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摘要:在目前的多数农村地区,英语教育尚显落后,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有难学、死学、厌学等糟糕的局面,这是摆在英语教学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新课程背景下,关键任务是做好英语教学的“生活化”,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将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经历与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给学生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

关键字:新课标英语教学生活化英语“生活化”教学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创设生活化的英语交际环境。

教师要依据现行教材设计的话题,精心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英语交际环境。

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自己思想的愿望,从而使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行为,取得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

二、运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通过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把学生带进实地去演练;利用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等多种手段,使课堂教学由单一枯燥的讲解化为活泼多样的表述。

三、延伸生活化的英语活动时空。

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拓展英语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养成时时学英语、处处学英语的好习惯。

四、补充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生为半径,改编教材,激活教材,超越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

从生活经验中补充一些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布满人情味,能使孩子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孩子们轻易接受的教学内容。

一、理论依据我国闻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他认为“课堂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必须走进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把握的语言才是真正有生命的语言,英语虽然是外来语种,同样也不能脱离生活。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丰富生活经历”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是“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

所以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关键任务是做好英语教学的“生活化”,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将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经历与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给学生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

使他们能说感爱好的话题,描述喜欢的事物,运用所学知识交流传递真实的生活信息,讲述生活中真实的经历等,从而把注重力集中在语言的运用上,达到交际的目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英语教学脱离生活实际,才能圆满完成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

一、问题的提出教材联系着教师和学生,成了教师传授知识的基本范本和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工具。

现在使用的教材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基础己母语干扰的不良因素,可以达到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在英语环境状态中学习英语的目的。

此方法的应用,一方面要求老师课堂上尽力开启学生的心智,让他们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另一方面,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把这种学习方式带至课余,以期收到学生写作时有内容可写,交谈时又有话可说,不至于有太多陌生感的良好效果。

1、运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方法陈旧,导致教师教得困惑,学生学得被动,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爱好,自然也就很难取得教学的高效益。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如何使课堂教学由单一枯燥的讲解化为活泼多样的表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学生的生活,不断充实课堂教学中生活化因素,使用具有交际性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以满足教与学双向的需求。

2、创设生活化英语课堂教学情景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就要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学生的生命活动。

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刚开始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也充满了趣味性,因此在备课时,尽可能把这些材料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模的情景中去。

在如何购物时,我就利用教室的讲台作为商店的“柜台”,用学生的笔、尺、刀、衣物等当“货物”分别介绍“This is my shop. There is /are……”借助于写有“open”“closed”的招牌,挂在“商店”门口,介绍句子“The sho p is open/closed”,同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情景对话。

并要求“买”“卖”双方都要尽量用学过的各种购物用语和礼貌用语。

如: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 to ……,How much is it? How many do you want? Here you are……在这宽松愉快的听、说、看、演环境中,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并巩固了本课的语言材料,不但传授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又如JEFC BOOK Unit 13 Lesson 51 Birthday Party,这一主题具有鲜明的异国文化特点,它涉及了英美人民过生日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特点,与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是初中生乃至每个英语学习者都必须了解掌握的。

例如:英美人开生日晚会的时间、地点,请哪些人,活动的具体经过,怎么做主人,怎么做客人,送什么礼,西餐礼仪,会出现哪些肢体语言等等,是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举办一个同学的“Birthday Party”,创设一个简约、生活化的课堂情景,将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的一部分,这将更能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走进英语学习的生活课堂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良好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时刻受到彼此情感的影响。

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定要真实地再现生活。

英语教学只有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才能形成融洽、民主、团结和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才能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学得成功。

(1)创设生活场景,让每位学生都乐于表达比如我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在学生间开展交流对话,可设情景如下:(从一个组选一名学生做记者,分别向同学提问)Reporter: Excuse me! I'm a reporter from XZTV/FXTV. I hear that your school is very great. 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S1: Sure. There are two gardens in the front school yard.…S2:…S3:…因为这样的对话是围绕My school来展开的,所以同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让他们都有话可说。

这样的情景,能够让学生置身在几乎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

(2)教师注意引导,讲求方法,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比如有一节课,我将与本节课相关的形容词制作成认读卡放置于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

我将这个小盒往讲台上一放,立刻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但我此时却并不急于打开,而同学们却急不可待了,急切的目光盯住了小盒,于是我说:T: If you want to open the box, you have to describe it first. OK?Ss: Sure.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ox?S1: It's small.S2: It's red.S3: It's fascinating.S4: It's beautiful.S5: It's cool.T: Thank you. Thank you for your wonderful description and your courage.我立刻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微笑着向他点点头,右手示意他坐下。

想不到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关键时刻竟也能用cool 这个词来描述眼前的小盒。

本节课要求掌握的几个形容词,很快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得到了训练,互动中很多同学获得了小礼物作为奖励,脸上都布满了笑容。

事实证明,使用此方法,不仅有利于形成大家乐于学语言的氛围,而且还有利于调动那些不善言语的后进生。

三、延伸生活化的英语活动时空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学生除了在英语课上学英语外,更多的时间则是在英语课外学习、巩固、应用,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拓展英语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养成时时学英语、处处学英语的好习惯。

老师可以引导有条件的家庭从早晨的Good morning到睡觉前的Good night,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用英语讲话,让有条件的学生天天坚持听读课文录音,听儿童英语广播,鼓励、培养学生阅读英语卡通故事书,看英语DCD,欣赏儿童英语歌曲。

让学生给家庭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英语标签。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拓宽学英语用英语的天地。

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

如唱歌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自制手抄报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

此外,还可组织排练英语文艺节目,举办英语商业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关键任务是做好英语教学的“生活化”,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将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经历与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给学生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

使他们能说感兴趣的话题,描述喜欢的事物,运用所学知识交流传递真实的生活信息,讲述生活中真实的经历等,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运用上,达到交际的目的。

英语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通过现实生活或模拟现实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英语帮助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语言教学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为生活而用英语,从而全面提高英语素养。

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英语教学脱离生活实际,才能圆满完成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

参考文献:「1」方明著,《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2」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何安平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东北师范大「4」学出版社,2002年。

「5」牛津初中英语编写组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编写.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译林出版社,2005.「6」王一竹.以情动人——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陕西教育, 2008(3).「7」牟永女.初中英语教学不妨追求“生活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5).「8」陈凤云.活化英语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01,(2).。

相关主题