三杆结点,其中二杆共线,若无外载荷,则另一杆力为零。

√⑤不共线二杆结点,若外力与其中一杆轴线重合,则该杆力为零。

×10、①链杆截面上只作用有弯矩,而梁式杆截面上一般作用有三个力分量:弯矩、剪力和轴力。

×②力法可以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反力。

√③同一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并不是唯一的。

√④在计算结构位移时,可以采用图乘法,其中竖标取自曲线图形。

×⑤在计算结构位移时,可以采用图乘法,其中形心取自曲线图形。

√四、 填空题1、①计算刚架的弯矩=CA M (单位kN m )。

12(下侧受拉) 12(上侧受拉) 28(下侧受拉) 28(上侧受拉) 16(右侧受拉) 16(左侧受拉) 3 0 -7 8 -3 选择12(下侧受拉)②计算刚架的弯矩=CB M (单位kN m ⋅)。

12(下侧受拉) 12(上侧受拉) 28(下侧受拉) 28(上侧受拉) 16(右侧受拉) 16(左侧受拉) 3 0 -7 8 -3 选择28(下侧受拉)③计算刚架的弯矩=CD M (单位kN m ⋅)。

12(下侧受拉)12(上侧受拉)28(下侧受拉)28(上侧受拉)16(右侧受拉)16(左侧受拉) 3 0 -7 8 -3 选择16(右侧受拉)2、①梁上某点有逆时针的集中力偶作用(自左向右),则弯矩图。

向下突变向上突变无影响不一定选择向上突变②梁上某点有顺时针的集中力偶作用(自左向右),则弯矩图。

向下突变向上突变无影响不一定选择向下突变3、①长度为L的简支梁AB,其上作用有均布载荷q,则弯矩图的形心到B 端的距离为 。

2L 3L/2 L L/2 5/2 3L 选择L/2②长度为2L 的简支梁AB ,其上作用有均布载荷q ,则弯矩图的形心到A 端的距离为 。

2L 3L/2 L L/2 5/2 3L 选择L4、①下图梁k 截面的弯矩=k M 。

L L LqL L234qL (上侧受拉) 234qL (下侧受拉) 254qL (上侧受拉) 254qL (下侧受拉) 294qL (上侧受拉) 294qL (下侧受拉) 选择234qL (上侧受拉) ②下图梁k 截面的弯矩=k M 。

L qL L2L L234qL (上侧受拉) 234qL (下侧受拉) 254qL (上侧受拉) 254qL (下侧受拉) 294qL (上侧受拉) 294qL (下侧受拉) 选择254qL (上侧受拉) 5、①已知杆的弯矩图(弯矩的单位kN m ⋅),则均布载荷集度q 为 。

5/kN m 6/kN m 7/kN m 8/kN m 9/kN m选择5/kN m②已知杆的弯矩图(弯矩的单位kN m ⋅),则均布载荷集度q 为 。

124m5/kN mkN m9/kN m6/kN m7/kN m8/选择6/kN m五、计算填空1、①求GC、GE 两杆轴力。

(单位KN,填写时只填写数据,不写单位。

)----标准答案[-12.5] [-2.5]②求GC、GE 两杆轴力。

(单位KN,填写时只填写数据,不写单位。

)----标准答案[-12.5] [-7.5]六、绘图题(2组×6分=12分) 1、①绘制图示静定梁的弯矩图。

C E D 2m2m 2m 3kN/m 2m A B② 绘制图示静定梁的弯矩图。

B EC DA 2m 2m 2m 2m 2kN/m10kN③ 绘制图示静定梁的弯矩图。

1m1m1m1m④绘制图示静定梁的弯矩图。

2m2m2m2、①绘制图示静定刚架的弯矩图。

6m②绘制图示静定刚架的弯矩图。

m46m③ 绘制图示静定刚架的弯矩图。

4m④ 绘制图示静定刚架的弯矩图。

A 0.8m 1m B⑤ 绘制图示静定刚架的弯矩图。

1m 0.8mBA七、综合计算题1、①已知EI、q、a ,求A处的转角。

②已知EI为常数,求A处的转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